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亨利·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的均势理论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考察了均势的基本理论特征,还追溯了均势的历史,总结了均势的历史形态。一、基辛格关于均势理论的历史分析基辛格认为均势概念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政治理论家思想。基辛格承认启蒙思想家的均势思想的理论合法性,却认为他们将均势结果说成了是均势原因,将结果与意图混淆。认为整个18世纪欧洲王国进行无数战争,却没有丝毫证据表明它们有实现国际有序的自觉目标,均衡在各国扩张权力的无序争夺中逐渐显现。英国加入欧洲大陆强化了最初均衡,当初英国是欧洲唯一愿意、并有能力维持欧陆均衡的国家。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均衡原则设计国际形态的理论准备,在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2.
孤立主义在英国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英国传统的对欧洲外交政策,并对当今英国的外交仍产生一定的影响。孤立主义是英国在欧洲维持均势的一种外交手段,其产生与其独特的岛国环境有关,更是以实力为基础最大限度实现其国家利益的外交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其面临的是必然终结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均势”是近代欧洲外交思想的灵魂,贯穿于整个近代欧洲发展史,倍受近现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的推崇。维也纳体系是均势外交运用的典范,是欧洲均势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均势结构是复杂和脆弱的,维持均势是很困难的。而近代欧洲国家却能将均势演绎的如此完美,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本文仅就近代欧洲均势的发展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奥地利由于与法国交战节节败北,国家面临严重危机。外交大臣梅特涅临危受命,推行其纵横捭阖的均势外交策略,不仅恢复了奥地利的欧洲强国地位,而且还在欧洲构建起"梅特涅体系,"使欧洲保持各国均势相对稳定与和平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他对国际均势外交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均势外交策略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卡斯尔雷的欧洲政策朱寿庆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欧洲百余年的平静,拿破仑战争破坏了欧洲当时的势力平衡,强大的法国使英国在商业和安全方面感到了威胁,因此英法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本文通过考察英国外交大臣罗伯特·斯图亚特·卡斯尔雷的对法及对欧外交,说明英国统...  相似文献   

6.
一战以后,战胜的英国发现自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英法是依靠美国的巨大实力来赢得战争的,但美国参战的主要目的之一却在于毁灭旧大陆的均势体系.美国退出之后,所谓的欧洲"均势"实际上就是由英、法、德、意这四个实力和意愿难以彼此平衡的大国,再加上一系列小国和弱国组成的不均衡体系,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美俄两国都被排除在该体系之外.在均势不可能恢复或者继续维持的情况下,英国固守传统只会导致自我利益受损,更何况凡尔赛条约实质上是一个仅立意于掠夺战败国而不是其字面上所宣言的重建和平、恢复均势的条约.因此英国采取一种"反均势"的政策企图摆脱这一尴尬的境地,而绥靖政策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1812年的法俄战争是拿破仑对英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必然结果。拿破仑直接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落空以后,决心以断绝欧洲大陆同英国商业往来的手段,搞跨英国的经济,迫使英国屈膝投降。但由于在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沙皇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企图摆脱大陆封锁体系。因此,拿破仑只有通过战争迫使俄国回到大陆封锁的轨道,才能对英国实行有效的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8.
梅特涅的均势外交随机应变,频频得手,外交界褒贬不一。究其实质,它借建构和维持欧洲"五强均势"格局恢复了奥地利在欧洲的强国地位;从其深远影响看,它不仅使奥地利的国际地位不断恢复和壮大,而且使欧洲长期稳定下来,为欧洲进入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阶段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各国外交家提供了诸多均势外交思路。同时,他的均势外交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代均势外交是在欧洲民族国家争夺欧洲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从16至18世纪,即从中世纪后期和进入近代初期,随着海洋交通的开辟,世界贸易的扩大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加强,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相应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也建立起来。封建主的纷争为民族国家之间的霸权争夺所代替,为了扩张领土,夺取市场,近代均势外交应运而生。在欧洲最先采用均势外交的是英国。到了19世纪,英、德、奥三国是推行均势外交的高潮时期,曾先后出现了均势外交的三个代表人物,梅特涅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城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己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战争所引起的新势态要求英国的外交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但由于外交政策的连续性,英国政府在战后初期仍竭力维持自己"大英帝国"的地位,这就使得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从"三环外交"方针、英国对欧政策和苏伊士危机这三个方面对英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进行评析进而阐述英国帝国之梦的幻灭历程。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人们的研究认为英国的霸权运行机制包括海洋霸权优势和欧洲大陆均势之间的相互依存,且这套机制对英国霸权的积极影响居多。其实英国的霸权运行机制存在自我侵蚀的基因,这些基因包括:扶弱制强的均势维持方式会导致欧洲大陆强国力量逐渐增强而对英国霸权构成严峻挑战;从海外优势中获取的财富转移支付到欧洲大陆强国手中侵蚀了英国霸权;由于有英国的担保,均势作为宪法原则在欧洲大陆推行让欧洲大陆各国存在侥幸心理而不怕发动战争,从而让英国霸权负担加重并最终走向衰落;欧洲认同机制的变化即贵族"国际社会"被民族主义代替也不利于均势的维持和英国霸权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外交史上,“均势”这个名词最早载入条约是在1713年西班牙继承战争交战国签订的乌得利支和约。这个和约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为要确保和平与稳定必须维持均势。此后均势被更多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当作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由于热核武器的破坏力以及投掷这种武器的能力和精确性,均势原则在西方国家外交活动中享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对均势原则作了大量的系统的论述,这些著  相似文献   

13.
国际安全困境存在多元结构性维度:非均势化、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极端化、恐怖主义化。国际社会必须标本兼治,才能捍卫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罗斯福总统出于战争和战后全球战略的考虑 ,提出“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 ,以促使中国全力进行战争和战后协助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地位。为此 ,罗斯福总统逐步形成支持战后香港主权归还中国的政策 ,并为实现这一政策在战争的各阶段在多层次与中国和英国进行多次外交努力。对此 ,中国的蒋介石政府曾寄予巨大希望。由于英国坚持维护自己的殖民主义利益 ,加上罗斯福总统战争结束前夕的逝世 ,尤其是由于美苏对抗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美国政府自己改变了这一政策 ,致使战争结束时英国重新占据香港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一个坐标,战后和平的方方面面无不关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照”。比如,1928年的《非战公约》终因二战而获得了价值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出来的联合国是战后和平的根本保障;二战后更加规范和完善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战后和平的重要支撑。但是,“有限化战争”与“战争的变异”表明,要真正实现和平还需要一个遥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地区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一直是列强(特别是英、俄)争夺的目标,但由于两强在这一地区达成了均势,所以局势一直平稳。但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刺激下,俄国加紧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和侵略,大有独占远东之势。一直奉均势外交思想为圭桌的英国联合日本以抗衡俄国,终于引发日俄战争。战争使东北亚地区回复到了均势的状态。这一地区的国际形势变化完美体现了均势自动生成的经典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7.
均势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历史中,它对于和平的实现和维持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朝鲜半岛一度因朝核危机而几近战争的边缘,朝鲜核问题事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以及与中、日、美、俄之间的大国关系,并成为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和平解决朝鲜核危机、维持均势是大国之间博弈的结果和各自利益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8.
王宠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中,他将自己的所学与国际政治相结合,就二战和战后世界和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认为终会发生,而德意日三国是战争的罪魁祸首。战争发生的具体原因在于和约与盟约混合在一起、国联本身不健全、国联未得到真心拥护以及《国际联盟盟约》存在诸多弊端。战争的爆发,不仅破坏了各国的和平与安全,也威胁了各国的经济利益,还影响了各国文化的发展。为了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王宠惠认为需要重建世界和平组织,改革各国的新闻事业和消除战争发生的根源。他的这些思想主张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小协约国”的兴衰与欧洲均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30年代欧洲外交舞台上,由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小国组成的“小协约国”同盟体系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兴衰对一战后欧洲均势的维持及其被重新打破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拿破仑战争对当时的欧洲影响很大。但是,这场战争到底是侵略掠夺、制造浩劫的战争,还是推动欧洲大陆历史进程的战争?对此,世界史学界的看法极不一致。本文对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陋看法。一、拿破仑战争挫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 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果否定拿破仑战争进步作用的人,首先否认拿破仑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他们以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为界,把这之前涂成红的,把这之后抹成黑的,从而把拿破仑及其战争的进步作用否定了。这是不科学的。拿破仑时代和大革命时期本质上是一致的。两个时期的战争双方,一直没有改变。“反法同盟”一方,目的仍在于扑灭法国革命,恢复欧洲的封建秩序;法国资产阶级政权的任务仍是保卫自己的革命成果,打退外国干涉者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