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对此,建议采取维持信贷规模、采取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其他融资渠道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瞿江南 《统计教育》2006,(11):42-45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弹性系数等多种方法,描述了银行信贷投入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相关性,对经济增长与信贷扩张和投资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银行信贷如何与江西省产业政策配合,合理和充分利用存量资金来源,保持信贷投放的适度增长,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此次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一度低迷,发挥银行信贷的资金链作用、促进我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迷,就成为了当前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文章在分析经济下行环境中我国银行信贷所凸显的一系列亲周期性隐患的基础上,从信贷"逆周期"角度对其路径的选择展开进一步探讨,认为只有采取缓冲银行资本、改善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增加逆周期资本缓冲等措施,才能达到银行信贷管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咨询》2011,(1):9-9
当前要抑制通胀,管理通胀预期还需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及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调整好信贷投放节奏,把握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增强商业银行信贷均衡投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促进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2007—2017年我国22家上市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以及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贷款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受到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使得银行风险预估水平发生偏差,进而造成风险资产对银行信贷的约束机制失效。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近年来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三项贷款增加。造成风险贷款的原困:从银行外部看,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规模扩张和过量的资金投入来实现,造成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附。而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个别地区忽视对国有资产和信贷资产的保护,使得部分企业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之机,有意架空分离银行的信贷资产,导致信贷资产风险加大。如一些企业借转制为由,设立二…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金融中介和国内信贷通过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金融业的深度发展则对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负作用。本文进一步的分析其原因,并就推动经济增长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与前一段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相比较分析调整时期产生的原因和近两年来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政府包括司法部门应明确调整时期的主要任务 ,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度创新、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上来。调整信贷方向、以消费信贷为主 ,大规模放贷 ,把当前信贷重点放在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来 ,减负减税 ,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储蓄者 ,采取不同措施使储蓄转化为投资 ,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2010年四川货币信贷运行特征:信贷运行稳步向常态回归,合理均衡投放特征显著 2010年,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稳步向常态回归,全年新增3571亿元,同比少增989亿元,占上年新增贷款的78.3,基本上与全国信贷增长目标保持一致. 按可比口径计算,201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4%,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放缓17.6个百分点;剔除季节性因素和不规则因素后,各项贷款12月份环比季节调整项折年率为21.2%,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下降9.2和10.3个百分点,基本上属于常态运行水平(如图1).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阐述了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关系,设定了农村经济增长与信贷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进行因果检验,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信贷的实证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1981~2007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以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对象,用中国1981~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两者是双向促进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3年第三季度到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两种渠道对经济的影响力.结果发现,货币政策的两种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均有影响作用,信贷渠道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反,而货币渠道长短期对经济增长作用一致,并且分别与经济增长呈现单项因果关系.这说明信贷渠道对经济增长短期促进,长期不利.货币渠道虽然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是当前还没有起到带动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园  韩斌 《统计与决策》2012,(17):154-157
文章选取1998年1季度至2011年4季度我国房地产价格、银行信贷、经济增长和利率的数据,建立ARDL—ECM模型,运用边限检验方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有重要的影响,而房地产价格对利率和经济增长变化却不敏感,这一发现对我国制定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青 《四川统计》2011,(1):52-54
信贷运行稳步向常态回归,合理均衡投放特征显著 2010年,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稳步向常态回归,全年新增3571亿元,同比少增989亿元,占上年新增贷款的78.3%,基本上与全国信贷增长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浙江省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与银行信贷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3年来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带动和信贷规模扩张。虽然浙江省产业结构和银行信贷结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银行信贷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不明显。分析原因,近年来银行短期贷款规模扩张明显,但主要投向第二产业。提示政府,在金融市场处于相对弱势的第三产业要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份额,不能依赖商业银行自发的市场行为。政府需要出台倾向性金融政策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计纳入信贷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等因素在内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的非竞争性信贷市场,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7.
黄浩 《统计与决策》2016,(7):135-137
文章基于1994-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4-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存在经济总量的稳步增加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出,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大.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吉林省1978~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模型,从长期均衡角度,对吉林省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外贸易总额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属于"进口"拉动型经济.  相似文献   

19.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由预付资本规模和预付资本社会再生产组织效率决定的市场经济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借助LMDI乘法分解对以信贷为代表的货币预付资本的规模、效率和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认为:中国以信贷为主要代表的货币预付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驱动力,以信贷规模为代表的信贷投入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信贷效率在没有外部扰动年份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贡献,信贷的区域结构变化对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不具备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 ,即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以及转变银行经营机制。从长远看 ,增加消费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有关研究资料表明 ,如果消费总额中消费信贷的比例占到 10 % ,就能拉动经济增长 4个百分点。消费信贷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银行资产结构和效益的改善 ,分散和降低金融风险。同时 ,发展消费信贷还有助于促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我国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中国目前正处于消费的转型期 ,一般的日常消费品已基本满足 ,消费正逐渐向更高价值的商品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