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丹彦 《现代交际》2006,(4):71-71
总有一天我要自己创业,就算种田也要种自己的。我是2000年3月从学校出来的,那时,学校说给我们在广州找了一份工作,还交了200块钱,我与校友22 个人(5男生、17女生)从长沙南下到广州。  相似文献   

2.
杜鹃 《现代交际》2003,(3):32-33
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已经涌向人才市场,2003年我国将出现一次空前的就业高峰。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工作难,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更难,而低学历者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往往是递交了应聘材料之后便石沉大海,“一审”即被毙掉,真是太可惜也太不公平。而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恰恰就是千里马,能否遇到伯乐,还要靠自己去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社会竞争中,大专生、本科生找一份称心的工作尚且有一定的难度,职校生毕业后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更困难一些。但是,职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长处,他们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到单位既可以做管理人员,更可以做操作人员。职校学生只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在社会实习中充分显示自身的优势,就完全可能被单位选择录用。社会实习对职校学生的就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引导职校学生抓住实习的机会推销自己,从而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职校生的社会实习与就业。一、引导职校学生认识社会实…  相似文献   

4.
其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使各国的就业压力普遍增大——美国:昔日好景不再美国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就业市场。美国的大学毕业生目前主要面临几种选择: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二是降低身价和薪酬要求,接受能找到的工作;三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回学校深造,以图将来更好的发展;四是找零活干,先度过这段困难日子再说;五是万般无奈的,就只有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了。  相似文献   

5.
积极开展毕业生的推荐和“促销”活动。学院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时候,积极引入相应的市场营销手段,主动向用人单位发送学院宣传材料和毕业生情况介绍,吸引他们到学校招聘学生。学院就业指导部门还应与各个地方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各地就业政策,通过各地人才市场,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方便学生求职。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利用社会力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学院应该积极走向市场,通过职业介绍所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学生就业。动员学生积极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为自己寻找工作岗位,解决就业问题。网上应聘、网上求职…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期对所在学校的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不愿到远离家乡的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依赖学校就业的心理较为严重,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极少;部分学生对就业后的薪酬期望值不合理;对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的就业政策了解不多;在就业工种的选择上强调与所学专业对口;希望学校就业服务办公室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指导;大多数同学相信经过自己和学校共同努力能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我国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技工学校每年的毕业生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这实际上是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经非常急迫地摆在各技工学校面前.为此,技工学校应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全力抢占就业工作制高点,在"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几年来 ,江苏滨海县技工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的择业指导 ,使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 %以上。该校在宏观指导毕业生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1998年 ,学校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用人特点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成立了培训就业科 ,主要工作是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工作重点是针对学生所学的职业特点制定和组织实施职业技能训练计划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起就对其进行职业教育 ,帮助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市场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 ;第二学年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训练专业…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前途命运以及社会安定。因此,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就业市场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设法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使毕业生增强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已成为学校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们已经在就业方面变得越来越实际了。他们通过打工取得的经验和实用技能对找份好工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时会遭遇到第一学历歧视,他们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这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困境重重: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消极对待求职机会、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通过法律手段为大学生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消除偏见、学校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普通高校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实力是破解这些困境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不断地进步,国家在培养人才的策略上也在不断的改善,人才培养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高校招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上升。导致如今的高职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不断地加强,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想要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且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一毕业并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对工作业务不熟练,还需要公司的不断培养所以对一些不同的领域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就有一定的排斥。高职学校学生毕业后刚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对于一些社会上的网络技能并不是很了解,还要遭受劳动市场的一些歧视,所以社会这个家庭在没有一些技能的情况下是不那么容易进去的。本文就增强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建国 《职业》2011,(28):67-67
目前,就业市场比较繁荣,但是还有很多技校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是为什么呢?作为一名招办老师,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通过一场校园招聘会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的西方知识界中,不幸的原因之一是:许多人,特别是那些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找不到独立运用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只得受雇于由庸人、外行把持的富有公司,被迫制作那些荒诞无聊的东西。如果你去问英国或美国的记者,他们是否相信他们为之奔走的报纸政策,我相信,你会发现只有少数人相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再加之近几年学校的不断扩招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然而,在高校毕业人群中出现了一类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自己不能找到工作,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本文从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剖析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及成因,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出现的问题,初步探讨了高校教师该如何做好这类就业困难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秀娟 《职业》2013,(11):67-68
本文通过分析技校生常见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学校要对技校生进行合理引导,使他们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学生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7,(24)
随着职业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中职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普遍偏低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学生职业素质偏低和就业困难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关键的问题是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深入探索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职业素质偏低的原因1.学生对中职学校的认识有偏差大部分学生认为到中职学校就是来学技能的,课程肯定只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但他们进入中职学校的第一个学期还是要学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和他们在宣传上听到的不相符,从而导致情绪上有抵触,产生厌学弃学的想法,丧失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葛雪莲 《职业》2015,(7):66-67
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性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就业体制的改革,中职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职毕业生成为各类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在这种形势下,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尤为重要。职业指导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了解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清市场的人才供需现状,避免择业过程中的主观性、盲目性,最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准确把握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并制定出明确的  相似文献   

19.
年志梅 《职业》2004,(5):27-28
近年来就业市场存在的一个较为矛盾的现象值得关注,这就是:一方面.上百万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一方面.MBA、工商管理类、金融类、计算机类等不少专业的毕业生感叹社会不需要他们,另一方面,微软从1 2万多份简历中选不出需要的百人.深圳1 6万年薪聘不到合适的钳工……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除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的原因之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职业方向时出现了偏差和失误.  相似文献   

20.
与美国和西欧公司不同,大部分日本企业不大重视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和其它定量的市场研究方法,而更重视直接的调查方法。 现场收集信息 日本公司管理人员非常重视实地调查。他们认为,亲自深入现场取得第一手材料能使自己对市场有更加透彻的认识。这种认识不能从大规模的消费者调查和定量研究方法中取得。比如,为了获得准确适用的产品信息,他们会直接到批发和零售企业进行调查。上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