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同志把这个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他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一、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的。他们在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的时候,看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出了由这个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些矛盾都作了经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七年一、二月,毛泽东同志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曾先后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哲学范畴,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①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样明确的科学概括和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和基石,是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一把钥匙。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首先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剖析中,看到了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到了由这个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对这些矛盾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建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动力。列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技术发展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实现 科技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生产力的变革,从而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而科技的发展,又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它也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得以实现。正是通过基本矛盾运动,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辨证发展过程。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决定、制约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过程及其发展阶段的总根源。在阶级社会里,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或者说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在奴隶社会,表现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这个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什么关系呢?究竟是到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中去找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还是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残余、碎片中去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经济规律的研究不能代替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体制系统与生产力的矛盾;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属于“调整型”的生产关系变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决策要充分估量人们的各种意志、特别是逆向意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本文拟就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问题谈点个人学习体会。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地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概括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情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作出了正确的解释,为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基本 矛盾,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基本的矛 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于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进一步肃清林彪、 “四人帮”的流毒,实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概括为生产社会化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矛盾,它表现为公共委托代理矛盾,并具体表现为社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非对抗性矛盾,是主要矛盾。体制改革就是通过系统调整内部利益关系,不断解决公有制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概括则反映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落后是主要矛盾方面,应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和改革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当代西方社会中象和平运动、妇女运动和各种生态运动那样的“新的”社会运动呢?是否要将它们与“旧的”社会运动如工人阶级运动相比较或相对立来加以确定?本文将阐述规范性的社会理论,如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帕森斯的现代化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新历史唯物主义与其对当代社会运动的评价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当改革大规模地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认识,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经常出现的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具有了自己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只有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解  相似文献   

12.
试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领导活动的一致性朱绍雄在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社会实践活动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现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体系只归结了社会关系的基本矛盾,没归结自然关系的基本矛盾而存在阙如.这一阙如源于把自然环境排除于社会基本结构之外,并且没有形成对应于社会生产力的标志着它对人类社会作用能力的范畴.因此现行社会基本矛盾体系的理论必须丰富发展.这就要提出自然生态力范畴及其与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矛盾,从而使社会基本矛盾体系由原来三方面两对矛盾的体系变为四方面三对矛盾的新体系.在该体系中,自然生态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和矛盾运动规律表现为,前者被动决定后者,后者能动改造前者并一定要在前者允许的范围内发展;其它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没有根本的变化,但融入了自然生态力的参与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因、源泉或动力在它自身固有的矛盾。从人类社会的诸种矛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这样一个范畴,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按照列宁的说法,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哲学笔记》第90页)人类社会的其它诸种矛盾是基本矛盾产生的;它规定了人类社会这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最近深刻地指出:“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毛主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矛盾。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坚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是我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刊登了唐远镜同志《社会基本矛盾只应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文(以下简称《唐文》)。作者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有一对,就是而且只应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不同意见。 “社会基本矛盾”这一范畴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首先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斯大林“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以及他们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通信中,对人类社会的这个基本矛盾作过许多科学的论述,从而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  相似文献   

18.
重新认识社会基本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传统的观点认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观点早已写进了我们的教科书,似乎已成定论,不容怀疑。然而,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观点有很大缺陷,它不能解释许多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而且导致人们在实践中犯错误。因此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特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此,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笔者曾以《从社会基本矛盾内涵看外延》为题,撰文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只有一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观点(见《攀登》1988年第3期)。本文拟就社会基本矛盾如何运动,诘难于社会基本矛盾“两对论”的传统观点,并进而阐述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国内哲学教科书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为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始终的基本矛盾。但根据历史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并没有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毛泽东认为这两对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却没有将其推广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始终。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看,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表现出一些新特点。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些矛盾将会表现出更新的特点。因此,这两对矛盾也应该是一个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