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主题:青年发展与发展青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如果说20世纪青年研究主题是“青年教育”,21世纪青年研究主题则将扩展至“青年发展”。研究青年发展,首先应研究影响青年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维度取向。新世纪青年的发展,不再像以往几代人,仅在某一维度追求发展。而是希望在三个维度(价值、技术、效用)上都得到发展。青年已从“边缘”走向“主流”;青年从成人“接受”转向对社会“反哺”。因此,要关注青年发展中的“新白领”与“后现代”现象。改善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强对未来的青年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与青年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问题不仅是青年期人生发展特殊课题的一种内在规定,而且是社会的一种外在规定。青年问题不是青年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本文从和谐社会视角来谈青年发展问题,提出青年是社会问题的主体人群,青年发展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议题”。我们必须重视青年问题,如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偏差行为、传媒问题、组织问题等,从认识青年、审视社会对待青年的方式来解决青年问题,从价值与利益“双重导向”促进青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学的青年研究如何从“青年学”中分化出来 ,青年社会学如何理论化 ,这些是我们正面对的课题。事实上 ,这也是各国社会学界的研究者们在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意在说明将角色理论 ,特别是“角色类别”概念导入青年社会学的理论意图 ,并尝试着提供一个运用角色类别概念考察中国青年问题的视角。一、角色类别 :一个视角“角色”(role)概念在社会学中被广泛运用 ,其理论的展开也呈现多种多样的面貌。通常 ,角色被看作为联结社会与个人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亦即社会与个人的媒介。更有意见认为 ,“角色并不只是作为性格结构与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司主办、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青少年研究所、澳门基金会协办的第四届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今天正式开幕了。我们衷心地欢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在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来到澳门,参加这次“跨世纪的亚洲青年”的盛会。今天的跨世纪,是一个从时间的转折进入历史转折的时期,是一个真正的跨世纪。因为整个国际形势出现了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世界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期;因为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一个知识革命与科技革命的时代开始到来;因为在亚洲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大陆,也正在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5.
“集体意识”又叫“群众意识”.它是青年战士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利益自觉地联系起来,对自己所在的集体负有的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的一种心理体验. 一、“集体意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的人又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都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青年战士也同样如此.他们入伍后,从原有的集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涌入城市的改革潮流滚滚而来,给共青团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应当如何搞好改革中的团工作和团组织的自身改革,这是仪表局团委近期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一)团的工作要适应改革,首先要在观念上来一次大变革。局团委发现,对于改革,大部分青年充满着热望,许多青年跃跃欲试。不少开拓型的青年崭露头角。同时,不同层次的青年也有着各种不同的担心或忧虑。譬如,青年知识分子对改革的呼声最强烈,同时也担心“改革长不了”;青年工人希望打破“大锅饭”,吃到“小锅菜”,但是担心“今后生活不如现在安逸”,团干部中大多数同志有决心带领青年走到改革前列去,但也有一部分同志想尽快转业;从事实业,或担心“组阁”中没有自己,有的甚至还担心“会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7.
青年研究及其基础理论建设,应从厘清“谁是青年”和“青年是谁”这两个问题入手,不求构建那种主观的、封闭的庞大体系,而应注重回归青年自身,回归社会与青年的种种互动关联研究,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下,在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中,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吸纳和吸引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力量,走一务“集约化”发展的路子,逐步改变中国作为青年人口大国却是青年研究弱国的不合理局面。  相似文献   

8.
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承前启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代群,是未来社会的主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梦"和青年梦是相辅相成的,青年梦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青年对国家认同度上升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应将青年优先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9.
一、青年问题的历史背景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青年问题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由于产业革命兴起的结果。而当世界青年问题成为社会问题的时候,中国青年则处在民族解放的历史环境之中。这些重要的历史条件,都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时期的青年问题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先介绍这方面的历史背景。 1.产业革命与世界青年世界青年研究已经公认青年问题的发生是在传统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出现的产业革命、教育改革的同步现象。原始社会,从童年向成年过渡要举行成人礼。到古希腊  相似文献   

10.
一、青年研究的崭新起点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如果要从少年走向成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必须在体力、智能和心理上经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方能完成成长期的社会化,从而适应现代文明。因此,作为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青年期在向两极延伸,青年期的种种社会现象格外引人注目。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年国际青年年所发表的《社论》中所揭示的:“青年问题是现代社会特有的问题”。青年问题之所以受到国际性的重视,首先是20世纪以来,世界青年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青年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逐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际通用衡量标准,山东从1998年开始进入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社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十五”期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3%,一、二、三产的比重将达到11:49:40,山东青年的教育水平、职业分布、社会分层也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正如加入WTO中国人必须首先适应全球经济运行的游戏规则一样,山东青年的道德发展也必须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相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年思想工作确有不少的改进与提高,也出现了令人可喜的现象,但是也还存在着不少观念陈旧、方法呆板的传统做法,缺乏时代意识,其中最大的问题仍是假、大、空和形式主义。“事实胜子雄辨”,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做青年思想工作一定要讲“真话”、讲“实际”、讲“真情”,这是唯物主义态度,也是做青年思想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绝不能违反客观实际弄虚作假,有意和无意地愚弄欺骗青年。其次做青年思想工作应该有层次观,切不可“大呼隆”、“高而空”,这里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超前教育和现实教育的关系。思想教育从长远、从未来考虑,超前教育是必需的,但要以当前现实教育为主,丢掉当前现实教育而强调超前教育,就  相似文献   

13.
一、青年研究必须以青年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为思维中心——这是青年工作的危机所给予的警示。青年的“诞生”,在我国不足百年;青年研究的历史则更短,最近的十年间青年研究呈现热闹兴盛的趋向。除了整个时代出现文化复苏的缘故,青年工作遇到了困境或者  相似文献   

14.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青年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有效载体、青年志愿者作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已经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志愿者组织“身份”模糊、志愿服务领域既“无所不包”又“无力包打”、志愿者核心团队缺乏“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对志愿者行动持续发展的制约也初步显现。从我国国情和志愿者队伍的实际出发,整合社会资源、集中优势力量,采取项目化推进战略,着力打造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先锋品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审视与超越--青年的时代特征与代际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多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折性的社会变迁,分别产生了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的一代青年人、经历"文革"和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代青年人、改革开放趋于现代化的一代青年人以及独生子女的一代人.这几代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由这种时代环境所决定的教育程度、价值理念、人生目标、审美情趣等都不一样.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代际之间的不同特征自然也就形成和突显了.所谓代际特征是代群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体现,这种特征必然是超越个体而显现的,必然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共同趋向,正是通过这种共同的趋向,使所谓"代际特征"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16.
(一)青年研究是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总体预测和未来研究的成果出现的。青年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和思考。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在巨大变化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青年问题就是突出的一类。青年问题对中国社会来说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它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它又起到了促使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从社会上对青年评价的悲观和乐观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发自于社会经济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变革,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结构嬗变。青年转型与社会转型同步进行,相伴相随,而“青年一代进入自立的社会生活的过程具有两个侧面:青年的社会化与社会的青年化”①。因此,如何分析目前社会的青年化趋势,如何使青年的社会化过程得以顺利实现,成为我们青年研究工作者应予关注的重要课题。一、对社会青年代的还把社会的青年化趋势由来已久,从古代社会没有“青年”概念到近代青年群体的形成,从传统的青年“边际人”的参与到现代的青年社会的形成正在预示着,社会青…  相似文献   

18.
上海青年常常为“我是一个上海人”而自豪,外地青年也对上海青年刮目相看,认为上海青年聪明、灵巧。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因此,人们总以为当今上海青年也就自然是出类拨萃、素质超众了。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表象,或者是一种身在庐山的自我陶醉。请问:在上海青年中有几位是全国知名的政治家、理论家?上海青年改革家的队伍能否与上海的经济状况同步一致地走在全国前列?上海青年的“海派”文学队伍能否与“湘军”、“皖军”、“中央军”相媲美?结论是:现实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9.
不可否认 ,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上 ,“三资”企业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上班工作感受的是一种文化 ,走出企业融入社会、感受的又是另一种文化。对于这种文化上的跳跃 ,他们如何去适应呢?围绕这个主题 ,我们重点从青年如何看待外企对中国市场和社会的适应策略 ,以及青年如何适应外企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两个方面问题。进行了个案访谈。一、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及“三资”企业青年的态度商业行为准则上 ,“三资”企业对社会的适应方式 ,与“三资”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有关。不同企业 ,禀承的文化不同 ,他们对中国不太完善的市场制度和不太…  相似文献   

20.
青年作为一个社会概念,是处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处于青年期这一阶段的社会族类的一种特定的认识,是一个被特定时代赋予一定期待的群体。社会学把“青年”看作是社会化的一定阶段,认为“青年是从依赖成人的童年到能进行独立的、负责的成人活动的过渡”。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具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典型时期青年群体与主流社会意识相背离所产生的“偏离”现象的对比分析,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年群体的发展状况、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青年群体的“偏离”现象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