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固相分解反应体系中独立化学平衡条件(R)与物种数(S)、元素数或元素集合单元数(m)的关系为R=S—m.若存在同时化学平衡则R不一定会全部共存,其中的同时化学平衡数等于分解产生的气体种类数加1再减去独立浓度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是研究可逆反应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恒温恒压时气相化学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移动受浓度的影响,与Le chatelier原理进行比较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侧重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区别与联系 ,抓住化学平衡的六大特征 ,通过实例 ,突出研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热力学开放体系不可能是绝热体系,开放相不可能是绝“热”相,半透膜必然是透热膜,化学平衡只可能在等温下建立,绝对熵与规定熵根本不同,不能无条件替代,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所谓“渗透温概念”的不存在,并作了热力学的反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恒温恒压条件下,在多组分理想气体反应体系中,增加某一反应物的量,化学平衡有可能向反应物方向移动的实例,并引用化学反应进度的概念进行热力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 惰性气体是指存在于体系中,但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它虽不参加反应,但却可能引起平衡的移动。下面就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探讨用图示法在化学平衡和有关溶解度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图示分析,引导学生形象思维,解题思路清晰、快速、准确,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图示法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有浓度、压强、温度,其中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难点,也是高考的考点。如果解题时用图示法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便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压强、温度的改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还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也可以通过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来判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升温还是降温,及判断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l、讨论改变压强对几种…  相似文献   

9.
"化学平衡"知识内容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学生理解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根据"生活中的平衡现象—物理平衡—化学平衡"这条主线索,通过类比教学和实验探究两个方面,展现了"化学平衡"概念建立的全过程。对"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及课堂的学生参与度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学化学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化学平衡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相当广泛,本文着重讨论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不同种类的化学势是依据相的受力状况不同而定义和区别的,而小液滴是受力状况非单纯的多相体系;对定义“微小液滴的化学势”提出异议,认为它在概念和作法上都不成立。  相似文献   

12.
系统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定义与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指由经济元(硬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软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把经济系统划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孤立系统与环境既没有硬资源交换、也没有软资源交换;封闭系统与环境只有软资源交换;开放系统与环境既有硬资源交换也有软资源交换。本文最后给出了经济系统类型划分的一般方法:(f,θ,D)分类相对性准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该走出单一封闭的管理模式,在立足本校教学科研前提下,把情报信息向社会开放,以及实施信息共享时所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已知名义系统的基础上,将模糊CMAC(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神经网络用于一类状态反馈可线性化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反馈线性化,使系统获得要求的跟踪性能.在很弱的假设条件下,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内的所有信号为UUB(均匀最终有界).  相似文献   

15.
关于集值映象的不动点问题,由于其在经济数学,对策论以及拟变分不等式理论、相补问题等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引起了许多数学工作者的注意.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研究,但大都在映象有凸性和闭性条件下讨论问题.这对其应用构成了很大约束.因此,许多作者致力于削弱这种约束.本文正是这一工作的继续.我们运用非线性分析中的广义KKM方法以及映象的转移开(闭)概念,在映象无凸性条件和闭性条件较弱的条件下得到了集值映象的不动点定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企业化、封闭式航空科研体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和独立的基础科研机构、缺乏长期的科研规划和持续的预算投入以及体制封闭等问题,这导致中国航空科技工业对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竞争且创新不足。为此,必须从建立健全航空科技管理与实施主体、制定长期科研规划、分配稳定预算资源、强化基础研究、打破封闭体制等方面着手,建立一个"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强化基础、开放竞争"的航空科研体制。  相似文献   

17.
将化工中的可动吸附模型[1]应用于气藏工程中,建立考虑吸附的原始地质储量的理论模型。首先对化工中分子筛上的单组分吸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在此基础上对双组份吸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预测,通过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可靠性;然后采用Clark[2]在砂岩及砂岩-粘土多孔介质中测得的单组分吸附实验数据和单组分吸附延伸扩展方法,获得了其它单组分的吸附扩展实验数据和基础吸附参数,应用此参数分别对实际的天然气和凝析气在不同多孔介质中的吸附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说明不同介质及不同体系组成的气藏在原始条件下考虑吸附对常规地质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1983~1987年期间研究了甘蔗生长后期叶面喷施草甘膦、乙烯利等10种药剂对甘蔗生长、糖份积累等工农艺性状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草甘膦、乙烯利后蔗茎伸长速度比对照少0.17~0.84厘米/月,收获时单株绿叶数少1~2片。+3~+6叶鞘鲜重、含水率降低,此四项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但它们对+1叶胞质酸、中性转化酶的相对活性和原料蔗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工艺性状方面。草甘膦、乙烯利明显加快了甘蔗糖积份累速度,极显著地提高了甘蔗上半株的锤度和原料蔗品质(蔗糖份、纯度提高,还原糖降低),亩含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6.2~52.1公斤和34.0~35.5公斤。草甘膦对蔗尖做种和宿根发株有一定不良影响,而乙烯利则明显改善了这两种性能。此外,硅酸钠也极显著地提高了甘蔗亩含糖量。其他药剂对甘蔗的上述性状无显著影响,本文未作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9.
开放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经常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和保护核心知识不为竞争对手所得之间陷入两难,而保护核心知识与推广主导标准也使企业陷入一种典型的创新悖论之中,这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尤其典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企业自身采取怎样的技术创新组织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问题却鲜有涉及。对美国制药产业的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是从整合性封闭创新模式向模块性开放创新模式螺旋式演进的,而模块性开放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外部知识资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促使企业在与外部知识机构进行良好合作的同时,规避潜在创新风险,有效解决创新悖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价,分别选取10只开放式基金和10只封闭式基金作为样本,研究它们的相对业绩。认为2006年和2007年这10只开放式基金和10只封闭式基金从相对有效性上来看,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