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语言、文化、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化"传真"是翻译的一大基本准则,接着着重阐述了在翻译中如何通过对文化"传真"度的把握,达到理想的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2.
英汉翻译中,内涵信息的再现十分重要,仅仅翻译表层意义不能完全准确地传递出原文信息。本文从语法、语境、文化三个方面对如何翻译内涵信息进行了分析,并对翻译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差异构成了等值翻译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文学翻译中要取得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完全等值并非易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文学翻译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等值的“度”,以便读者更好地欣赏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促进全人类文化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文化不断涌入国内,冲击着国内各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少数民族文化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依然存在很多文化误读的问题,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为此,针对如何避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翻译人员改进翻译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启示,以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涂沙丽 《理论界》2004,(3):183-184
习语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如何处理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则是习语翻译的关键。本文从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四类文化差异入手,对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两种译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是英汉习语翻译应以异化翻译为主要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翻译理论被陆续引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翻译学界对翻译研究方向的讨论。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究竟应该放在文本的"语言转换"还是"文化翻译"理论的研究上是该讨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当前影响中国翻译研究的西方主要翻译理论来解析翻译语言研究与翻译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就两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乔令先 《学术界》2015,(2):142-148,327
汉英合作翻译是推介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汉英合作翻译模式及其译介效果的考察,讨论了汉英合作翻译模式中几种主要合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思想,阐述了"文化本位意识"在汉英合作翻译中的意义,藉此提出以推介汉语言文化、促进汉英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繁荣世界文化为目的的汉英合作翻译模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郝丽萍 《晋阳学刊》2008,(3):126-127
文学是在与其他文学的碰撞中发展的,这种碰撞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模式平移与具体文本的翻译。劳伦斯·韦努蒂指出翻译有助于本土文学话语的建构,并参与了本土语言与文化的发展,翻译能够修订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群体的典律,而且可以促使另一文化群体创制译本并作出反应。翻译以巨大的力量构建对异域文化的表述(representation),为文化的抗争、革新及变动提供了各种可能性^[1]。  相似文献   

9.
在对比中西声乐不同的文化特征并挖掘其文化根源之后,本文探讨了歌词翻译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及语用层面上文化因素的翻译原则、翻译方法,以及在歌词翻译的多重限制中,文化翻译面临的困难和处理的原则.通过时中英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的尝试,本文提出:一、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除探索歌词中文化因素的特点、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外,还应开展歌词翻译与文化的互动研究,歌词翻译与文化交流、文化传承的研究以及歌词翻译文化史的研究.二、应挖掘翻译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具体应用,即重视具有独特性、混合性、实用性的具体翻译形式的研究.三、歌词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扩展研究对象、转变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成果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陈岚 《南方论刊》2011,(11):61-63
从传媒技术层面上来划分的文化有强弱之分;强势与弱势文化在文学翻译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处于不对等状态,文学翻译选材和策略在强势文化流向弱势文化以及弱势文化流向强势文化中各不相同。探讨文学翻译选材及策略与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文化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实践中,文本从原语到译语的过程经常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阐述在此过程中诗学与意识形态等文化的主要方面如何影响译者采取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原文的某个词或词组与译文的对应词汇所包含的信息不尽相同,归其原因在于两者所反映的文化伴随意义不同。论述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与俄汉翻译的关系,并讨论如何在俄汉翻译中注意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总结各自特点,找出翻译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从而使译文更加合理、顺畅、优美。  相似文献   

13.
以下的研究,旨在揭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翻译实践演变过程中的种种讨论是如何看待与他者的关系和文化多样性的.这期间,一方面是翻译日益全球化并因此而工业化,另一方面是随民族独立与后殖民主义而来的人文学科表征危机,从而在稍后导致了人所共知的翻译的“文化转向”( cultural turn).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7,(8):169-173
异化翻译、将译作读作译作以及构建一种翻译文化,是韦努蒂翻译思想的三个重要方面。三者在翻译思想上相互关联、逐级提升、层层深入,对于我国翻译教育事业中如何培养学生、译者,构建适应中国的翻译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在文学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译文文本中体现出原文的文化是翻译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围城》英译本中中国文化的再现进行实例分析与探讨,总结出异化作为其主要的翻译策略,直译为其主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纪秀明  汪智超 《云梦学刊》2005,26(6):134-137
在后殖民语境下,如何保持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及坚持怎样的文化身份立场成为中国古典叙事小说翻译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西厢记》的翻译传播实践看,针对古典叙事文学的具体特征,翻译中的身份立场与具体翻译策略问题值得重视,古典叙事小说的翻译应当遵循适度、多元性原则和采取多种翻译策略糅合并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过程中,一些对原语读者来说显而易见的文化内容,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却是难于理解的,极易在译入语中形成文化上的空白。俄国翻译理论家I.Q.Sorokin在研究文化及其国别特点时,提出了文化空白理论。宗教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中存在着浓厚的佛教思想。本文以杨宪益及其夫人GladysYang的《红楼梦》英译本《TheDreamofRedMansion》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空白理论的角度,分析其中佛教用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化差异常常会导致语言翻译失误,本文阐述了导致翻译失误的五种文化因素:社会历史背景、历史典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及日常交际礼仪中的文化因素。提出了克服文化差异、提高翻译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饱受争议.既有学者肯定了它将翻译研究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宏观文化层面,又有学者批判和反思了它的泛文化主义及实践性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以巴斯奈特(Sussan Bassnett)和勒弗菲尔(André Lefevere)等为代表的翻译文化学派未能清楚地阐明翻译活动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不难证明,“文化转向”视角对于翻译研究中文化的思考应从三个层面出发,而绝非仅限于宏观文化一个层面,其实还涉及中观文化层面和微观文化层面.只有弄清翻译活动中包含的这样三个文化层面,才是完整地抓住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才能全面地把握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真正内涵,才能充分展现其理论价值和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民族舞剧《一把酸枣》为例,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针对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即在译文中保留汉语风格和文化内涵,旨在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文化传播力。文章以舞剧之名《一把酸枣》及“小伙计”“走西口”“冲喜”等为例,展现了异化策略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