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解放以前,鄂伦春族在大小兴安岭里从事渔猎经济,同外界接触很少,虽然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知识未开,因此原始社会早期延续下来的原始宗教,即萨满教还较完整的存在着,其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 一、自然崇拜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等等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这就是自然崇拜。鄂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識形态,它是現实生活在人們头脑中一种虛幻的、颠倒的反映。恩格斯說:“一切宗教,不是別的,正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人們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們头脑中的幻想式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間力量的形式。”(《反杜林論》)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科学是宗教的死敌。科学的每一发現都打击着宗教迷信。科学和宗教是根本对立的。科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識是和所謂“神的意志”的宗教教义根本对立的。宗教是虛  相似文献   

3.
<正>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在原始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了宗教。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所造成的社会苦难,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致使宗教得到极大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由于人们意识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以及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高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同邪教组织作斗争 ,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也是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待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宗教学的角度探讨宗教、邪教、迷信三者的内涵、待征及区别 ,以在理论上划清界限 ,在实践中明辨敌友 ,集中精力依法打击邪教顽固势力。  一、邪教不是宗教宗教 ,是人类社会的特殊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现象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思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经典性地表述为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 ,人间的力量采取…  相似文献   

5.
尽管宗教是一种表现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但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宗教的存在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着极大的可能性,只要方向科学、正确,措施得当、可行,宗教也能成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原始宗教? 按照宗教的一种历史性分类法,所谓“原始宗教”(自发宗教、自然宗教)是与“人为宗教”(人文宗教、文化宗教)相对应的名称,二者概括了全部宗教历史形态的两种类型。为了便于理解,不妨把二者分别称为“原始的自发性小宗教”和“发达的人为性大宗教”。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当然均不是指实有的单一宗教系统,只不过是宗教类型名称,历史上出现的所谓某某教都是指某一或某些群(族)体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单一宗教系统,一个宗教系统一般都是以一个中心宗教形式(崇拜形式)为主,结合其他相关宗教形式构成一个信仰体系。也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很少或不存在真正只有一个或一类崇拜对象的宗教(宗教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宗教作为人类最初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人们对支配着自己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头脑中作了幻想的反映,在原始社会中这种反映表现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对纯自然力的异己力量方面.人类步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别是在阶级对抗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由于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进行神权统治,广大人民群众又不得不幻想通过宗教来设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宗教带上了人为的因素,具有了一定的欺骗成份.历代的宗教家们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竭力汲取世俗的思想道德文化内容,为宗教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又很漫长的国家里,宗教对文化的吸纳尤显突出,儒家的祭礼、佛家在中国境内的诸多宗派、道家尊老子《道德经》为经典等都具明证,所以,宗教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宗教文化反转来又影响着人们  相似文献   

8.
胡水华  仲伟良 《江汉论坛》2005,22(10):97-101
缘起于信仰之争的尼西亚会议,是当时关涉罗马帝国存在基础的阶级对立、利益纷争和军事态势的某种社会历史折射,也是一场隐伏在宗教关注、宗教情感、宗教虔诚、宗教教派论辩中的政治搏杀。本文试图展开那场硝烟弥漫的大公会议,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基督教这个“社会主义”在“当时可能程度上”兴起的“历史上的说明”和对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在历史发展与宗教变迁关系问题上“绝对错误的论断”的经典辨判。  相似文献   

9.
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 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为的基础。 ──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中国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至今还不同程度的保存着丰富而神秘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人类文明宗教的发端,当今风行世界的文明宗教,其源泉皆可追溯至原始时代人类的宗教信仰。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观念,对于正确阐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然崇拜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中国少数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各民族古朴神奇的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社会意识的表现,从根本上说,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在原始人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11.
<正> (一) 我国历史上的先秦阶段,从氏族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正是我国原始宗教形成、发展、衰落的时期;秦汉以后,逐渐出现新的、较为完备而高级的宗教或世界宗教;春秋战国时期,则可以看作原始宗教向新宗教过渡的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一方面存在着许多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遗迹,同时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共同体中还保留了图腾崇拜;就在一个共同体中,“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往往长期并存;另一方面无神论思想陆续出现和形成,虽然和有神论意识形态拥有广泛的信仰者的状况相反,它最初仅仅流播于少数思想家或政治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先民信仰过萨满教等原始宗教,后信仰伊斯兰教。尽管柯尔克孜族皈依伊斯兰教已有数百年,但在他们今天的信仰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远古信仰的遗留。现在在柯尔克孜族人的信仰中,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并存依然是其宗教信仰方面的重要特征。这样的特征,反映在他们的生活和行为中,显示出宗教信仰的复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宗教仪式简化、宗教对生活的影响弱化和宗教观念渐趋淡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萨满教及其世界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民族自古以来普遍信仰,并且至今还残存着的原始宗教。这里,笔者从思想史角度,对蒙古族萨满教及其世界观的发展变化问题,提出几点见解。 一、蒙古族萨满教是发展完备的原始宗教 蒙古民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蒙古民族在古代所信奉的萨满教,不但是从其原始社会产生发展而来的原始宗教,而且是发展完备的原始宗教。有些学者认为,萨满教是“近似宗教的一种特殊的信仰活动和现象。”,或者说萨满教只是一个“自然信仰”。显然,这种观点和说法与萨满教,尤其是与蒙古族萨满教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者再度丧失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一、宗教结构与神系研究学术界对于宗教中的崇拜对象──神灵体系的研究可以说源远流长。现代宗教学的创立者,著名东方学家麦克斯·梁勒就曾说:“在一般的语言里,我们所使用的宗教一词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信仰的对象,其次指信仰的力量,再次指信仰的表现,即在崇拜行为中的表现”①。在这段话中,缨勒将‘信仰对象”放在首位,是有深刻原因的。从人类历史看,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在对不同宗教的认识与理解中,信仰对象总是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观察目标。在古代许多旅行家的游记、见闻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异邦宗教的认识、描述差…  相似文献   

15.
<正> 宗教作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和与这种反映相联系的社会实体。尽管它的本质属性显示出它是上层建筑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颠倒了的世界观;但它还有社会实体的一面,即宗教多有典籍、信徒和活动场所,宗教界内部有比较严密的组织,除宗教生活活动外,又与整个人类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显出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这样一些社会特征。所以,宗教又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来都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我国的宗教问题中的许多内容,多与历史积淀有关也是这个道理。那末,何谓宗教问题?笔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是中国北方民族的一种原始宗教 ,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初期至中期的繁荣时期 ,是极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 ,囊括了地球北半部的中北欧、北亚、东北亚以及北美广袤地区。该区域古代渔猎和游牧民族都曾经盛行萨满活动。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 ,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 ,与人类本身联系起来 ,赋予他们以主观的意识 ,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 ,形成了最初的宗教观念 ,即万物有灵。宇宙由“天神”主宰 ,山有“山神” ,火有“火神” ,风有“风神” ,雨有“雨神” ,…  相似文献   

17.
<正> 英国学者海伦·加德纳指出:“否定世界和肯定世界这两倾向在张力下的共存,也许是每一种宗教的本质。”这话颇有见地。所谓“否定世界”是指宗教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所谓“肯定世界”是指宗教又植根于现实世俗世界之中。神与彼岸世界的超越性和人与此岸世界的现实性构成宗教的基本命题。正是在解决这一命题中产生了宗教的调适功能。 一、调适是宗教产生的功能性根源 事物的实质性定义揭示现象是什么,而功能性定义则把注意力放在现象会做什么之上。从宗教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调适就是宗教与生俱来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认为,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那么,人为什么要创造一个神,然后又拜倒在神的脚下,虔诚地敬拜神呢?历史上的思想家们作了许多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解释,恐怕都不能回避人与神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是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关系。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才需要创造一个神呢?一般说来,是在人还不能驾驭自然、社会的时候。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宗教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张永庆我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宗教对社会生活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任何革命政治力量都不能漠视和回避宗教问题。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民族的萨满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突厥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语族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萨满教在上述很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兰教所取代。唯有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和个别地区的蒙古族,直到解放时还信仰它。萨满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  相似文献   

20.
(一)宗教是一种悠久的社会现象。但是,它并不象神学家所宣扬的那样,并不是什么永恒、绝对、无起源的神物,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恩格斯说:“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变更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已经发现的有旧石器时代的洞画、浮雕,以及通过口头形式留传的神话故事中的自然神形象也证明,在灵魂崇拜之前的确存在过大自然崇拜。大自然用洪水、猛兽、瘟疫、地震之类的灾害危害人们,使之无力抵抗,又用风、雨、雷、电之类的奥秘困惑人们,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