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群体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具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的组合。从群体的接触特征和联系方式出发,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目前,在企业中,有为了完成企业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并由企业领导人或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而设置的正式群体,如工厂、车间、工段、班组、工会等组织。也有一些自由组合而成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没有特定的行为目标。它们结合的基础往往是一些共同的东西,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观点、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相同的经历、相近的年龄、相同的社会背景等等,这一切给人们心理上的接近创造了条件,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为松散的联合体。由于这些松散的联合体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自愿结合,所以它们在企业中往往可以起到正式群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气候是人们共同活动、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它表现在诸如集体情绪和意见、个人在集体中的自我感觉、个人对生活条件和工作的评价等群众效应方面。但是,“社会心理气候”这一概念不久前才出现在科学术语中,它是和说明人们共同活动形式的群体效应特点的整体化概念,如“心理气氛”、“心理气候”、“道德气氛”、“道德心理气候”等同时出现的,这些概念已广泛用于现代科学和实践中。这些概念是和地理气候类比而来的,它能使人了解群体效应的实际意义。群体效应是人在集体中  相似文献   

3.
在考察昭和时期日本知识人中国观的时候,作家武田泰淳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案例。在战前和战争中所经历的与中国相关的刻骨铭心的人生履历,战后对战争因果的深刻反思,使武田和不少具有与武田类似经历的日本知识人群体时时在关注、探讨中日之间包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诸问题,以中国为一坐标轴或参照系来思考日本的命运和未来。  相似文献   

4.
神秘人中本聪 一直以来,在比特币的粉丝和媒体间流传的故事是:一名日本天才程序员以“中本聪”为笔名,创造了比特币。但经历了两个月的调查,访问了中本聪的亲人和参与比特币研发的核心人员,美国《新闻周刊》指出,中本聪是比特币之父的真名,他是一名64岁的日裔美籍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秩序正处于剧烈变动期,梳理冷战后美国学界的日本安全战略研究在国际关系的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梳理冷战后美国学界相关文献,可将冷战后30年日本安全战略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漂流"期(1989—1999年)、共识形成期(1999—2009年)和酝酿期(2009年至今)。美国学界在这三个时期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没有超出西方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术流派或三组核心命题的外延,只是随着国际关系实践进程因应现实需求而在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展望日本安全战略的未来走向,其具有可塑性、综合性和现实性三个明显的特性。当前中日关系的改善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双方的内在战略发展需求,而非仅仅受限于美方压力,日本的战略文化思维有一定程度的转变,双方寻求共同战略利益的动力日益增强,也具备凸显共同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6.
1990年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华日本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共同举办的“走向21世纪的日本”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日本、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以及美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和中国各有关研究机构的代表共计150余人。这是中国日本研究界举行的一次空前的大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8国学者聚集一堂,围绕“走向21世纪的日本”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亚洲与日本的共同幸福之路(下)[韩]金泰昌何培忠译五、美国对日本教育的批评在日本,人们评论说,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教育令人失望。此种说法招致美国人对日本教育的反批判。各国来日本的留学生(其中也包括美国留学生)、客座教授、企业界人士以及新闻工作者,对日...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日本政府在2008~2010年的三年间先后八次出台了大规模经济危机对策。虽然其间经历了执政党更迭和内阁变换,但这些政策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上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日本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的表象背后是支持这一连续性得以实现的以产业政策范式为核心的日本国家政策范式。  相似文献   

9.
在管理上美国与日本在所有硬性因素(策略、结构、制度)方面非常相似。主要的差别在于软性因素(技巧、作风、人员与最高目标)。美国由于对这四个软性因素认识不足,造成国际竞争能力低落,因为这些因素是任何要想长期获得成功的企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如果说有了松下幸之助,日本人才有了一位世界级的经营人才,这也许不算是夸大之辞。他一人融合了斯隆(Alfred Sloan,二十年代初美国通用  相似文献   

10.
欧阳贞诚 《求是学刊》2013,40(4):165-171
在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移民浪潮中,来自拉美和亚洲等非传统移民输出地的移民迅速增多,移民群体的种族构成随之发生变化。新移民群体以青壮年为主,年龄结构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特征,并且女性人口不断增多。与美国人相比,移民群体的婚姻状况较为稳定,同时家庭规模较大,相应有较多的子女。加强对新移民群体的关注,有助于深化对当代美国社会问题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学必定要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必定会引起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冲突;在美国华裔的家庭中,由于两代人所受教育的背景不同,甚至又会导致他们对中国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性。然而,美国华裔作家在价值观转变、身份认同和迈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努力使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逐渐达到和谐与统一。这些都在美籍华裔作家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一些批评家认为人道主义在美国和世界上是一支重大的力量,人道主义思想和价值标准对于当代世界具有强大的、持续的影响。其实人道主义协会(尤其是北美的协会)都是一些很弱的机构(如美国人道主义者协会已存在40年,却只有3,500人;美国道德联合会已存在100年,只有3,500人;人道主义犹太教协会只有4,000人;宗数人道主义者联谊会,只有300人)。这些机构预算小、成员少,出版物的发行量很小。对它们的重要性我们有时强调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6,(9):58-59
美国的慈善医院美国建国之前,就在以慈善和志愿精神为社会共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帮助和共同组织社区活动来应对社会问题。早期移民社会中,美国人主要的社会关联不是血统,而是那些名目繁多的“社”。新移民依赖先前来自家乡的亲友的帮助和支  相似文献   

14.
一、最初的日本学热美国从1905年才开始研究日本,因为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向世界显示了实力。在这以前,美国的日本学主要是从访日的欧人报告中派生出来的学问。这些访日的欧洲人多数是受雇为明治国家充当技术顾问的。和今天的状况极为相似,当初的日本研究出于政治原因而得到财政上的大力资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学校和斯坦福大学的日本学讲座的开设、纽约日本学会的成立,都与以改  相似文献   

15.
就部分专业人才而言,日本的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大有好转,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则仍有很大不足。笔者曾就日本、美国和德国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情况做过调查,了解日、美、德企业内部商务精英的学历以及进入企业后经过何种经历成才的问题。调查结果发现,美国企业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美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自1981年成立以来,日本所和美国所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的不同阶段。日本所和美国所作为同样经历和同等职能的国别研究所,面对后冷战时期的结束、多极化世界的来临以及全球化时代的东亚新格局的形成,正在为中国的日本研究和美国研究发挥积极的智库作用。根据会议安排,我首先介绍中国的日本研究概况,然后着重谈中日关系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一般情况第23届国际汉藏语和语言学会议于1990年10月3——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召开,到会代表87人,来自美国、中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瑞典、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越南、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会议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惠灵顿分校副校长、汉藏语言学家艾杰瑞教授(Jerold A.Edmondson)和格莱森教授(Kenneth J.Gregerson)主持。出席本届年会的国际著名汉藏语言学家有  相似文献   

18.
一个美国人和日本的有识之士谈到日本目前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不能不发现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美国人首先看到的是在日美贸易方面,日本享有大量顺差,日本的汽车、钢铁和电子工业对美国威胁日益增长.而日本人看到的是:他们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出现了赤字以及日本在经济上依赖进口原料、燃料和农产品的不利地位.日本的出口工业过份集中在生产一般产品方面,不象西欧和美国以生产高精尖产品见长,这使日本的工业在新兴工业国家的激烈竞争中承受很大的压力.我在最近的这次访问中发现,日本人正在形成一种如何克服自己经济弱点的一致见解.预计今后日本的国际经济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一桥大学共同举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学术研究会,2008年3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日两国政府部门、学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李海中  郭杨 《阅江学刊》2010,(4):F0003-F0003
2010年5月1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主办的“高校特色发展中外校长论坛”在南京明发珍珠泉大酒店隆重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以及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坦桑尼亚等国内外二十多所大学的校长、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