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转化为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的售卖问题。马克思说“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资本论》第一卷,1975年版(下同),第124页)但在买和卖的两  相似文献   

2.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直接体现为社会劳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作为一般商品的价值尺度,要求货币本身就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商品与货币交换,就是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量的对等交换。在金属货币流通时,这个价值量对等关系是表现得明明白白的。因为,作为货币商品的黄金,是劳动产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网络虚拟货币和法定货币的差异,分析网络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得出网络虚拟货币是具有准货币职能的网络商品,且具有商品属性不断弱化、货币属性不断强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取决于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的渐次认同、加强监管并使其不断标准化的统一发行。同时,以“大家点”网的拍点和腾讯网的Q币为例,揭示了网络虚拟货币由于本质定位的动态模糊性引发的系统性问题,并从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关系中的信用,是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信用的产生同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它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赊购、赊销商品,商品的买卖与货币的支付在时间上发生了不一致。这时,一个商品所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所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或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商品。  相似文献   

5.
货币的发展分为商品货币和非商品货币两大阶段。前者的发展历程要比后者漫长得多,而后者的表现形式却要比前者复杂得多。通过对相对简单但历时漫长的商品货币(包括商品货币向非商品货币转变的过渡形式——纸币)的历史作用及局限性所导致的货币由低级到高级演变历程的分析,力图使读者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助于对更为复杂但却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非商品货币的发展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人类历史上,在原始共同体之间,产生偶然交换的时候是没有货币的。就是发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商品种类增加,商品交换经常化的时候,一种商品的价值,不是只由某一种商品来表现,而是由一系列的商品来表现的时候,也还没有货币。商品的交换,必须发展到有一种商品,在一定的地方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成为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商品的时候,才算有了货币。但这种货币,  相似文献   

7.
论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和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张复生本文讨论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问题。但是,人力资源会计必须以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为前提。因为不具有商品属性的劳动力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而能以货币计量则又是会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最起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自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宣布放弃金本位以来,关于黄金“非货币化”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拟简单回顾一下黄金在货币关系中的作用的历史,介绍关于“非货币化”问题的各种论点,并简略谈一谈我对这一问题的意见。一、黄金在货币关系中的作用的史的考察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指出,货币是充作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黄金成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揭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法权存在的必然性和限制它的必要性,为我们指明了继续革命的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还实行商品制度和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这种商品制度和货币交换,是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货币交换问题,对于正确理解毛主席的指示,加强货币管理、限制资产阶  相似文献   

10.
货币流通的假象和本质王希久在商品经济社会,由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内容,物化为商品,物化为货币,物化为商品货币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货币所带有的社会关系性质似乎是商品货币自然物质形态所固有的。现象同本质完全相反。于是,货币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1.
稳定物价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方针。但是,稳定物价是指一定时期市场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冻结物价。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作为客观经济范畴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工具,是不可能凝固不动、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会发生变化,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随着发生变化,作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也必然随着变动。对于各种商品来说,如果价格长期不变,就会背离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之间形成不合理的比价,并且与供求关系不相适应。此外,商品比价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进而揭示了“货币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一般等价物”这一本质。本文是建立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础上,用经济人理性行为假定来探讨货币形式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购买虚拟商品的支付工具。它产生于网络小额电子支付的困难。网络虚拟货币虽带有“币”字,其本质属性仍为商品。随着其使用基础的扩大和功能的延伸,网络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逐步衍生出了类似货币的属性。就目前而言,网络虚拟货币还只是商品,与真实货币或准货币还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命题的提出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或商品流通时,针对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即商品——货币,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论断,就是商品——货币“是商品的惊险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24页)这一论断,对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践与理论,尤其是对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桥梁”和“纽  相似文献   

15.
在商品货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分离,使其互相依存和转化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可能的。由于信用的介入,使生产流通的环节得以联结并弥补流通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商品货币互相转化中出现的空位。信用对商品货币的互相转化起到了促进实现和加速作用。信用超越了个别生产者买卖和借贷的范围,形成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用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是商品的相对价值,即商品的价值同货币的价值的对比。所以,商品的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史教授,您认为当代经济学的困境与挑战有哪些?中国经济学发展有哪些困惑?史正富:我自己在琢磨,我说其实有两个盲点,两个新现象,是现代经济学特别矛盾的一部分。两个新的现象先说一下,就是货币的贬值,货币的变性。我们都知道从前货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但是它自己就是商品,自己有成本,需要投资,把它生产出来,那么它又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自己有价值,那么怎么推导呢?货币本身的发行量不是自有的,是由生产这个特殊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成本来决定的,也就是货币发行量不是政府能够决定的,是由这个特殊商品自身的数量决定的,由此产生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就是货币数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社会总需求总是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的动荡不稳,其实质即是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存在的货币需求量.所以,要进行治理整顿,控制增长太快的社会总需求并使之与社会总供给趋于平衡,措施之一就是要控制整个银行系统注入商品流通领域的货币量,即货币供应量,使之与客观存在的货币需求量一致.但是,最基本的问题在于,要准确地计量出银行系统注入商品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国在物价工作中存在着考虑供求因素不够的缺点,因此,近年在一些文章中提出要以供求问题为中心来研究物价体制的改革,这种提法,又过份地夸大了供求的作用。为了确定在商品定价中,可以在什么范围内和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供求的因素,从理论上弄清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则是十分必要的。 价格是在货币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商品经济的范畴,商品价值量由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当货币产生以后,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是表现价值的材料。当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价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市场物价相继上升,不少商品涨价或变相涨价,已成为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造成市场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货币方面的原因,也有非货币方面的原因,但就目前来说,主要是与我国的货币发行与流通的不正常状态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此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必须借助于货币与货币流通来实现。货币流通是一种与商品流通相联系的经济过程。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从属于商品运动,它作为流通手段,媒介着商品的交换,不断地为商品流通服务。根据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