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他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也要看他的造化。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护…  相似文献   

2.
我叫温小琬,今年14岁,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家一共四口人,奶奶双目失明,常年卧病在床,爸爸外出打工,家里的生计仅靠妈妈一人支撑。为分担妈妈肩上的担子,我主动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每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村头有一条不宽不窄的无名小河。清清亮亮的河水超越了目力的极限,伸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人们说它会一直流向大海。 妈妈去世得早,但那时我并不知  相似文献   

4.
蝴蝶姑娘     
前,在一个深山密林里,住着三兄弟,都是打猎的。三兄弟一个叫“里来”,一个叫“打来”,一个叫“羊来”,乡亲们统称他们做“阿里打羊”。那里还有一个叫“哈帕”的财主。有一天,哈帕对阿里打羊说:“你们住的地方是我的土地,你们打猎的山是我的山,你们三人,每天要给我交十只山羊来,少一只也不行。”“山上的野物又不是你喂的!”“这么多山羊我们哪里交得起!”凶残的哈帕不由分说,一声吼叫:“给我上夹杠紧紧地压他们!”阿里打羊三人被夹在两根木杠中,只听得几声惨叫,腰椎断了,肋骨折了,接着又听得惨叫几声,三个人都昏死了过去。阿里打羊三人的老…  相似文献   

5.
“每每忆及您,我的眼睛变得湿润起来……您的一举一动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您让我懂得了如何帮助、关心他人,让我懂得了人世间充满了爱。” “我想对着苍天,对着大海,在世界上空大喊一声‘妈妈’。我想让全世界的人知道,我有一位多么善良伟大的妈妈!”  相似文献   

6.
渴望     
我长这么大,最不能理解的是世上的感情为什么不公.有的人可以尽情享受幸福,而我只有被社会无情抛弃的份.我曾多次偷听、偷看爸爸和妈妈吵架,时常忘了我的存在.妈整天唉声叹气.偶然一次,我听见爸爸冲着妈妈说:"只能怪你自己没本事,还有什么不满意!"我百思不得其解:妈妈怎么会没本事呢?家务活妈妈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每日三餐都让人吃得很舒服,每日接送我上幼儿园,十分辛苦.怎么没本事呢?我见妈妈整日那苦涩忧伤的面孔,心里说:妈妈,你有本事,女儿相信你,我只渴望你和爸爸不要再吵架了.我就是在这种期待中长大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叫邓新娣,是江永县上江圩镇锦江瑶族村在校初中二年级学生,今年13岁。去年,由于家庭困难辍学在家,后在好心人的资助下重返校园,享受着人间最美好的真情。我的家庭非常不幸,我4岁那年,妈妈被无情的水魔夺走了生命,爸爸先天性左眼失明,继母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上有年近八旬的爷爷、奶奶,下有一个不满3岁的妹妹。曾经有几年,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爸爸便一手拿着棍子,一手牵着妈妈,沿村乞讨、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家庭里,An6岁开始,我便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每天忙里忙外。尽管条件艰难,我心里却渴望读书。在乡亲…  相似文献   

8.
儿之初     
厚厚,你才一岁零两个月,还不会说话,你只会叫妈妈,你听不懂故事我今天只能给你写。我今天要写的故事是预备给你长大后作纪念的,我要写的是出生前和出生时的你,爸爸就不知道小得不能再小时候的故事,爸爸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写,爸爸的爸爸妈妈不识字。 当你长大当你懂得爱情,你就懂得了为什么你会出生。爸爸妈妈没征求过你的意见,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上,不是不想征求而是不知道你那时候在哪里。我们想象最初的你是两颗半粒的种子,一颗在爸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日子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记忆里,曾有过一件不太平凡的小事,它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爸爸下夜班后,拎着四条鱼喜气洋洋地从街上走回来,说今天要美餐一顿.我高兴地拍着手,连声叫好.爸爸大大咧咧地对刚收拾完屋子的妈妈说:"娘子!今天你不用做饭了,让我露一手!"妈妈不以为然地瞥了爸爸一  相似文献   

10.
当警察的爸爸让12岁的我去了俄罗斯 1995年5月13日,刚满12岁的我,就被爸爸送到俄罗斯新莫斯科市国立音乐中专留学了。爸爸是一名警察,同歹徒搏斗多次负伤,两次濒临死亡,两次被吉林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一等功。爸爸是赫赫有名的警察英雄,但他和妈妈却在我12岁那年离了婚。爸爸送我去莫斯科留学,不仅是为了让我摆脱家庭破裂的阴影,更是为了让我继续我的钢琴梦,实现他酷爱艺术的夙愿。  相似文献   

11.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开始有些坐立不安起来,而儿子在窗玻璃上把脸都贴扁了,张望着。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儿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那母亲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儿子转过身来对我说,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得快一个月没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生日,他和妈妈想给想给爸爸一份生日礼物。于是,特意坐这趟火车,希望可以与他爸爸开的那辆车相遇,看一眼他的爸爸。我这才知道,妈妈与儿子在火车时刻表上查到,T79和T91将会在6点多钟时,就在孝感区域内的某一个地方相遇。也许这两列火车,擦肩而过的时间为一秒钟,但母子两人,却非常…  相似文献   

12.
人物:老头,蒙古族牧民,五十多岁。 睡仁,老头之女,二十多岁。 梅花,汉族女售货昌,二十多岁。 幕内老头声:哎,我淤老伴,你别和我抢了。老头:(急上)我们这里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 热潮,我们家就只有一本,我那老伴整天和我 拾,坯有我那姑娘也争着不放,趁今天有工 夫,我上供销社去,多买上几本,省得大家 拾!(解焉)嘿!趁我姑娘不在,我把她这个 单行本带上,路上好学习。 幕内窿仁声:爸爸,爸爸!老头:不好了,这姑娘一定要这本书来了,我得 快走。藤仁:(上)爸爸!(向幕内)嫣嫣,共青团支部派 我到供葫社去买毛主席著作,您有什么拾的嘱? 幕内或由台上乐队…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乡溆浦虽然也属大湘西,本土民歌却并不兴盛。我只会唱一首溆浦民歌:“这边(那个)坳,那边(那个)坳,那边坳上黄牛叫。黄牛黄牛哟你莫叫,三亩旱地要你犁呀。”这调子只能用溆浦方言唱,粗犷而苍凉。我有时兴来,糙着喉咙吼几声,也是蛮有兴味的。  相似文献   

14.
慈母心     
1 娜日莎,一岁零三个月,在蒙古包里睡醒睁开眼睛。妈妈呢?她向前爬呀,向前爬她当然还未晓人事:此刻蒙古民族正在遭灾,她的爸爸和妈妈正在整人的“学习班”里挨整,没有人能照看她。娜日莎在向前爬,两条正在学步的小腿活泼地蹬着,她要爬向前,寻找妈妈。啊呀,她爬到了煮奶茶锅的锅盖上了! 啊呀,锅盖滑翻,孩子白白嫩嫩的小腿掉到了滚烫的奶茶里……妈妈回家了,她多惦记自己的小宝宝!她一眼看见孩子掉在奶茶锅里,吓昏了,善良的妈妈从此疯了……  相似文献   

15.
武汉。1989年2月,农历正月初七。晚上,小姑娘冬冬一家喜气洋洋,准备到爸爸的好友胡伯伯家做客。忽然,妈妈想起孩子们明天就要开学了,立刻检查寒假作业,当看见女儿的寒假作业尚未做完时,望子成龙心切的妈妈不由大声呵斥冬冬:“就知道玩耍,今晚不许你去,不做完作业哪儿也甭想去!”小姑娘一向是家里和学校宠爱的对象,哪里受得了这般“怠慢”,望着眼前的作业,就是再有3天也难以完成,情急之中便生出走的念头。当时只想吓一吓家里,谁知一下竟走得这么遥远。  相似文献   

16.
厨房里,石锅大酱汤独特的浓郁香气渐渐飘出。火上咕噜咕噜的翻滚声和妈妈切泡菜时清脆的案板声交替善,产生一种奇妙的韵律……“Hey,girl!你的粥都溢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从恋人到爱人,我和他都是警察。时常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我俩之间始终有个“第三者”,它的名字叫工作。  相似文献   

1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先哲名言,是每一个认真治学的老实人都必须遵循的。最近拜读张云侠的《汉藏文化交流的使者——文成、金城公主》(1988年《中国藏学》的创刊号,以下简称《藏学》创)笔者认为有十处有必要商榷。一、“……”从此,汉族的儒家学说思想输入吐蕃。直到现在藏语名词中,尚有很多与汉语音义相似的,如呼父为“爸爸”,母为“妈妈”,名字为“名”,溪流间低浅埂山为“岗”,下人为“役”,柴为“薪”,三数为“三”,我为“厄”,南为“洛”,右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叶     
怀表“妈,我发现杰克很爱我。”“你是怎样知道的呢?”“每当他拥抱我时,我都听到他的心怦怦地跳。”“傻女儿,你要当心啊!当年你爸爸就身藏一只怀表使我受骗的。”  相似文献   

20.
绿墙(散文)     
凡是到斯尔吉沙原去的人,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主人,总要邀你先看看“绿墙”。开始,我对斯尔吉主人的这种感情不理解。绿墙,有关著作上叫“植物墙”,说到底,无非是一种新型的“草库伦”围墙,推崇到那个程度,未免有点小题大作。可是,等我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