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罗兵  周勇 《天府新论》2013,(2):56-60
产品制造的技术层次性和品类多样性本身并不能构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有效的潜力空间,唯有人类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才可能构成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有效空间。人类基于经济竞争压力和社会压力而产生的产业升级,生活方式转变,制度转型需要,只是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全球经济转型和地区协调发展,只是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间接需求。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最终需求,或者说根本性需求,是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和水平提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使用各省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邻接关系空间权重矩阵,检验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很强的空间关联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促进区域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区域创新。通过分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可发现,中国各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不能促进周边地区区域创新,各省资本劳动比也不能促进周边地区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社会在变革中将逐渐实现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既要创造每个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又要使社会发展宏观目标与个人的微观需求满足相耦合,在满足经济需求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提升人的政治和文化需求层次,缓释人的精神张力,促使物质精神需求的平衡发展。同时完善人的需求结构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度创新解决社会的环境、和谐与公平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基本特征及产业支撑要素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红 《理论界》2007,(12):63-65
本文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基本内涵与外延较为混乱的现状,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既不同于生产服务业,亦有剐于现代服务业(或新兴服务业),它是以信息技术或专有知识为基础,以提供知识产品和技术服务为目标,知识要素占居主导地位,具有鲜明的高交互程度和顾客个性定制特征的服务产业。据此,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八类产业,并对国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及产业支撑要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 ,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推动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在内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变迁过程 ,其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于这一理论 ,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业态,它提示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突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代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文化权利,也是为了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1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是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活动方形成用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转变早婚早育、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旧的生育观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计划生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做好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工作,必将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进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与需求满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红芳 《中州学刊》2006,23(3):120-12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如何完善服务,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从社会支持与需求满足的角度来看,考虑到老年的实际生活状态,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必需的措施,进而促进国家与政府、社区、组织与家庭四个层面社会支持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老年人多类别、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以提供知识作为服务的一种方式,是目前服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很多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产品原创性不足、技术含量不高,以致服务产品易模仿,不具备竞争优势。服务创新能力的强弱成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质的重要标志。本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进行了分析。阐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应从深层次认识企业的服务创新水平,发现自身不足。文章最后提出基于知识管理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电子传媒与大众视听文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宁 《东南学术》2004,(6):80-85
当代电子传媒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电子文化时代.电子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导致包括社会组织方式、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而且极大促进了与之相伴而生的大众视听文艺的发展.文章在论述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子传媒和大众视听文艺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同时指出,电子传媒虽在传播大众文化方面有其优势,但媒体形式并非是左右传播内容高雅与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杨立雄 《晋阳学刊》2012,(4):58-67,78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老年人、军人及其家属、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在内的社会优待制度,但是在开展社会优待工作时存在"四难",即:优待项目界定难,优待福利流动难,优待政策落实难,优待差距缩小难。本文建议,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属地化管理、分类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分担等为原则,构建包括医疗保健服务优待、文化休闲服务优待、日常生活服务优待、交通服务优待、法律服务优待、义务和责任优待等在内的社会优待体系。另外,应建立全国基本优待制度,促进社会优待的均等化;建立财政合理补偿机制,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完善社会优待立法,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执行社会优待政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孟祺 《社会科学》2021,(2):47-58
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但会不会导致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中国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减少就业规模,而是替代效应和抑制替代效应并存,导致数字经济并没有减少就业。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制造业内部促进高技术密集型就业数量但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就业数量,在服务业上体现为数字经济促进了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组织的就业规模。行业产出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也对就业规模和结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浙江省调查研究发现存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认知不清、重视程度不足、国际竞争力弱、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专业人才欠缺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提出建议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社会科学,它的发展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当时社会科学正受到生物进化论的启发和影响,文化人类学便作为研究人类文化的演进的专门学科而发展起来。就文化的概念而言,虽然人类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定义,而综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文化这一概念包括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信仰、知识、艺术、价值观念、道德传统、法律制度、社会习俗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组织结构及其形态等等。由此看来,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范围极为广泛的社会学科。在西方社会,文化人类学长期以来是侧重于研究非工业化社会,这主要是指研究落后的部落社会、畜牧业社会、农业社会和民族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组织等方面文化形态的演进过程及方式。探索人类社会文化形态发展的同一性及多样  相似文献   

15.
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也说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有别于人文主义,与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一种立于现实去追求人生价值理想的观念形态, 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全部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注重情感,诉诸体悟,崇仰个性,追求美好。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提升人格,改善思维,调节社会运行,矫正科学发展,使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更符合人类本来的目的性。现代人文精神综合了近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许多新的思想成果, 从而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诸如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人际间的“宽容”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16.
王玉君 《齐鲁学刊》2006,(5):136-138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确立公务员制度的根本动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确立公务员制度的直接原因,对外开放为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公务员制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要受到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在弄清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及运行环境的基础上,不断调适公务员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是现实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促进公务员制度不断改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7):69-77
服务业结构升级是影响我国就业状况的重要因素。通过对1978-2012年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进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吸纳弹性和持续创造就业的能力最高,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次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相对较低。另外,通过回归分析还发现,人均GDP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对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具有明显影响。为增强服务业就业效应,我国应进一步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规模、提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质量,实现服务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知识是人类学家吉尔兹提出的知识概念.地方性知识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对普遍主义提出了挑战,彰显了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方性知识蕴含的主体性价值对于民族教育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民族教育主体性发展路径包括:秉承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重视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提升民族教育的主体意识;探究地方性知识的意义生成与阐释机制,凸显民族教育特色,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地方性知识的多元功能,满足主体需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城市化互动共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一,指那些以提供非实物产品为主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近几年在中国出现的新概念,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曾有划分传统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先例,如O E C D经合组织将信息服务业(通信、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等)、金融服务业、教育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健康保健服务业等五大类列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又称战略性服务业,它属于知识…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诠释目前对文化语义的诠释多达200余种,涉及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和哲学诸学科。前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以泰勒较具代表。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任何能力和习惯在内的特有的行为,其特征是:语言、制度、道德和礼节的法则、意识。泰勒的文化定义揭示了人类行为主义和符号学意义的功能①。后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以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为代表。他们的文化定义是综合性的,涉及文化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符号的运用、传授和成就;传统观念、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