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论文,是作者于1975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召开的太平洋社会学协会会议上提出的,经过与会者讨论,作者据以修改而成,发表在美国左翼刊物《反叛的社会学家》1977年冬季号上.文章着重从哲学和理论上批判以鲁卡奇和科尔什为代表的"左翼"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唯心主义、历史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解释和修正,并指出他们在理论和方法上的错误.这对于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美国共产党内的"左翼"的理论活动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改革文学评论的探索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方法论问题。有的已经开始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进行文学评论的尝试。但要想使文学评论有较大的突破,仅仅靠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不够的,还应当根据文学创作和评论的历史与现状,找出它与新方法论联系的关节点,加  相似文献   

3.
因为选编<20世纪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又重新考虑了有关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一些问题.对此,我原在<文学评论>已写过<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见1997年2期)一文;现在旧题重作,感到还是有些未说的"新话"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4.
探求     
《探求》2020,(5)
正刊物简介《探求》是由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双月刊)。前身是1980年10月创刊的内部出版刊物《文稿》,从1984年第19期起更名为《探求》。1991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公开发行。办刊宗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着力反映新时代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反映广东、广州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探索成果。努力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探讨理论热点,反映社科理论前沿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5.
《探求》2018,(4)
正刊物简介《探求》是由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前身是1980年10月创刊的内部出版刊物《文稿》,1984年第19期更名为《探求》,1991年5月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办刊宗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6.
《创新》2008,2(6)
<正>《创新》杂志是由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该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学习与探索。当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综合、走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的交叉。全世界千百万科学家在各个领域的探索,每年都提供巨大的新的信息量。把握这些信息正是学习的任务。而科学的前进总是从前人达到的成就的基础上起步的。从这样的基础去从事新的探索才不至于陷入盲目的探索,才更有希望迅速地开拓真理之路。因此,在《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不仅对这个刊物的名称与宗旨深表敬意,也对这个刊物十年来发表的在学习与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各种文章论著深表敬意。就文艺科学和文学本身而言,新时期的十年中,在我国也有长足的发展。对文艺本质规律的研究日益深化,文学史研究和文学评论更涌现大批著作。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都有开  相似文献   

8.
《创新》2008,(2)
<正>《创新》是由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通常强调其"时间性",遮蔽了"空间"在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美国现代化进程与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联,旨在揭示现代化导致的地理空间变迁对于美国现代派作家及其文学叙事创新的深刻影响。为阐明这一观点,本文着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梳理文化地理学界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探讨;其后勾勒美国现代派作家的文化地理路径;最后讨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对于美国现代化空间变化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创新》2008,2(5)
<正>《创新》杂志是由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该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相似文献   

11.
《创新》2008,2(3)
<正>《创新》杂志由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该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服务。自2007年创刊以来,  相似文献   

12.
了解特朗普"新政"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当前并预判未来美国内政外交的走向。特朗普"新政"的内涵可从内政、外交、社会思潮三个维度来解读。内政方面,主要体现为4项内容:大减税、促就业、争民心、反移民。对内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增长,执政效果较好。外交方面,体现为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继承并发扬了20世纪以来美国共和党总统的"三大外交法宝"。社会思潮方面,特朗普"新政"则打破了数十年来美国文化多元主义的所谓"政治正确性"与"道德正确性",让过度"左倾"的美国回归正态。同时,我们不宜过分解读特朗普"新政"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而应从战略高度认知和正面塑造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国家对泰国的研究,自从"新左翼"出现后,十几年来涌现出一批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分析问题的学者,他们的文章大多发表在《关心亚洲学者公报》和《当代亚洲杂志》等刊物上.在这些新流派的人物中,美国的E.撒迪尤斯·弗拉德就是其中之一.他于1977年12月因癌病逝世.泰国人民之声电台曾发表纪念他的文章,说他对泰国有感情,同情和支持泰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对泰研究的工作上有一定成绩.泰国山林中,人们也为他的逝世举行追悼会.《关心亚洲学者公报》1978年第10卷第1期,发表了彼得·F·贝尔论弗拉德的专文,称他为"对泰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值得从"他的转变中学习"和"汲取政治教训."  相似文献   

14.
去年《文学评论》第二期发表了刘梦溪同志的《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一文。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魏理同志在这个刊物同年第五期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体系和文艺学的发展》一文。对刘梦溪同志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指出不应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遗产(原著)和文艺科学的体系(原理)相比较,否则就是“用我们设计好的文艺理论体系去要求马列主义所没有的东西”。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理论遗产有自己的体系,进而断言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正从美国角度看,特朗普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会重新定义美国的对华政策,使一直模糊的政策信号更加清晰;从中国角度看,此轮"习特会"向美方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处理国际国内事务的新理念,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更重要更积极角色的能力和决心。  相似文献   

16.
刘增美 《学术交流》2008,(2):159-162
美国华裔文学现已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受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国内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往往从中国文化视角入手,相对突出了其"华裔"特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的美国特征.然而,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它首先是美国文学的问题.因此,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仅要在中国文化中寻根,更应在美国传统中溯源.本文将从研究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华裔文学与主流文学间的互动,以及自由主义传统对华裔文学的"美国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9,(4):150-162
后危机时代,外资并购美企股权或控制美国境内生产性资产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投资领域盛行提供了合理性解释。在此影响下,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呈现出借助并购审查制度限制外资准入、政治力量公然干预个案审查程序及外资安全审查导致"商业问题政治化"等三大趋势。美国政府和国会内的保守势力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频频对中国公司正常的并购业务进行限制和干预,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已成为制约中资企业赴美并购成败的关键变量。从"国际体系内中美实力竞争"和美国"国内政治逻辑下利益博弈"的视角来看,中美实力竞争、经济技术博弈和国内选举利益考量是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外资并购审查领域肆虐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2 0世纪90年代,我们在美国社会学界观察到的情况就是我所说的“中国现象”:( 1 )最优秀的社会学刊物不再质疑“为什么要研究中国”,而是开始刊登中国学研究的文章。90年代,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和《社会力量》上发表了大约40篇有关中国的文章,超过了1 989年以前这三个领军刊物上发表的中国学研究文章的总和;( 2 )美国所有的博士生计划都努力招收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优秀研究生;( 3)在美国排名前30名的社会学系里,几乎每个系都有一些教员在积极研究中国社会。而在1 980年,这些系里只有三名“中国专家”:哈…  相似文献   

19.
"新丝绸之路"计划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即开始的"丝绸之路"计划的升级版,具有多重战略目标,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经济手段帮助美国尽早从阿富汗脱身。该计划试图通过地区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建设和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促进以阿富汗为"枢纽"的南亚、中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由于阿富汗安全形势没有好转迹象,美国与地区国家的利益不尽相同,且美国无力克服南亚、中亚内部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目前该计划实施进度缓慢。该计划的实施为南亚、中亚地区经济合作带来了资金和推动力,但无力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合作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海勒所描述的第二个阶段集中在一种转变,即从有关个人问题的研究转向对加拿大社会学的研究(既是内容上又是观点上)。七十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受到猛烈抨击,社会学刊物上的许多文章强调了独特的加拿大社会学的重要性。研究工作应当将独特的加拿大理论取向与加拿大自身的材料结合起来。利用美国理论的加拿大的社会学,对于进一步发展加拿大社会学并无益处。加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