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王允常是春秋晚期的越国君王。允常的都城,史载在埤中。埤中的地望,至今尚无定论。《吴越春秋》说埤中在诸暨北界。《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说诸暨为允常之都。孟文镛《越国史稿》说在今诸暨东北的店口、阮市一带。笔者综合冯普仁《吴越文化》的观点以及考古资料,认为埤中在今萧山南部的临浦镇一带,这既有天险可守,又适合当时越王允常迅速北上趁虚袭吴(前505年),摆脱对吴国的附属关系,称王兴霸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析吴越佛教的有关问题,认为南方在唐末五代成为中土佛教的中心乃是吴越佛教发展的重要背景。吴越受佛教各宗的影响,诸宗并立,其中,法眼宗的中心在吴越后期移至两浙.吴越佛教兴盛,浙僧在佛教上有重大贡献.吴越自始至终尊崇佛教,钱■时期崇佛,是为了在国危忧惧下求取政治与精神的出路.由于崇佛与弘法,杭州自然成为吴越的佛教中心.  相似文献   

3.
正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是中国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备的"三钱"。有研究者曾探寻过"三钱"的成才奥秘,除了大学教育、爱国热情、科学探索精神等因素外,"三钱"同出于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氏家族。家族教育传统的源远流长,吴越一带江南地方文化的兴盛,都是孕育"大师"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江浙一带,钱氏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大家族,自吴越王钱镠(852年~932年)以来家族就有族  相似文献   

4.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序仓修良东汉赵晔曾作《吴越春秋》十二卷,记载吴、越两国的历史,这是许多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所以谈起《吴越春秋》,就必然想到其作者为赵晔。其实,后来又有不少人用同样题材、同样书名作书多种,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诸如赵歧的《吴越春秋》、张遐...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7,(3):4-13
东周时期,各地诸侯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他们为了扩张势力,称王称霸,展开了一系列空前的厮杀。这一时期,在今天的江浙一带的大地上,吴国和相邻的越国之间发生了数次大规模战争,史称“吴越争霸”。“卧薪尝胆”、“兔死狗烹”等典故就出于这次争霸战争。而西施的故事更是在民间流传甚广,妇孺皆知。我们就以西施的传说为切入点,再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经过先秦秦汉时期的变迁,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汉灭秦,西汉时在吴越地区设立了鄣郡和会稽郡,东汉时又将会稽分为吴郡和会稽两郡。吴越地区的居民随着政治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吴人逃散,越人取而代之;越人败退,楚人取而代之;秦国短暂,汉人陆续南迁,经过两汉400年的整合,吴人、越人、楚人、秦人的后裔都融合成为统一的汉民族,吴越地区的文化也是和其他地区一样的汉文化。虽然吴越地区的汉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是再用先秦时代的国别文化来称呼它已经不合适了。  相似文献   

7.
吴越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淡雅灵秀的迷人之美,孕育出了雅澹秀美的吴越文化,对吴越当代小说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才子”气质是其对创作主体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求异求奇求精的把玩艺术的情趣和匠心;二,多愁善感的文人情怀和淡雅灵秀的审美情调。  相似文献   

8.
德韶入浙意味着法眼宗中心区移至吴越 ,这不仅决定了法眼宗在吴越佛教中的特殊地位 ,而且也对吴越佛教有重大影响。吴越前期佛教虽兴 ,但真正兴盛却在吴越后期 ,钱时期是吴越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禅教统一体现了佛教发展的趋势 ,法眼宗以及法眼宗中心区所在的吴越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吴越春秋》人物创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春秋》人物创造论苏哲《吴越春秋》是汉代一部值得重视的历史题材的雏形小说。东汉经师赵晔在这部写史的小说中,描写了一批人物形象。比起后世成熟的小说,《吴越春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总体上虽属粗线条的,比较幼稚,有些人物甚至还比较模糊,但是其中几个主要人...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涉及明清吴越一带风俗 ,如范进中举后兴奋失智而由胡屠户掌脸唤醒 ,饮食文化 ,青楼中盒子会赛厨斗艺等 ,这些风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其渊源、功用、特征为作品提供了丰厚的时代背景 ,吴敬梓对这些习俗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并寄寓了其深遂的人生思索  相似文献   

11.
从吴越地区民俗风气出发,家谱中的字辈排行诗和宗祠楹联是几千年来,重视门第、望族、宗法社会的特有产物之一。它以字辈排行诗的形式,借以增强“木本水源”“敬宗睦族”的民族心理感情。研究这一地方民族的心态对吴越文化的研究和应用,其影响之深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吴越春秋》是东汉赵晔所著的一部奇书,记述了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风云历史.从美学的视角看,该著具有鲜明的诗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浓郁的抒情色彩、大量歌诗的引用、诗美语言的运用及“有韵味”情境的创造等方面.《吴越春秋》诗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是多层面的,作者孤傲愤世的性格、《诗经》多方位的影响及吴越好歌习俗,是其中重要三点.  相似文献   

13.
吴越兴亡     
吴越的历史在春秋时代前期是个空白,春秋后期始见记载。吴越的活动地域在太湖流域。从地下发掘材料看,这个地区的文化还是很悠久的。这一地区自然产品丰富,但它的社会组织松散,基层存在许多农村公社,这应当是吴越兴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姑苏”新解与上古见章系互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1)“姑苏”是古吴越方言“官盐”的记音,其本义正是“盐官”,与《越绝书》中“朱馀”同音同义。(2)古吴越方言见系一三等字读如章系三等的声纽。(3)上古见章系互谐当源自更早的※Krj-复辅音。理论上※Krj-当有三种发展途径:古楚语和今客闽方言的某些点代表了※K,古吴语代表了※ts,大多数方言代表了※k/,※ts分化。问时也附带说明了古齐鲁、吴越方言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作为颇具地域特色的南方文化,吴越文化不仅天然地形成了清绮、柔软、秀美、瑰丽、浪漫等特点,而且在它早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刚健霸性的一面.这种霸性自形成后便成为一种特质内含于吴越文化之中,尽管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吴越文化曾深受不同文化影响,甚至是融进其它文化之内,但这并没有改变吴越文化的霸性.只不过这种霸性在它发展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春秋时期它以血与火的政治争霸形式表现,汉末至三国它以孙吴建国称霸江东的形式出现,两晋南北朝时期它则以吴越士人在文学和政治仕途上的奋进来体现.随着隋唐的再度统一,吴越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及其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吴越文化在文明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它的霸性便不再常以军事上的武力和地方割据的形式表现,而以经济、文化的发展来体现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定《吴越春秋》作者赵晔主要生活于东汉前期 ,约为公元 35~ 90年间 ,《吴越春秋》则成书于赵晔生活的最后阶段。赵晔著史透显着东汉前期的时代风尚 ,而赵晔今文经学经师身份则是造成《吴越春秋》非信史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以来,有开傣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一般说来有如下三种观点:一日单元族源论。即认为傣族只有一个族源,其原始先民属百越族群凑越支系的复裔,由於这些原始先民是从古代吴越居住的沿海一带还徒而来,因而这种观点又可称之为外迁论。二曰双重族源论。即认为傣族先民有两个源头,一是来自百越族群,是百越族群的後裔;二是来自早就在澜沧江流域、怒江流域和元江流域一带生息繁衍的土著居民。因而这种观点又可称为融合族源论。三曰多元族源论。即认为傣族先民有三个来源,除了百越族群和云南的土著居民外,还有来…  相似文献   

18.
《吴越春秋》的四大主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越春秋>是东汉赵晔所作的一部比较有特色的史传作品.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越春秋>的研究从作者、版本流传等问题拓展到了文体、文学成就、史学和文化学价值等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对<吴越春秋>进行置新审视.笔者认为它至少应包括对历史进行反思、宣扬复仇主义、祟尚侠义精神和突出江南情怀等四个主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文化转型与“文学浙军”的现代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吴越文化的影响下,“文学浙军”取得了独特 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吴越风情、吴侬软语和江南文体三方面。与此同时 ,“文学浙军”也面临如下挑战:对吴越传统文化的正确体悟问题,如何面对上海文化带来 的影响及缺乏创新精神和理性精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浣纱记》结构论(下)──传奇结构研究之三许建中二《浣纱记》以西施、范蠡爱情的悲欢离合作为贯串线索,敷演了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这一惊心动魄且极富戏剧性的斗争。这个故事既见于正史,如《左传》、《国语》、《史记》,也见于“稗官杂记之体”①,如《吴越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