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卢焱 《中州学刊》2006,(4):226-228
死亡是余华作品最突出的主题,它经历了对死亡表象的描绘、死亡思考和死亡承受的嬗变历程。余华在早期的作品中沉迷于对死亡表象的大肆渲染,小说充斥着“暴力”、“血腥”、“杀戮”;随后他遁入对死亡哲学层次上的思考;最后让人物感受死亡、咀嚼死亡、承受死亡的打击,逐渐的超脱使灵魂上升到一个平静自足的境界。余华关注死亡尤其是关注个体的死亡,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了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通过对余华长篇小说人物死亡的悲剧现象的解读,去挖掘这些死亡现象背后所蕴合的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道德价值观、人性意识等,从而探讨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深层次叩问。  相似文献   

3.
张瑞英 《文史哲》2006,(3):95-101
余华对暴力的关注是对历史的一种重新解读,其小说中的暴力描写不再注重于简单的历史结论,而是深入到历史的背后和人性的潜意识,对人的本能的攻击性及其相应的暴力性行为进行真实的还原,从而揭示那些导致暴力性事件的人性的必然性因素。如果说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揭示了人类审美行为的另一面,那么它对死亡的关注则显示着人的生命的另一极。在余华的小说中,生与死作为人生的两极构成了一个宿命式的循环圈,死亡作为生命的归宿不仅是生命的结束,也是生命的寄托,死亡的过程与瞬间是人生宿命的一个聚焦点。其小说从不同的人称和视角展开死亡叙述,对死亡作了不同侧面、不同意向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关键词”的细读,指出了其“死亡”主题的多层意蕴。爱情的死亡,肉体的死亡,贫乏的精神死亡是鲁迅思考死亡,赋予死亡以惊人的多面性的超出“时人”的“死亡”书写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对死亡景观和死刑想象独特的文学呈现、贯穿其间的爱欲与死欲的纠结、对死亡的凝视和深描、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等,建立起以主体建构为目标和目的的死亡叙事,“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成为其小说文本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支点。  相似文献   

6.
李祥伟 《学术论坛》2005,(6):140-143
张爱玲小说中出现古墓、尸首、鬼影、黑暗等一系列死亡意象,通过这些意象,张爱玲着意将人间场景描绘成阴森的鬼魂世界,以人拟鬼,从死看生,揭示人类与生俱来的悲剧性,给人一种从大限看无限的突破感.死亡意象体现作家的审丑趣味,而死亡意识则体现了作家审丑意识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8.
《明天》讲述了单四嫂子痛失爱子的经历。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叙述,并不时采取反讽的手法,接近尾声时"我"作为叙述者的突然介入使作者的情感与单四嫂子的情感合而为一,看似是单四嫂子接受宝儿之死后的寂寞,也是作者所体验的孤独。导致宝儿之死的国民劣根性在文中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出来,只有消除了国民的麻木和冷漠,革命者和劳苦大众才会有明天。  相似文献   

9.
朱凌  李建 《船山学刊》2004,(4):147-150
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迈进的过程中,"死亡"这一文学母题总是被有意无意地触及.在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的笔下,"死亡"命题成为一种进行文化颠覆与重构的工具,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可以看见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明天》讲述了单四嫂子痛失爱子的经历。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叙述,并不时采取反讽的手法,接近尾声时“我”作为叙述者的突然介入使作者的情感与单四嫂子的情感合而为一,看似是单四嫂子接受宝儿之死后的寂寞,也是作者所体验的孤独。导致宝儿之死的国民劣根性在文中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出来,只有消除了国民的麻木和冷漠,革命者和劳苦大众才会有明天。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韦努狄的"异化"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研究了鲁迅和韦努狄坚持的“异化”翻译策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姬学友 《殷都学刊》2007,4(1):102-106
本文从左翼文艺运动发展的角度,考察了鲁迅在革命文学论争过程中的文艺观和文艺实践。以此说明,由于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影响和论争的需要,鲁迅和马克思主义有了亲密接触,这种接触与他以往的知识经验和人生体验参合印证,融会贯通,不仅增强了他的文艺现的科学性和辩证色彩,使他的文艺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  相似文献   

13.
王吉鹏  王敏 《殷都学刊》2007,9(4):154-156
《尚书》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化的元典。深受古典文学浸润的鲁迅与《尚书》存在着难以割裂的或直接或隐晦的联系。首先,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鲁迅从文学史学的角度对《尚书》进行了客观的考察和知识性的介绍;其次,鲁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六经"之一的儒家经典《尚书》自然被鲁迅信手拈来地用于多处作品之中;第三,《尚书》作为一部文化元典性著作,其中也包含了朴素的文艺观,它所提出的"诗言志"一说,对后代文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鲁迅对该文艺观也是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文本世界始终参照现实世界的,并有着暗示现实的强烈的叙事意图,但由于余华在不同时期于文中所采用的叙事符号的功能性与现实性的强弱不等,其叙事意图的体现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色。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把余华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试图穿越文本中不同的叙事符号,读解不同阶段余华小说不同的且是深刻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15.
余华的"生存小说"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作家对人性、生存本相的洞穿和把握,同时,也表现了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精神气度和清醒坚持;余华的生存小说不仅是叙述过程,而且是灵魂、精神的诗性表达,它使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灵魂的提升与净化。  相似文献   

16.
余华小说中的文革记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种程度上记忆可以决定一个作家的写作方向,作为60年代出生的作家,余华的童年记忆--文革记忆无疑也深刻地影响着余华的创作,但是这种记忆是有选择的。他80年代的作品中,文革记忆成为其小说创作中暴力叙述主题的内因;90年代,文革记忆直接进入余华作品中,但对现实政治作了很大程度的过滤。  相似文献   

17.
谭五昌 《齐鲁学刊》2008,(2):155-157
在20世纪的中国新诗文本中,死亡想象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从文化的角度对20世纪中国新诗中死亡想象的丰富内涵予以比较分析或阐述,有助我们对新诗中的死亡想象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