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于1990年下半年至1991年初组织主持了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编辑学论著和优秀编辑工作者评选,我院高宗骥副编审获该系统全国优秀编辑工作者称号。他和徐玉成助研、张小白助编共同撰写的文章“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  相似文献   

2.
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于1989年10月组织了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除西藏、台湾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87家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参加了评比活动。我校学报参加了全国评比,荣获三等奖。1989年11月底在南京召开的评比总结发奖大会上,学报编辑部获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和国家教委科技司联名颁发的荣誉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教委科技司[1994]57号文件精神,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优”评比工作会议于1995年8月17日在兰州市结束。评委会依据《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标准》对数百家学报在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和社会效益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考评,本刊以较为明显的优势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二等奖。同时,本刊编辑翁胜兰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编辑工作者。本刊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二等奖@青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为了表彰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工作者 ,鼓励深入开展编辑学研究、推动期刊工作改革 ,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 ,在教育部科技司的支持下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于 2 0 0 1年 6~ 10月组织了“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编辑工作者、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 ,共选出优秀编辑工作者 2 5 9人 ,优秀编辑学论文 2 75篇 (其中一等奖 4 9篇 ,二等奖 2 2 6篇 )。在此次评选中 ,河南省高校学报界共有 15位同志被评为优秀编辑工作者。我院学术出版中心的宫福满同志名列其中。在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中 …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化高校学报工作改革,鼓励编辑人员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编辑自身素质,更快地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水平和编排质量,使学报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国家新闻出版署委托期刊司、国家教委委托科技司等政府部门组织了1989年度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工作。全国的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进行资格评选以后,推荐了587家自然科学学报参加了各地区的初评。1989年10月16~26日,由14名编审、副编审等专家组成的  相似文献   

6.
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评优和1999年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中,《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排名于第35位;《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叁等奖。海南大学于2000年3月22日作出《关于表彰奖励学报编辑部的决定》。“决定”说,学报编辑部的获奖为我校争得了荣誉,“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学校决定给予学报编辑部全校通报表彰”,发给学报编辑部(含两个奖项)6000元奖金。”“决定”还号召全校各部门、单位向学报编辑部学…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及《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促进安徽省高校学报质量不断提高,联合开展了全省高校“优秀学报”、“优秀主编”、“优秀编辑”评选活动,本刊被评为“优秀学报”  相似文献   

8.
提升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办刊宗旨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栏目的“综合性”和稿源的“内向性”,即自然科学版学报的栏目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论文作者绝大多数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以及目前学报面临的困境;指出提高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摒弃传统的办刊理念,使自然科学版学报由内向封闭型向外向开放型转变。从吸引优质稿源、改变编辑工作模式及栏目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最后讨论了自然科学版学报未来的发展模式:构建网络平台,开放存取和集约化办刊。  相似文献   

9.
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委托,我校和西安矿业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学报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于10月12日至18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90余高等学校的10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宗旨是:突出青年编辑的学术研究,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加强协助,促进改革。会议期间,代表们以青年编辑知识结构与成才方向以及青年编辑如何投身于编辑部改革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还进行了首次全国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知识竞赛和颂奖活功(我校有4名编辑获奖),并且还正式成立了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工作委员会,我校有1名编辑被聘为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0.
地方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特点刍议(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室)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的阵地,也是反映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教改的窗口,因其任务、内容和编排的特点,有别于其他的科技和学术刊物。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高等学校又由于科研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对四川省高等学校文理两科学报的领导,加深文理两科学报之间的联系,稳定编辑队伍,提高编辑素质,统一、深入地开展编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的研究,活跃四川省高校学报的学术空气,在四川省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将原来两家独立的“四川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和“四川省高等学报文科学报研究会”归口统一,组建了“四川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挂靠在四川省教委科研处,并于1989年12月5日在我校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普及,采用模糊综合评审法对各类社会活动的成效进行量化评估,已成为检验,评价、推进社会活动的有效方法。我国高校学报的评估工作,经过几年的研讨、构想、试行,评估指标已初成体系,评估操作也初具程式。笔者在学报编辑工作的实践中,曾学习借鉴过《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项目及评分标准》,也参加过全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的评估和北京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工作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为了加强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下称学报)的管理,进一步推动学报编排规范化,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在1988年制定并试行的《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新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法规和国际标准,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动期刊工作,提高期刊质量,促进期刊事业的发展,1999年4月—7月,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组成了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进行了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在这次考评中我院文理科学报分别被评为“质量一级期刊”。1999年4月四川省教委进行了第三次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优秀科技期刊及优秀编辑、出版工作者评比。在此次评比活动中,我院文理科学报均获“优秀学报、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李家烈、刘莹被评为“优秀编辑”。1999年3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进行了首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在这次…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暑期,在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开展的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三优”(优秀学报、优秀主编、优秀编辑)评比中,《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安徽省“优秀学报”二等奖,社科编辑室刘跃平获社科优秀编辑奖,杨立平获社科优秀主编奖。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等学校学报编辑人员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等学校学报编辑人员所处地位、状况出发,阐述了高等学校学报编辑人员角色转变的涵义,提出了高等学校学报编辑人员只有完成向志士、"博士"、勇士、谋士和卫士的角色转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挑战,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现高等学校学报编辑人员的自身价值,推动高等学校学报产业的兴旺发达。并对促进高等学校学报编辑人员角色转变所应建立、健全的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国的自然科学学报近年来在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在数量上有巨大的增长。编辑队伍在不断扩大,一些过去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也参加到编辑队伍中来。随着编辑队伍的扩大,广大编辑人员在繁忙的编、校学报同时,积极投身到编辑学的研究活动中,在短短两三年之内,开展了全方位多课题的编辑学研究,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专著和论文,在指导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国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科学学报首届工作研讨会在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的组织下,于1992年5月24日-31日在北京首都医学院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54所专科学校的6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钟学恒同志、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须育方同志受总会的委托自始至终主持和组织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月,国家教委科技司转发了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编制的《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以下简称《编排规范》).转发通知指出:“它对推进学报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学报编排质量,促进学术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认真、准确地执行《编排规范》是每个学报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2001年 12月 12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度学术年会及第二届“金牛奖”、“银牛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给72名德艺双馨的资深编辑颁发了“金牛奖”,给313名优秀编辑颁发了“银牛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熊楚才主编是湖南科技期刊编辑中惟一荣获“金牛奖”殊荣的编辑;此外,在湖南省科技期刊编辑中,还有《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罗慧敏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的4位编辑获得了“银牛奖”。 同时,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组织的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