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留守妻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留守家庭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核心劳动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当前她们在婚姻家庭、 生产生活负担、 自身的保障和发展等方面都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急需社会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2015年我国留守妻子在规模、 分布和社会经济特征上呈现的新特点;突出家庭的视角,通过留守家庭的居住安排和同住老人、 子女的状况进一步剖析留守妻子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当前亟需开展全国留守妻子专项调查、 增强留守妻子及其家庭的发展和建设能力、 依托精准扶贫优先解决其生产和生活中突出困难、 实现留守妻子及家庭帮扶常态化、 体系化、 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广州老年家庭与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0年广州老年家庭持续较快增长;老年家庭在各区、县级市的分布不均匀。2000年广州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最主要类型是与成年亲属同住,其次是独居、老年夫妇同住。居住安排存在城乡、区、街道等空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SOCSIM微观模拟方法将家庭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因素和居住方式因素两个方面,并进一步将人口因素分解为人口惯性、生育率、死亡率和结婚率四个层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当前人口变动相对稳定,较小的波动使其在家庭转变中的贡献率相对较小,而居住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人口因素的进一步分解还发现,人口惯性及生育率水平的作用相对更大,生育率水平、结婚率水平带来的影响与人口因素的总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均提高了一人户、一代户、二代户的人口比重,降低了三代及以上户的人口比重.与之相反,死亡率的影响与人口因素的总影响方向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老年人口与已婚子女同住的观念与现实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中国老年人与已婚子女高水平的同住现象,通常被理解为传统的家庭观念在这个地区持续的一种表现。但是,在中国城市,尽管受不同的传统与非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仍与子女同住。文章用中国九大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来分析老年人的居住喜好及实际的居住方式。结果表明,很大比例的老年人没有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居住方式居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居住方式。甚至他们的居住喜好也取决于实际情况,包括住房面积、是否需要帮助、家庭的规模和对家庭关系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笑天 《人口研究》2006,30(5):57-63
本文考察了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的分布及其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结果表明,青年婚后小家单独居住的比例高达2/3,成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的主流。在与父母同住的青年中,独生子女与双方父母同住的比例相当;而非独生子女则基本上都是与男方父母同住。此外,双独家庭与老年父母同住的比例最小;单独家庭与老年父母、特别是与女方父母同住的比例最大;双非家庭与男方父母同住的比例最大。单独家庭中青年夫妇婚后居住方式明显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论文探讨了这种居住方式的变化对家庭养老以及家庭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质剥夺视角构建了农村老年人绝对贫困形成机制框架,利用来自河南和陕西两省216个村庄的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通过五个维度的物质剥夺指标对农村老年人绝对贫困进行了直接测量,并进一步系统考察了经济资源和基本需要两个层面的因素对老年人绝对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老年人在住房和医疗两个维度的剥夺比例最高.传统的收入贫困测量手段并不能准确识别出实际经历物质剥夺的农村贫困老年人.除了收入之外,不同类型的家庭资产、 信贷支持、 政府救助等其他经济资源都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物质剥夺状况.而独居和负面健康冲击则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剥夺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生存贫困化和边缘化的社会现象,以吉林省2008年度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百村老年妇女生存状况研究"调查数据为依据,从社会性别视角描述和分析吉林省农村老年女性的经济、政治、文化娱乐、健康医疗、婚姻家庭与养老等方面的生存状况,揭示我国老年女性生存现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农村孤寡老年女性生存状况较差,农村老年女性生存问题主要集中在孤寡老年女性贫困问题、老年女性健康问题、老年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等方面,并为改善老年女性生存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的数据,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和婚姻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家庭经济流动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子女补贴、月平均收入和住院天数等因素对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住宅商品需求的家庭人口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光宇 《西北人口》2005,(4):59-60,F003
现阶段,中国城市家庭生活的较大需求集中体现在住宅商品上。处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各种类型的家庭对住宅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各具特点。在住宅房地产市场的研究中,房地产商应认真分析消费者的家庭类型及其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这有助于研究家庭的人口变动过程对其住宅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能够根据家庭人口因素的变动调整住宅房地产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文章应用中国1982、1990和2000年的普查微观抽样数据分析了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2000年三代家庭户的比例比1982和1990年有所增加,两代核心家庭户的比例比1990年下降了17%。但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中国家庭正在向传统回归,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生育率下降的滞后效应造成的。尽管大部分的老年父母仍旧与一个已婚子女同住(这一比例也在下降),但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之后的年轻人的兄弟姐妹数大大减少,因此当他们结婚成家时,离开父母成立自己的核心家庭的几率也相应减少。实际上,中国家庭正在向现代型转换。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对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采用Multi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西安交通大学200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现状”抽样调查数据,从子女和父母两个角度,分析了共同居住机会、独立居住资源、居住偏好以及身体状况等四类因素对三种居住安排的影响。父母的需要是决定其居住安排的重要因素,在老年人尚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的需要也会对居住安排产生影响。老年人在居住安排上表现出对儿子的强烈偏好。外出儿子的增加特别是有未成年子女的外出儿子的存在使得父母与孙子女共同居住的机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人口学刊》2018,(3):93-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常态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促使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发生变动并对家庭养老构成威胁,进而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构成冲击。本文使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于2009年、2012年和2015年进行的"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福利状况"跟踪调查数据,运用个体增长模型将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划分为主干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深入剖析居住安排变动对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跟踪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由居住在非主干家庭变动为主干家庭会使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衰退,居住在非隔代家庭变动为隔代家庭显著减缓了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衰退,而居住在非"空巢"家庭变动为"空巢"家庭对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的减缓作用存在选择性;研究揭示了农村老年人所选择的居住安排是基于整体家庭客观需求并以全体家庭成员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做出的家庭决策,居住安排的不同会带来迥异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在中国独特的家庭养老背景下,居住安排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其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产生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Roh  Miyoung  Weon  Soyo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22,160(2-3):717-734

With a rapid aging population in South Korea, the elderly living alone has received particular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stakeholders. Although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living alone negatively affects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much remains unclear about how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changes over time as their living arrangement change. To advance knowledge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using the Korean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we tes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overall life, health, and financial) of the elderly and their living arrangement. Our longitudinal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elderly living with family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ife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those living alone between 2006 and 2016. In addition, individuals who had a superior economic profile and maintain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ocial relations showed higher life satisfaction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o improv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living alone, both material and psychological support programs are needed. Futu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account for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life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秀杰  武江华  陈金慧 《西北人口》2009,30(2):58-61,66
文章根据宁波市农村老年人生活1%抽样调查的数据。重点对宁波市农村空巢家庭中夫妇户与孤老户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在经济保障、健康保健、生活照料、社会支持等特殊需求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剖析.最后根据不同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对实际居住方式及居住方式意愿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和居住方式意愿是否得到满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居住方式及居住方式意愿是否被满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婚姻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居住方式及居住方式意愿是否得到满足对于单身(丧偶、离异或者未婚)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实现居住偏好的农村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而实际居住安排与居住偏好偏离程度越大,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越低.但不同居住安排间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性别、 年龄、 健康状况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子女的经济支持,个人纯收入和相对生活水平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亦有显著影响.尊重并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偏好是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Using data from a sample survey,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of health, economic and family factors on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s) as measures of disability for elderly men and women. The objective is to explore reasons for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Ls in rural China.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er incidence rates of chronic diseases, lower cognitive ability, as well as heavier household and daily care burdens of females, ar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DL disability for the female elderly.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照料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2006年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发现,近百分之十的农村老年人自报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照料,但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存在照料担忧,这反映出照料的稳定性和充分性难以保障。同时农村老年人对社区照料的"服务需求"和"已利用的服务"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价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按类分层、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方法,于1992年调查了宣武区、大兴县及怀柔县55岁以上老年前期及老年人3 257人,1997年进行了随访调查.调查资料经过多因素分析显示增龄是老年人功能衰退的第一位影响因素,其次为不爱参加体育活动、居住在农村地区、患慢性病、居住在大家庭(与子女同住)、女性及文盲老人,趋向于躯体功能早衰,其生活不能自理的发生率高.因此,积极防治老年常见病,预防功能残疾是减少老年人躯体功能衰退、生活依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