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运抟 《江汉论坛》2002,4(1):87-90
本文从当代长篇小说的主题趋向层面切入,认为大体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限,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了一种革命性的根本变化,就是从服从社会流行意识的"合唱"走向了张扬个性意识的"独奏".长篇小说在这一演变中发挥了艺术个性,实现了审美革命.  相似文献   

2.
3.
王再兴 《东南学术》2012,(5):243-249
本文以1957年刘文韶版报告文学、1961年梁信版电影文学剧本、1970年中国舞剧团版芭蕾舞剧等三个《红色娘子军》文本为例,阐述妇女解放的想象在序列性文学讲述里呈现出来的越来越深层的审美化(即淘洗掉娘子军故事原始情景的神话化),及其与红色娘子军的事件历史、个人亲历记忆等之间的差异和缠绕关系。在娘子军的文学讲述与现实世界两个空间里,妇女解放的故事分别表现为反差极大的两种演进逻辑。由此,叙事与记忆的关系作为问题出现了,它成为曾经的经典留给文本重读策略的待描述的复杂任务。  相似文献   

4.
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可谓是开篇明义:面对一种隐忧,建构一种预案。他在2009年推出的这本当代文学史,带有总结自己近年来研究成果的色彩,而且还呈现出一种将之前的文学批评导向历史化之路的意图。他说:历史并不是因为久远才使我们的理解具有特权,当代人对当代史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记忆并不是单纯地再现过去,它是权力利用话语刻意凸显、筛选,遗忘及剥夺的结果。本文的研究以保罗.康纳顿等人的"社会记忆"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通过对《解放日报》首个"典型人物"吴满有的典型报道及其他相关文献的解读,分析了大生产运动农民领袖吴满有及"吴满有运动"的兴衰史,展现了权力是如何掌控新闻生产的过程,并通过对新闻话语的控制来建构社会记忆,从而实现记忆的"写入"与"忘却"。  相似文献   

6.
告别西学方法与中国文学对象的百年错位,返回彼此契合的逻辑正态,这是检测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王国维作为现代学术先驱,在1904—1908年间,留下了从《红楼梦评论》之错位到《人间词话》之反正这段学术史曲折。错位的症候在于,当他让叔本华(方法)牵着中国文学(对象)的鼻子走时,对象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被牺牲;反正的秘诀则是,他把西学原型的若干思想资源重铸为契合对象的思辨方法,这在学术上属于高难度的动作。  相似文献   

7.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行为以及各种机构团体、社会民众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对外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特别是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媒介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精品,传播中国文化,以展示崭新的国家形象.文章着重分析建国十七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选取,以及所展示之形象与时代精神,从而展示建国十七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安成日教授新近出版的<当代日韩关系研究(1945-1965)>,以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的视角,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65年日韩实现邦交正常化为止的日韩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具有开拓性的有关当代日韩关系的研究论著,其独特价值表现为:在资料收集、发掘和使用方面有新的突破;在研究视角和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学术观点方面有重大的创见;在细节上给历史行动者以传神写照的刻画,凸显历史观念.对当代日韩关系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与民主意识、政体样式与民生诉求以及近代社会思想文化体系,深刻揭示后发展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经验教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思想武器和理论支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崇高任务.由衡水学院赵艳玲博士撰著的《清末民初的代议制——从顺直谘议局到直隶省议会的案例考察》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和重要贡献.该书以学术界关注较少的顺直谘议局和省议会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清末顺直谘议局到民初直隶省议会的历史变化过程,并以此为窗口透视中国近代的代议制度、地方自治、地方政治,堪称一部重要的史学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第二阶段的总结性成果,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共产党宣言>中的所有制思想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结合马克思对于所有制问题的整体研究,说明了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是要建立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准确认识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对于深化所有制改革,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