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解码、编码相结合,探索在二者共有的理论背景下,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常规关系认知推理及逆推理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概括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一个新的翻译模式,并以认知角度来指导翻译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90年代取得较大发展,其为语言研究提供的新范式打破了以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为主的语言研究范式,影响了一大批学者,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均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近年来,有些认知语言学家已经不再只满足于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而开始关注语言的社会性质,由此诞生了社会认知语言学。这种转变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必将再掀热潮,带动认知语言学的内部革命。本文在分析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探讨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动态及其对语言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的解码、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过程,即解码、编码相结合,试图用二者在信息处理上的优势,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常规关系认知推理及逆推理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概括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一种翻译的解码与编码模式,从认知角度来指导翻译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观将语言看作以大脑为物质载体的内部语言。它的心智哲学属性既不是硬派,也不是软派。认知观既研究内部语言的特征、结构、功能和能力操作之间的关系,也自觉用科学理论原则约束自己。认知观指导下的语符模式以认知层次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兼蓄系统功能语法、概念语义学、认知语法各模式的长处。它模拟的范围包括话用推理、语言表达形式以及两者间的认知操作。  相似文献   

5.
神经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的边缘学科,它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研究语言和大脑的关系.本文简要阐述了美国语言学家悉德尼·兰姆创立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特征,介绍了国外一些学者对该理论的发展和分歧,同时评述了程琪龙教授对神经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和认知语言学都是反对行为主义的语言观,主张研究人的心智、思维过程和认知策略,都认为可通过研究语言来了解人类的心志,从而认识到语言与认知的密切关系。但这两大语言学派还是存在着一系列根本的分歧。文章从哲学理论基础、语言研究的途径以及理论分歧等方面对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和认知语言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与之相关的研究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近二十年间,我国认知语言学研究发展迅速,隐喻等专题理论成果显著,并呈现出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方向;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本体研究与语言教学研究呈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8.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对网络语言变异进行阐释。指出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网络语言变异是网络交际者在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美学功能驱动下,对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进行特异组合的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网络词汇变异具有认知理据性,网络新词的语义建构可以得到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但同时强调语言的社会性,重视人类自身思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认知与语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以及认知的社会语境等,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语义及言语变异理论探讨、认知文化模式研究和语言政策研究以及社会政治体制研究(包括意识形态)等.通过将实证方法与心理学实验、神经生物学实验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相结合,认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亚文化模式、语言类型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三个领域展开了各种讨论,集中体现了对语法系统再语境化的趋势,也代表了认知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0.
认知与语言的结合是认知科学发展也是语言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语言的认知研究既是语言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认知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语言本质上具有工具性。面向“人机对话”和“人际对话”是语言研究的两个重要指向。认知和计算及交际之间呈现一体两翼的关系。语言交际和计算研究的突破一方面需要和认知科学相结合,借鉴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从语用学的维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语言认知分析的层次性是指语言的产生或理解过程中 ,人脑神经网络所进行的认知操作上的一系列过程和阶段。以语言认知分析层次性的观点来看现有的语言认知研究 ,可以勾画出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大致轮廓。一个语言现象的认知分析不应局限于一个层次性的研究 ,应该从各个层次上考察该语言行为的认知操作  相似文献   

12.
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英汉知名商标的翻译策略,论证框架网络、单一框架网络和双边网络对不同类别商标翻译的解释力,认为商标名称翻译首先要确定统摄译名的音、义框架,进而选取恰当的词语。参照成功商标翻译案例的操作模式,考察了国内部分汉语商标名称的英译,并提出重译文本。  相似文献   

13.
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髓,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语言,大都具有生动的隐喻意义。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往往很难做到准确的传达。实践证明要做到达意、切题、传神的信息转化,确切的理解是其关键所在。结合Lakoff&Johnsony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通过诸多实例研究,发现英汉成语虽存在相似但有更多的差异,而对于不同汉语成语有其不同的构建,理解不能望文生义、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学习中,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极为重要。利用图式理论激活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图式和为学习者构建新的语言图式,是成功培养学习者语言认知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利用图式会简化语言学习的过程,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索绪尔理论在当今普通语言学研究中已不再是发展的重心,空现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状。各种思潮,学科发生碰撞,并产生新的思潮的学科。从索绪尔理和当代普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研究经历了从分离主义到整合主义的阶段。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呈现回归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言学视角下的多词单位缺乏理据性,教学通常是难题,认知语言学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内外学者已做过认知语言学和二语教学相结合的多词单位实证研究。主要依据原型理论、概念隐喻、词源理据、意象及意象图式等认知原理具体介绍四项实证研究,并从研究使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其研究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对外语语言工作者、外语教师和研究者在多词单位的实证研究和教学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语言游戏论"是后期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哲学中的重要理论。通过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发现这一理论只是研究了语言的运用,将语言活动看成是游戏,但是并没有考察语言在运作之前,运作中和运作之后的心理的运作形态,因此"语言游戏论"缺少对语言的认知方面的研究。将这一理论进行延伸,结合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认为语言活动的认知方面也符合"语言游戏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络新词,有很大一部分具备隐喻属性,这些网络词汇都是他们的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结合网络词语,探讨研究了其中的通感隐喻和经济性原则,从语义邻接和语音邻接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词语的转喻现象。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交流时的认知思维。因此,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属性表现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