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蕴英 《职业》2015,(6):115-116
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长久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职业院校是学生成为劳动者的中转站,劳动者较高的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些更加突出了德育在职业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审慎思考,重新认识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丽 《职业》2014,(9):112-112
本文以加强专业课中德育教育为基点,从注重教师的人格渗透、加强学科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等方面来论述德育渗透性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事的态度与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其作用还体现在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与此同时还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素质的人,这就体现出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在初中教育中道德和法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重要作用,这种辅导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健康的心理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现在,就关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进而探讨。  相似文献   

4.
程云蕾 《职业时空》2008,4(9):61-61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然而,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漠视学生生命、扼杀学生个性的现象常见不鲜,不少教师以“为了学生的将来发展”等美丽的借口,从事着并不道德也不太理想的教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个体道德自主建构和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德育教学,就更加需要构建合乎道德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德育的是很重要的,那么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锻炼学生的德育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说有许多学生不乏道德认识.知道要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诱惑而人为地犯错误.或情绪被激化时而犯错误。如明明知道打人骂人不对.但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些同学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鉴于高职学生自身意识的局限性及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的不足之处,认真思考如何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注重学生道德体验,使学生不仅能掌握道德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道德实践意识和能力,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重点。为此,本文从教学理念与教师的知识结构、高校教育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着力探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新方法,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实现"知、行、意统一",实现德育工作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作为教育者要生成主科意识,通过引领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自我生成准确的定位,让学生能够对于大千世界生成探究的欲望,生成探究的意识,在个体融入群体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更多的感知。其实在解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反思传统的教学环境,当前的教学价值,还需要反思未来的教育发展。我们要将目光定位在“人”的身上,每一个人都生而不同,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获取自我发展空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可以让学生理性的解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生活需求的角度来完成自我发展,进而生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修养。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作为基础,必然可以让学科的教育优势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8.
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生命科学基础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四、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生活世界的不确定性,要求教师有效应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事件。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教育偶然性事件,充分挖掘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积极引导学生的生命成长;同时,要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师生生命过程交互影响的成就与乐趣,以教育事件为入口探寻和反思教育规律,切实转变教师角色,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1.
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在探索职业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构建了以"文化潜能养德,行为潜能铸德,劳动潜能砺德,活动潜能育德"为内容的"潜能德育"体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行为铸德,通过行为训练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德育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发展,德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之一。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主,在教育学理论中我们已知道,智育要为德育服务,德育建设必须依靠智育,德育能对学生启思益智,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点燃学生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李冬梅 《职业》2014,(33):159-160
德育是各学科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学设计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以及哲学思想的渗透得以巧妙地融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凌志杰 《职业》2014,(5):22-23
本文探讨在德育学分制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教育结合,注重道德品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强调依据德育学分结果分析学生道德发展规律,以不断改进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徐焕奎 《职业》2012,(21):14
正学校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领导者、教育者与管理者,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生活指导的直接责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当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感悟。一、严于律己,树立自身形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而学生对教师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极易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自身素质、道德修养是整个班级的楷模。因此,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笔者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达到用人格塑造学生的教育境界。平时,要时刻以充满热情的语言教育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里受到人格熏陶,在愉快的心境下体味  相似文献   

16.
乔晓宇 《职业》2012,(24):20-21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生活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转变了以往中学思想品德课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提倡教学以学生为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应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全方位塑造学生。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广大思想品德老师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郑丽萍 《现代交际》2012,(5):225-226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负面影响,开放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心智发展的尚不成熟等,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较为突出。为此,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9.
初中《道德与法治》承担着初中生德育的重要任务,在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德育认同,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保障,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前,初中德育课程的生活化指向不明显,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课程的生活气息不足。《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做到筛选好教学材料以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创设教学情境做到教学模式生活化,精心组织好课程活动促进教学实践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刘建湘 《现代妇女》2013,(11):148-148,155
中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教育的成功必须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标尺”。就某个班集体而言,个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学生思想方面的积极进取心具有促进作用,即从行为方面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以适应自身发展,同时对班集体亦具有带动作用,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风。由此可见,作为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