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全面研究广西地方史和壮族史,甚至宋庆历史时,常常会涉及到浓智高这个历史人物。过去史学界对侬智高的问题曾经进行过多次的讨论,但对许多问题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试就侬智高的国籍问题以及他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的性质问题,谈些个人肤浅的意见,就正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侬智高是中国人,而不是交趾人由于侬智高曾经被交趾统治集团强派充任广源州知州,宋史又把侬智高列入《广源州蛮传》,而广源州又是今越南高平省的一部分地方,所以侬智高的国籍问题引起了人们许多争  相似文献   

2.
干栏房是壮族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房屋;龙山是壮族供奉神灵的神圣之地.在云南省马关县,干栏房和龙山皆因壮族历史人物侬智高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其中,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圈畜”的居住形式被当地人解释为纪念侬智高上吊去世时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形象;当地壮族侬人每年六月前往龙山祭祀侬智高,六月节因之成为当地最重要的节日.分别作为居住空间和祭祀空间的干栏房与龙山,是当地壮族对侬智高事件集体记忆的载体,更是人们对侬智高的一种纪念实践.马关县壮族通过干栏房和龙山两种壮族文化要素来传承人们对侬智高的历史记忆,从而加强了壮族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3.
史称宋代的壮族首领侬智高是一位“能属文”①、“善用兵”②的人物。纵览壮族古史,象他这样文武兼备的人物是不多见的。然而,翻开中国汉文古籍,侬智高却足足被骂了九百多年。时至今日,赞颂者有之,贬骂者亦不乏其人。究竟侬智高是该赞颂、肯定的人物呢,还是该贬骂、否定的人物?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在这里谈一些粗浅意见,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侬智高的传说是侬智高起义的历史见证,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侬智高既是一位本领非凡的好汉,又是一位智慧超群、勇猛顽强的统帅,更是一位备受壮族人民景仰的领袖。  相似文献   

5.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壮族地区远在秦汉时期就在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唐代,在壮族居住的边远地区,建立了五十多个羁縻州县。宋代,壮人侬智高在广源州(羁縻州,今属靖西县)起兵反宋失败后,宋王朝将支持它镇压侬智高的邕州三十六峒的壮族首领封为土司(亦通称为土官),有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同发遣、权发遣等土职,使之“藩篱内部,障防外蛮”。这些“其酋皆世袭”的州、县、峒凡五十余所(参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以下简称《虞衡志》)。同时,还分封随狄青镇压侬智高而来的二十七名将校为土司,也得世袭。从此,广西壮族地区(主要是桂西,包括左、右江及红水河、龙江中游地区)便出现了土司制度。元明两代,土司制度日臻完善。其间,土司的设置也有了一些变化。明代,土官最多时达一百九十多人。  相似文献   

6.
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宋朝广南道邕管羁縻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发动了震撼岭南、影响深远的反对宋王朝的战争,历时一年。对于侬智高的这一军事行动,是正义之举,还是非正义之战,有关史学工作者存在肯定、否定和部分肯定、部分否定三种不同的意见。持否定意见的同志其所持的观点,归纳起来,似可名之曰:落后社会制度反对先进社会制度论;赏赐多于剥削论;分散抵抗辽夏力量,割据岭南分裂祖国论。对于这些观点及其例证,我是不敢苟同的,并认为,一些同志否定侬智高,就是从这些错误的前提推导出来的错误结论。笔者不揣浅薄,试就上述几个观点略加评述,不当之处,敬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侬智高是壮族古代史上一个著名人物,研究壮族历史甩不开其人。过去,研究侬智高的文章很多,然因所凭以立论的史料未能加之以必要的辩正,常公说公理,婆说婆行,争持不下。为使研究得到一个接近事实的结论,对有关侬智高的史料和认识作一粗略的考辩,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在西南边疆先后建立了南诏与大理政权。唐代,南诏与唐王朝的关系时战时和,当中央与南诏关系紧张时,西南地区各部族审时度势,选择在交战中处于优势的一方而附之。宋代,中央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发展平缓,双方形成了以市马为主的贸易关系。滇东南、桂西南各族纷纷加入贸易行列。由于安南(越南北部)独立,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趋于复杂,宋王朝未能处理好与边界问题相交错的民族关系,酿成了皇年间侬智高的反宋斗争  相似文献   

9.
报载新华社1992年9月18日电,电文中说,大陆艺术家代表团在台湾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李玲玉说,在台湾有一件事让她永远难忘。电文说:“在欢迎宴会上,蒋纬国先生唱了一首台湾歌曲《你侬我侬》,歌词大意是两个泥人揉在一起捏成一个泥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电文中提到的《你侬我侬》,不知是什么人配曲的,但如果说歌词,却根本不是什么台湾歌曲,而是大约680年前一位才女写的著名的《我侬词》。  相似文献   

10.
话本小说《八洞天》成书于清顺治年间,卷一《补南陔》以小说家之言描写了狄青平定侬智高的相关事迹。将小说与历史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后可知,小说所述有关侬智高起事时间、时限、人物职官等基本忠实于史;同时还用"依史以演义"的创作手段,敷演人物故事情节,使小说具有传奇色彩;并且虚构人物,捏合情节,服务于小说的创作与宗旨。  相似文献   

11.
壮族历史有不少问题至今没有廓清,本文仅就何时跨入文明门槛、是否经过奴隶制和侬智高起兵性质略谈浅见。笔者认为,考古材料和古籍记载表明,壮族发生阶级分化的时间比预料的要早,至迟商周之际部分地区即已跨进文明的门槛。进入阶级社会后是否经过奴隶制?通过对考古材料、语言材料、民间文学艺术、文献记载等的综合分析,壮族是经过奴隶制的,但不是希腊罗马的典型奴隶制,也不是一般的家长奴隶制,而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形态,可称之为家族奴隶制。侬智高反宋既非农民起义,也不是民族战争或地方割据,而是一场反对蚕食,反对割让,保境自守,力争内附,以便完璧归宋的爱国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12.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浙江义乌县人。为徐敬业檄讨武则天失败后,他的下落,传说不一。或云被害;或云自尽;或云出家为僧不知所终。第以出家为僧一说较为普遍。从《潜阳唐夏骆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的记载来看,骆宾王是出家为僧后终老於潜的。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性质的讨论中,当前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是怎样解释“入派三声”,如杨耐思、李新魁主张《中原音韵》有入声,认为当时入声仍保持一个独立的调位。宁继福、刘俊一则认为《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派”入是根据实际语言进行的。二是“入派三声”是否符合语言实际。主张《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的当然认为符合语言实际,主张有入声的则在不同程度上表示怀疑。李新魁以为“入派三声”只是“‘广其押韵’、‘庶便学者’所采取的权宜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山州富宁县壮族土知州沈氏为元、明、清几朝土官。但沈氏原籍浙江绍兴江阴县,北宋时其始祖随狄青大军入桂、滇镇压侬智高起义后留滇而兴,至末任沈土司清末发动武装斗争反对改土归流失败而衰。本文根据相关史籍和家谱资料,考释其风雨沧桑的数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15.
大理白族地区的“冠姓三字名”杨政业明代以前,在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范围,尤其是在大理、洱源、巍山、弥渡一带,曾经出现过一种独特的命名法,即“冠姓三字名”的姓名结构。对于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徐嘉瑞先生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邵献书先生在《南诏和大理国》,...  相似文献   

16.
侬智高的传说较鲜明地体现了壮族人民强烈的爱憎情感、价值观和审美理想 ,它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理想化、故事情节的传奇化、人物结局的悲剧美和故事本身的风情美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宋朝建立,战略对手在于北方,而对"种类殊异"的南方民族地区的防范则比较忽略。再加上基于"南方非用马之地"的认识,除少数有马厢军外,北宋前期禁军未在南方驻防骑军。宋仁宗时期广南两路发生侬智高事变,岭南骚动。宋朝臣间在是否"用骑"的问题上发生争论,狄青率西北骑兵南下,"终以马胜"。此后宋朝开始在南方驻防新建的"有马雄略"军,有马厢军也有增多,骑兵在南方的运用也开始多了起来。受到感染,一些少数民族也要求学习马战。在某种程度上,侬智高事变的平定成为宋朝在南方"用骑"上的一个"转机"。  相似文献   

18.
《九辩》考辨——兼说其史料价值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辩》宋玉作之说,不可动摇。从“侬而作词”、《楚辞》一书之体例、《九辩》袭屈赋看,《九辩》之性质为代屈原设言之作,而非作者自叙  相似文献   

19.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后,复将其设计原理和全部图样汇集成书,即《新仪象法要》。“靖康之乱”中,该台“不知所终”,南宋乃据《新仪象法要》重制成功。建国后,我国先后复制成功模型二座。本文全面研究了苏颂制图学的成就,认为他绘制之设计图内容完备、画法多样、线条规整、比例恰当、尺寸准确、文字说明清晰,反映中宋代机械制图标准化倾向,而前后数次重制成功,正表明了苏颂制图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大理国写经卷》中有一则《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其中“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有一幅“法界轮”图。此图虽然在“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但所绘的应是以毗卢遮那大法身为中心的金刚界法界轮。经爬梳其图像的文本来源以及对法界轮图中的梵字的辨认,其图像形式应为来自不空入唐所传的金刚界曼荼罗,尤其是与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的三昧耶会相关,最外重十六字可以确认对应的是贤劫十六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