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将综合评价方法与耦合协同思想相结合,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社会、科技与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系数标准差、集对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综合测评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方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差异上,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东南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在时间演化上,各区域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认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耦合效应,不仅表现在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而且还表现在这种协调作用下的系统耦合效率。文章在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DEA模型,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耦合效应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吴寒  张兰 《统计与决策》2017,(17):61-63
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探究碎片式历史地段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耦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了湖北省的历史地段价值系统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在复合系统中的协调发展问题,即某一时期内港口、城市、临港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程度.文章建立了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收集了连云港市1998~2011年的数据,定量评价该地区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以达到通过评价,揭示港口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5.
《四川统计》2011,(6):4-5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加强合作与竞争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向纵深发展,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历史也证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就越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要考虑整个区域的生产力布局,考虑区域范围内,怎么做到要素配置最经济、区域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6.
桂林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及其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其发展是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种"综合作用"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靠各个子系统科学地组合以求得系统"整体效应"的最优化。因此,对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首先应该利用物理学和数学中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将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总目标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建立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7.
李刚 《中国统计》2012,(8):20-22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称为区域PREE系统。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关系,事关率先科学发展和实现蓝色跨越的全局。因此,本研究拟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实际,建立PRE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探究PREE系统协调性动态演变过程及其与各子系统的关联性,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PREE系统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一、全市PREE系统评价指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31个省市2007—2016年区域经济、城镇化与社会治理三个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子系统的综合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省际差异明显,但在逐步缩小;就相对发展状态而言,三者并未实现同步发展,绝大多数省份都处于城镇化超前状态。进一步发现,区域经济-城镇化-社会治理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不高,大多数省份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阶段,总体呈“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阶梯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发挥出相互推进的作用,构建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系统耦合机制,对于推进二者实现协同发展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必要性、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耦合性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系统耦合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邃 《统计教育》2007,(12):39-40
生产系统的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径。本文以DEA方法为基础,通过适当的扩展,建立区域生产系统协同发展状况评价模型,选择生产四系统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生产系统协同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经济、科技创新和物流产业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三个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指数,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合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借助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2019—2025年中国耦合协调水平。结果显示:中国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物流产业三个子系统指数与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同向性;三系统耦合度高,但耦合协调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空间差异性,耦合协调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随着时间推移,耦合协调水平差距扩大;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现空间正向相关关系,且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预测2019—2025年中国耦合协调度缓慢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整体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接近步入勉强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2.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模糊分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其关键是协调,即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简称"EC·R·EV")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和谐、协调、步调一致地向前发展.该复合系统发展是否协调,需要用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分析方法来加以研究.在以往的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中,都是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性的评价,然而这些方法一般只适合于排序,很难进行深层次分析.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法,给出协调分级标准,然后应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确定协调满意度的级别.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协同学相关理论,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的人才、资金、设施、创新这四个环境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并分析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协同发展差异。结果显示:2013—2020年,全国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情况已由最开始的轻度失调过渡到良好协调及优质协调状态;四大地区的协调发展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领先于其他地区并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基本达到优质协调状态;而东北地区则处于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低下,且严重失调的状态;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状况均处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之间,虽然耦合协调性逐渐提高,但一直处于轻度失调和一般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变异系数法测算出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各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二元和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并借助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预测2017—2020年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各子系统发展指数表现出阶段性差异,但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向好态势;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实现由低到高的梯度演进,但目前仍处于协调发展的一般水平;预计到2020年,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将接近于中级协调,但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发展是决定该系统能否有效发挥整体功能的关键。将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划分为环境、合作和内部三个子系统,并依据协同学理论构建一个模型对其协同度进行评价,为获得关于创新系统整体运行状况的有效信息,以提高整个创新系统有序运作提供一套科学的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根据区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来设计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系统应包含人口系统(R)、资源系统(Z)、环境系统(H)和经济系统(J)四个子系统,在每一个子系统中又包括若干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2000—2019年我国农业发展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涵盖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四大子系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得出:2000—2019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在2000年、2004年大关键节点下,农业发展、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指数呈上升趋势,环境条件指数呈下降趋势。从障碍度分析来看,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障碍度较高,经济条件的最小,农业发展的适中;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角度来看,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极度耦合,四大子系统之间均呈现高度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略的重点话题。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分析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整体上已实现协调发展,但各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空间集聚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要素协调和区域协同建立工业绿色协同发展的概念示意图,参考权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的绿色发展内涵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考虑动态性、兼顾主观与客观计算权重,综合运用AHP和引入时间加权向量的粗糙集理论,并设置分级标准,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局部协同度模型对2012—2018年京津冀13市工业绿色协同发展的相对水平和绝对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识别关键障碍因子。结果发现:(1)除天津有所下降外,其余市域工业绿色发展及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绝大多数市域工业增长质量下降较快。(2)除承德仍处于勉强协调区外,其他市域工业绿色要素协调均已跨入协调区,其中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唐山、张家口等处于初级协调区,但沧州和衡水上升趋势不明朗。(3)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及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的区域协同已分别跨入良好协同区、中级协同区和优质协同区,但与河北11市工业资源利用区域协同的差距不断扩大;增长质量区域协同由中级协同跌至勉强协同但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天津滨海新区工业结构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工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经济系统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从广义看,工业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各产业部门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关系:各产业间的相互关联方式。本文所要研究的则是狭义的产业结构概念,即工业各产业部门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关系。合理的工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