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中,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明确经济法的地位、作用,协调各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工作,确定经济法的范围和体系,有效地发挥经济法在调整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方面的作用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科学地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解放思想,冲破旧法观念的束缚,勇于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制的新路。因此,经济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对经济法的研究,已逾半个多世纪,然而引起我国法学界的关注和热烈地讨论,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开展起来的。包括我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对经济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水平的现状,是很不平衡的。经济法的产生问题,各国处于何等的研究水平线上,我们接触不够,还没有给予应有的正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经济法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同科学地回答法的产生、进而明确法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理论的核心问题。明确经济法的对象,既是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的前提,又是经济法理论的重要课题。经济法顾名思义,是调整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的法律,而经济又总是以经济关系为其本质内容的。经济法首先表现为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种表述显见不能反映出经济法的特征。众所周知,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但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洽关系、思想关系、家庭关系等。经济关系则是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们便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之中,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这种如此广泛、又如此错综复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规·经济法·经济法学董延林经济体制改革之初,我国沉寂多年的法学界最先接触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经济立法,以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经济立法的基础上,经济法规、经济法和经济法学这三个范畴被提了出来,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中心内...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最相近邻而长期以来又难以理顺关系的莫过于民法与经济法这两个法律部门。理顺它们的关系,对于以法律手段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体系和经济法体系,关系极为重大。有鉴于此,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的旧研究模式再做深入的反思,并深入探索以新的视野、观念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无疑是迫切需要的。本文拟论列若干见解,以期与法学界同仁商讨。 一、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旧研究模式的反思 众所周知,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的不同观点的争论几乎与经济法的问世相伴而生,带…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对此,本文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国对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探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仅是中国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世  相似文献   

7.
经济国际化对犯罪国际化的影响卢建平(浙江大学国际经济法系教授、博士)犯罪是无国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树立和加强犯罪学研究的全球观念,研究犯罪国际化问题。提出此问题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经济国际化程度提高,犯罪国际化问题也越严重。而我们...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是规定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法律的通称。如土地法、森林法、公司法、保险法、外贸法等等都属于经济法。我国的经济法是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调整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即是为了处理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特殊关系而制定的一些法规。它的主体权利发生在全民之间和全民与集体之间以及全民或集体与个人之间,所调整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商品关系,如原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物资的调拨、储运、运输、基建、信贷、结算等等关系。民法虽然也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与经济法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彼此不能代替。民法的主体权利发生在公民之间和公民与国家或集体之间,所调整的是消费领域里的商品关系。社会主义的经济法较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体现了无产阶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国民经济欲获得良性运行和发展,人们已取得了一些共识。诸如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市场环境的重塑、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法规建设的加速、科技进步的步伐应该加快等一系列“硬件”问题都是应该着重解决的。但是,我们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是经济学哲学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社会主义伦理原则的实现等“软件”问题。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获得发展的途径的补充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虽是新课题,但大量的问题对于理论和实际的经济工作者来说都是比较明确的。例…  相似文献   

10.
企业破产刍议王国京,冷岩企业破产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活企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就这个议题,我们想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以求教于理论界同仁。一、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本文所议对象是国有企业破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学者认为: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但不是绝对责任,作业人在具备法定免责事由时,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对作业人的免责事由作了明文规定。但对于如何解释这一条文,法学界存在着意见分歧,审判实践中,在适用这一条文时也存在很大差距。本文拟结舌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从该条文的立祛宗旨和民法理论上对高度危险作业民事责任和免责事由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同仁的进一步研究。一、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目前,我国法学界关于高度危险作业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争论的焦点是:作业人的免资事由有几种?…  相似文献   

12.
建立起我国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的任务,已提到日程上来。为此,深入探讨经济法体系问题,提出一套系统、科学的经济法体系的理论,指导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实践,这是当前我国经济法学界面临的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本文仅就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必然性谈一些看法。一、经济法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在我国,关于经济法体系问题多有争论。持否定态度者不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否认经济法有其自身独立体系的存在,另一种是怀疑目前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可能性。我认为经济法的体系足一种客观存在,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而转移。我国的经济法不但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正在为人们所认识。 (一)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独立法律部门,应该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从形式上看,经济法规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泛,显得庞杂而又零散。但实际上这众多的法规是按着不同功能、不同层次有机  相似文献   

13.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是我国法学界多年来热烈争论的问题,但至今仍然分歧很大。鉴于这个问题不仅对法理研究,而且对司法实践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拟从法哲学的角度对刑法中的必然因果和偶然因果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解决什么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因”?它们与危害结果之间关系的性质是什么?在每种因果关系中,原因对于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高军,于卫军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党认识上的一次大的飞跃。深人探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从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并将大...  相似文献   

15.
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平等的关系滕建华效率和平等的关系始终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也必然面对这个问题。由于效率和公平涉及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处理不好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必然会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调整转换,应当提倡什么道德?普遍实行什么道德?一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考察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及其特点,是世纪之交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法学之形成论略董延林一、中国经济法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在法学领域内,把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到现在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我国则是在70年代未,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立法的加强和经济司法工作的开展,经济法学才开始在法学界被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潘振结 《探求》2000,(Z1):20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剧烈。各种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现象不断出现,令人困惑。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利益规律及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以便能正确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找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也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化问题刘莉,宋歌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至今仍存疑义。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的理论突破,不仅使以往纠缠于姓“资”姓“社”的许多问题得到了澄清,而且也为再...  相似文献   

20.
资本原始积累是市场经济得以原始发生并运行起来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政策与制度安排的形式完成的,虽未经历资本主义式的剥削过程,但资本原始积累的这两种形式都涉及公正的历史形式问题,亦即涉及世俗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问题。对资本原始积累进行伦理辩护和批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