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木质家具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质家具出口国.中国为美国首要木质家具进口国,美国为中国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对象.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分析,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木质家具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较为激烈的竞争性,且中国较美国有竞争优势,中国应向美国出口木质家具.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中美两国克服竞争影响、争取双赢提供实证支撑,为中国木质家具产业结构升级和木质家具进出口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北京市的市场调查,对比分析了不同形态的森林认证产品的消费者认知差异以及消费者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对于木质林产品中的家具产品、纸张产品以及非木质林产品(如森林食品),消费者的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对木质家具产品森林认证的认知程度高于纸产品。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森林认证标识的支付意愿也越强烈,而且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与支付意愿正相关。同时,分析了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推广森林认证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17个国家1992-2006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木质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与要素条件、国内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木质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要素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国内需求条件。对中国木质家具产业发展的启示是:必须实现木材进口渠道多元化,发展相关支持性产业,提高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4.
世界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Com trade数据并经整理,对1989-2006年的世界木质家具总出口额、出口结构、地区结构变动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木质家具需求旺盛;(2)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占木质家具的出口比重下降,带软垫的木质框架坐具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3)欧洲木质家具出口市场决定着世界木质家具出口格局,世界木质家具产业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作为中国面临的主要国际贸易壁垒之一,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基于2000—2014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可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探讨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该影响在反倾销的立案调查、初裁和终裁阶段均成立。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反倾销对不同产品属性与企业属性的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影响差异。机制分析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可能通过抑制涉案企业的中间品进口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进而导致出口产品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安全的视角建立了反倾销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框架,分析了中国遭受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机制,构建了相应的协同演化模型,并使用中国199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遭受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反倾销与产业升级形成了协同演化态势,协同演化逐步加强,且更多地体现出反倾销子系统对其的影响;反倾销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与产业升级对反倾销的激发在协同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协同演化对中国产业安全的最终影响结果取决于反倾销、产业升级两种相反影响力量的累积影响。最后,基于产业安全的视角,从认识观念、纵向策略以及横向策略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7.
选择材质 阳台家具更易受到风吹、日晒、雨淋,因此在材质的选择上不同于一般的室内家具。一般说来,木质阳台家具是人们的首选,但宜选用油分含量较高的木材,如柚木,这样的木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木材因膨胀或疏松而脆裂。  相似文献   

8.
目前,反倾销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美国对华频繁实施反倾销对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当前美国对华商品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后果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外反倾销活动对我国外贸正常发展的掣肘日益明显。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国外反倾销的新动向以及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的原因 ,从而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 ,并积极应对反倾销 ,以切实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变得越来越严重,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也日益严峻。文章说明了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并从行业、产品、国别与次数等方面对对华反倾销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反倾销被高频率使用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为政府、协会、企业提出了一些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应对欧美反倾销中对我国实施的"替代国"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欧盟与美国)反倾销实践中对我国实施的"替代国"政策是我国企业屡屡成为欧美反倾销措施牺牲品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是在全球被诉倾销最多的国家.利用"替代国"政策实践中的不合理性是欧美诉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倾销的"杀手锏".扼制欧美滥用反倾销措施,对其"替代国"政策实践中的不公正和不合理之处据理力争,提出质疑和抗议,直至要求世贸组织最终废除"替代国"政策,以从根本上减轻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危害,是中国企业摆脱反倾销困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已经使中国走上了继续改革开放的宏伟大道。从长远看,入世后我们面临的反倾销不会减少,而是增多。及早准备,制定措施,积极应对才是中国对付反倾销的必由之路和治本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遭遇反倾销高峰期,面临的反倾销形势非常严峻。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所导致的国外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政策,以覆在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的短视行为等。现阶段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应对反倾销防御体系,将积极应对反倾销指控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以便在国际反倾销博弈中夺回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会预防和应对对华反倾销诉讼的策略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国外我国产品被控反倾销的次数不断增多,而相比之下,胜诉案件的比例却没有同等增长,这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秩序和出口贸易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商会应利用其自身优势,确定应对对华反倾销诉讼的策略,并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积极参与对华反倾销诉讼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而改变预防和应对对华反倾销的各种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企业来说,欧盟是最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欧盟的扩大,意味着欧盟这一共同关税区的扩大,特别是中东欧市场的准入条件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分析了欧盟东扩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挑战:对欧纺织品出口障碍增多,农产品关税配额变得敏感,欧盟反倾销规则适用范围扩大,产生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共同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自动延伸等;同时,指出欧盟东扩也带来了机遇,即贸易壁垒等问题迎刃而解以及从更多的国家获得普惠制待遇等。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与日俱增,产品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而一些企业面临反倾销时的消极态度,给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政府和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势头,是当前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反倾销已经成为反对不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遭遇反倾销调查的状况,分析了农产品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并就我国农产品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反倾销规则与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 8年的努力 ,中国已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基本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为主要规则 ,包括若干部门规章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反倾销法律体系。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在基本原则上与WTO的要求上完全一致 ,具体规则方面也与WTO规则大致相符 ,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由于立法及执法时间较短 ,经验还不丰富 ,与国际反倾销规则相比 ,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仍存在某些不足。文章以比较的方法 ,从立法层次、实体规则、反规避措施、司法审查 4个层面对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制度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倾销应诉领域中。根据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有关非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适用“类比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和“分别裁决制度”。针对这些制度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诉策略,即: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或分别裁决待遇;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化工行业是全球反倾销的重点领域,也是目前我国进口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占到案件总数的70%以上。同时,这些产品多数是我国目前急需的基本原材料,且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本文以我国化工行业遭受国外倾销产品的冲击,以及进口反倾销所引致的化工行业外国直接投资的流量与战略变化等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选取中国化工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的个案,以及运用总体和分行业数据对进口反倾销调查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检验与评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进口反倾销调查与外国直接投资相协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