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涉及到对目标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对目标公司及其股东、收购者、其他利益主体均有重大影响。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要约收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立法相比,我国《证券法》对要约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制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要约收购利弊兼具。我国以收购方式决定是触发全面要约还是部分要约。要约触发持股比例低,似乎比欧美国家更弘扬要约收购,但是,部分要约没有持股比例上限、要约收购豁免宽泛无度,为收购人规避要约及全面要约留下法律漏隙,抑制了要约收购。我国应根据国情,保留部分要约;采用各国通行做法:以持股比例作为触发要约收购依据,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30%触发部分要约,持有公司股份30%触发全面要约,仅豁免全面要约而非要约收购方式,以利于我国的公司收购的触发及豁免与国际社会接轨,不失公正地均衡收购各方利益,达到实现治理公司、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的严峻挑战,欧盟自2004年出台《公开要约收购指令》,促进了欧盟企业的内部组织改造,完善了欧盟企业在公开收购制度上的法制安全保障,延伸了欧盟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的优势地位。从内容上看,《公开要约收购指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设置: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利益的设置、保障公开要约收购透明性的设置以及对要约进行监管的设置。随着中国低成本制造业越来越多地介入跨国收购,其成败也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心的视域,是以瞩目国外在收购方面软力量的建设规程和内容,将成为中国企业跨国收购一个日益重要的着力点;同时,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以至最终成功,也将创设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并最终成功实践的文明范式。关注欧盟在公开要约收购制度方面的努力和规程或可为之提供一个法律视角的审视和镜鉴。  相似文献   

4.
要约收购信息公开制度有其必要性和规范内容,完善我国要约收购信息公开制度,要完善其内容,明确强制收购要约义务的条件,承认要约收购中目标公司股东的撤回权。  相似文献   

5.
要约收购信息公开制度有其必要性和规范内容,完善我国要约收购信息公开制度,要完善其内容,明确强制收购要约义务的条件,承认要约收购中目标公司股东的撤回权。  相似文献   

6.
公开收购要约是规范公开收购行为,明确收购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责任的基本形式,本文就公开收购要约的概念、法律特点、类型及其法律效力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敌意收购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是经过收购者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 ,而引起股权变更的一种法律事实。由于每一起敌意收购都涉及多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敌意收购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制 ,本文从分析敌意收购法律关系入手 ,对敌意收购立法的价值取向、主要法律制度框架作了较为深透的分析 ,同时亦就我国《证券法》对敌意收购规制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国企改革过程中有关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所涉及到的诸如协议收购、收购主体、强制收购的比例,股权持有的法律界定,要约收购的审核,举牌次数和收购要约期限,收购价格和方式,要约收购的变更和撤回,收购的失败和成功等问题,笔者试用在解读《证券法》和《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两部法规时,循寻我国收购法律制度发展之轨迹,表达完善收购法律制度之期望。  相似文献   

9.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建越 《兰州学刊》2005,2(3):174-175,185
管理者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分析我国管理者收购的立法漏洞的基础上,试图从法律角度对完善我国管理者收购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管理者收购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网络标价错误事件的频发引起了判断网络购物合同成立与否的探讨.网络商发布的出售商品信息的法律性质成为认定网络购物合同成立与否的关键.学界存在三种学说:要约邀请说、要约说以及根据交易的性质和网上登载信息的意图来认定该信息是要约或要约邀请.鉴于我国法律对错误制度一般规则规定有所不足的背景,以规制合同成立为突破口,平衡网络商与购买方的利益,是我国目前处理网络标价错误纠纷的较优路径.除网络商明确声明受其发布的出售商品信息的约束外,该信息的法律性质认定为要约邀请更为合理.网页信息属于要约时,购买人的订购下单行为即为承诺,双方合同成立;若网页信息属于要约邀请,则买受人的订购下单行为属于要约,而网络商对订单的接受即为承诺,双方合同始能成立.  相似文献   

11.
立法助理制度是一项协助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工作的一项立法制度,通过国外的立法实践看,它作为一种体现现代法治国家在民主基础之上追求公正的新立法制度,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地方立法中,“要提高立法的质量”,就必须尽快建立此制度,使立法助理能够为人大代表和地方立法机关充分行使立法权提供服务,以保证地方立法既能克服非立法机关起草法案中的本位主义倾向,解决法案起草中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也能为法学家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舞台,使新时期立法观念在地方立法中得到体现。同时,为了保证立法助理作用的充分发挥,还应根据地方立法的实际,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立法助理人员的职责、配备管理方式、待遇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周易》文学思想中阴柔阳刚进行新的探究,论述阴柔阳刚的哲学本质;阴柔阳刚的审美内涵;阴柔阳刚之美对中国美学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阴柔型的,它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群体性格。阴柔文化根本优胜但又容易产生流弊,既是顽强的生命力和高超的生存智慧等的哲学根据,又与专制政治和奴性等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就产生了很奇特很矛盾的中国人,产生了很奇特很矛盾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4.
控制权市场微观结构视角的公司治理理论作为对传统企业理论研究的深化,借助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工具对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进行了拓展,针对公司控制权市场交易、配置和调整的过程细节,准确描述了股份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形下股东内部控制、要约收购、接管竞标等不同控制和治理机制的实际运作,对信息不完全和存在交易成本条件下的控制权市场交易展开分析,从控制权市场微观结构视角阐明了股东对管理者实施有效控制的机制、策略和条件。股权控制权市场的行为金融问题、股权控制权市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和股权控制权市场中的法律保护与管制政策设计问题将是未来该领域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当严格履约与公平、诚信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当选择后者,确立情势变更原则。当合同原有的利益平衡因情势的剧烈动荡而导致不公正结果时,赋予并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施以法律的救济,协调当事人本着诚实信用原则调整或解除原合同以恢复公平,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拟探讨情势变更原则在两大法系的立法规制与司法适用,对争议焦点进行深入剖析,解构其深层背景,理清情势变更原则的内涵、构成要件、效力,以期进一步完善合同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域名抢注作为域名纷争的焦点问题,其形成具有深层的原因。在理论上,国外运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进行调整,而在司法实践中也由于立法的不同导致采取保护方式上的差异。我国的相关立法仍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因此我们应正视立法的缺陷,完善已有立法;加紧协调商标主管机关与域名注册机关的关系;明确域名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域名注册侵权责任立法,提供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外贸英语函电中, Offer 与 Quotation 有着特别的含义和用法,若不加区别使用就容易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18.
许富宏 《云梦学刊》2008,29(1):47-50
屈原<九歌>所祀之"太一"称谓前应无"东皇";西汉武帝之后太一之祠的方位在不断变化.从武帝时开始的东南方,然后到西北方;成帝时或在长安南方,或在西北方,其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在"阳位"祭祀,祭祀太一都与"阳"有关;"东皇"也是在阳位享祠;"东皇太一"名称当是汉代人据汉祠太一的方位所加,始作俑者当是刘向.  相似文献   

19.
梭伦立法论     
邹潇  林景荣 《北方论丛》2005,(5):146-149
梭伦改革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但梭伦不仅仅是一位改革者,而且还是一位立法者.梭伦立法活动一方面保证了民主政治的确立;另一方面,他的立法活动在西方法制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关注梭伦改革一系列内容,必须关注他的立法和法律实践活动.梭伦的立法和实践活动保证了他所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梭伦也把公平与正义注入到他的立法中,但这种公平与正义是奴隶制时代的产物,不可能是超阶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