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匈奴作为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对匈奴经济文化类型及其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匈奴的核心生产生活资料———马的驯化起源地域与匈奴及其先民的生存地域存在相关性,其使用马种应为蒙古马种系,而蒙古马又是由普氏野马驯化而来。故最后通过研究蒙古马及其野外祖先普氏野马的分布情况,推定出匈奴的起源地域应为蒙古高原。  相似文献   

2.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发达的养马业,蒙古骑兵和蒙古马政更是举世闻名.马是古代蒙古人最亲密的伙伴,它能够提供人们日常必要的生活物资,又是古代蒙古人游牧、狩猎、驰骋战场的主要乘骑.马在古代蒙古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吉思汗依靠蒙古马组建的蒙古骑兵,战胜了他的强大对手,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蒙古马是古代蒙古族人民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马祭     
马祭,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很盛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淡化。但是,在一直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人中,马祭却仍很流行,而且继传至今。马,作为家畜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蒙古族的先民,早在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就有养马的文化遗迹。匈奴、东胡时期,马已成为游牧民不可缺少的家畜。公元九世纪,蒙古人西迁三河之源后,马在蒙古草原遍地皆是。蒙古人养有大量的马,仅成吉思汗八世祖土敦蔑年的夫人莫拿伦所养之马,数以万计。“她的马和牲畜,多到无法计算,当她坐在山头上看到,从她所坐的山头顶上直到山麓  相似文献   

4.
我们达斡尔族是黑龙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也是最早开发黑龙江流域的民族之一。早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进入了农耕文化的民族之列。历史上,我们民族世世代代沿用达斡尔这一族称,也曾以萨哈尔察部、索伦部、达奇果尔、达奇鄂尔、达古尔蒙古等族称出现。  相似文献   

5.
《天马图》     
“天马”也称“禄马”。有史以来蒙古族就祭祀《天马图》。因为蒙古人的生产、生活、交通、征战等都离不开马。马,成为蒙古人最诚挚的朋友。故称蒙古人为“马背上的民族”。所以,蒙古人把马视为吉祥物。  相似文献   

6.
涉及蒙古祖先传说的前人研究成果颇丰,其中以陈寅恪《〈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及韩儒林《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两篇文章尤为精要。14世纪伊利汗国官修《史集》作为元史主要文献之一,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史集》依据蒙古祖先传说交代了其诸部分类,尤其是其记载保留了大量可与《元秘史》《元史》等东方文献记载对勘的部族源流传说;同时《史集》为蒙古祖先传说提供了完整的解说构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史集》成书以前涉及蒙古、突厥祖先传说的波斯及希伯来文献,试探《史集》所提供的文献、口传信息以外的线索,从另一层面进一步补充《史集》成书的背景轮廓。  相似文献   

7.
壮族重要的历史人物侬智高,在壮族民众的祖先记忆中占有非同一般的位置.云南省马关县马洒村的田姓家族与王姓家族以祖传实物和历史记忆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了他们的祖先与侬智高之间的族源关系,这是当地壮族人民英雄史观的体现.同时,这一英雄史观又影响到人们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在此,历史记忆与英雄祖先崇拜互为主体的关系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上讲,蒙古民间文艺学自然是一个整体系统。它应是包含在系统的综合性学科—蒙古学下的一个子系统。但鉴于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现实存在的政治的、社会的、地理的诸多因素;并从微观的深化出发,提出西蒙古—卫拉特民间文艺学的论题,是有其历史的、现实的依据。为此,本文有必要首先重温有关背景材料。 背景 1.1,众所周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也以他显赫一时的武功而成为名扬全球的人物。 1.2,从大蒙古国诞生(1206)的次年始,被《蒙古秘史》称为“林木中百姓”之一的西蒙古祖先—斡亦剌惕部即与黄金家族建立了世袭姻亲关系,继而成为蒙古大家族的有机体之一和成吉思汗事业的一支基本力量。到元代,又自然成为元朝政治舞台上一支活跃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一个人跟自己祖先的联系 ,往往是一种自然的显露 ,不是凭借家系谱牒和祠堂之类取得有形的认同。用一句神秘或神圣的话说 ,它多半是从血液潜默地流传下来的。就我来说 ,自小听家里人说 :“我们的老祖宗是蒙古族人。”但我和我的家庭跟蒙古族有什么直接关系 ,就说不清楚了 ,上三代之前已茫茫然一无所知 ,五百年前的事谁能讲得明白?小时候 ,我认真地问过父亲 :“我们既然是蒙古族人 ,为什么呆在这里?”记得我父亲是这样回答我的 :“我们的祖先 ,从元朝到现在 ,生活在汉族地区太久了。有的做官 ,有的经商 ,生活安定富裕 ,不愿回到蒙古草地了…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以马为载体和象征的蒙古族马文化渗透在蒙古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融入了蒙古人的精神世界。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变化,蒙古族马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将以蒙古族马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蒙古族生产生活变迁下的蒙古人与马的互动变化,试图指出以马文化为代表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逐渐趋于减弱或消失的原因、影响以及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土尔扈特蒙古系谱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史学界对蒙古史研究的深入,土尔扈特蒙古的历史也引起人们很大兴趣,并从各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有些史学工作者对土尔扈特部的世系作了考订,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但就整个土尔扈特部的系谱来看,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之处。本文拟就土尔扈特蒙古系谱中几个遗缺之处,略作考订、补遗,并对所涉及人物的历史活动,稍作评述。  相似文献   

12.
《江格尔》是集蒙古族英雄史诗之大成的卫拉特蒙古民间文学巨著。它结构浩大,情节曲折,描绘了许多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塑造了许多声若惊雷、猛如狮虎、威武雄壮的英雄形象。由于《江格尔》有着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因此,它已超越了蒙古民族自身的范围,为其他民族所传诵,并传人了其他国家,得到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声名赫赫。《江格尔》是带有卫拉特蒙古丰富而美丽的神话传说色彩的浪漫主义杰作。在蒙古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很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古代蒙古人民的愿望和追求。但是,在它们中间,提出美好的社会理想并将它具体而形象化了的作品却不多见。应该说,卫拉特蒙古人民的祖先创作并留给我们的《江格尔》,是在这方面独辟蹊径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3.
赤峰市喀喇沁旗曾经在蒙古族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在,全旗的蒙古族学校教育成了普通教育的翻版.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本文就如何保持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教育的民族性,如何振兴蒙古族学校教育,提出几点建议:蒙古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传承蒙古族文化,坚持蒙古语文的学习,并且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同时,必须有党的政策支持,差异性的学校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多元文化社会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黑龙江省蒙古语文工作的几点思考乌云达来,李宝山,包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追忆、思考蒙古语文工作的过去和未来,将为我们今后搞好蒙古语文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此,我们就黑龙江省在贯彻党的民族语文政策过程中,在蒙古语文工作...  相似文献   

15.
知识荟萃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历史、文学巨著,其地位堪与汉族的《史记》相比。这部作者不明的珍贵文献能够保存下来,与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有相当大的关系。《蒙古秘史》写作于蒙古立国之初,蒙文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卜赤颜》。它记载了自成吉思汗第22代祖先至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统治时期的蒙古族历史,着重叙述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伐四方的业绩。由于元朝统治者把《蒙古秘史》做为重大机密文件藏于翰林国史院,故而连参予修史的朝廷重臣也无缘得见。元亡后,《蒙古秘史》被明朝官员从深宫库房中发现,遂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高度重视。他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命侍讲火原洁、  相似文献   

16.
《太古到固始汗时代的历史》是卫拉特蒙古托忒文历史文献的开篇之作。这一文献中叙述了宇宙、人类的形成及政教发展的历史,是目前所知产生于卫拉特蒙古中的用托忒文撰写的最早一篇蒙古政教发展史籍。  相似文献   

17.
党宝海 《民族研究》2004,16(4):94-101
13- 14世纪 ,随着东、西方交往的畅通 ,蒙古帝国的统治者大量使用原产于西亚、非洲地区的猎豹进行狩猎活动。这在蒙古历史上是罕见的现象。蒙古政权通过接受朝贡、高价购买、遣使访求等方式来获取猎豹。购买、饲养猎豹给国家财政和社会生活造成恶劣影响。不惜代价以取得猎豹、进行豹猎的史实反映了蒙古皇权的强大  相似文献   

18.
由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波·少布撰著的《蒙古风倩》一书,已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1月出版发行。全书共分8章,27万字,并配有168幅插图与照片。第一章重点介绍了蒙古人的起源及其历史编年;第二章对蒙古人特有的生产方式及保存下来的生产遗迹作了翔实描述;第三章重点介绍并考证了蒙古族的尚白习俗;第四章介绍了蒙古人的人生礼仪,包括诞辰、婚丧及生活礼仪;第五章重点介绍了蒙医蒙药、传统节日、歌舞服饰等草原文化;第六章则记述了蒙古马的源流、生产管理等;第七章介绍了蒙古人的祭祀习俗;第八章主要介绍了萨…  相似文献   

19.
青海蒙古族是整个蒙古的四大部之一,青海蒙古虽然称厄鲁特蒙古,但实际上不完全是厄鲁特蒙古,有元朝遗留下来的土默特达尔吾等部,有明朝遗留下来的火落赤、真相等部之土默特遗民,有却图汗所属之喀尔喀部,以及察哈尔阿曲赤马蒙古,还有康熙年间徙牧青海的喀尔喀蒙古。  相似文献   

20.
传统帝国时代,山东费县闵子祠内的闵子骞被作为祖先神明和地域社会神明而加以崇拜。20世纪现代化进程中,闵子祠及相关的民间祖先信仰一度被中断。21世纪之初,闵子祠及祖先祭祀得以恢复,与此同时,却被地方政府试图向旅游市场牵引。本文讨论了这一转变的社会机制。同时,就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市场开发中的"旅游产品"概念、城镇化、以及人类学家介入地方社会历史进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