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族贸易,是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联系民族地区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也是加强民族地区与汉族先进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民族团结的桥梁。解放后,党十分重视发展民族贸易,还在清匪反霸时期,人民政府就组织马帮,把大批  相似文献   

2.
生产与消费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生产和消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生产也就无法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艾森克简易人格问卷分别对贵州山区的汉族、瑶族、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粤西山区的汉族等不同群体共542人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验证群体人格的民族、地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查研究的结果为:(1)在精神质、外倾性和掩饰维度上,存在极显著的民族差异,而在神经质维度上,民族差异不显著;(2)粤西山区和贵州山区两地的汉族群体在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维度上差异极显著,但在外倾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当地人均年纯收入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收入同比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的消费,是民族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消费在许多方面与内地汉族不同,有重大区别。认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消费特点,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消费政策及科学引导消费。本文仅就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消费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面积19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75米,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115292人,分属于二十余种民族。其中彝族8003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9.42%;汉族34795人,占总人口的30.18%,其他民族461人,占总人口的0.4%.全县农业人口105774人,占总人口的91.74%,非农业人口9518人,只占总人口的8.26%。在居住分布上,汉族主要居住在县城及县城周围的平坝河谷地带,少数居住在二半山区。彝族则主要居住在高山和半高山。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41页)这里,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客观目的,这是一条适用于各个社会形态的普遍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7.
1 引言1.1 新疆汉话分布在我国汉语方言分区图上的西北部,也是官话方言(又叫北方话方言)区的西北角。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天山山脉横亘中部,习惯上把天山以南地区称为南疆,天山以北地区称作北疆。新疆汉话就分布在天山南北。新疆87个县市中有65个县市汉族居民在1万人以上。1.2 新疆有47个民族,总人口1344万多人,其中维吾尔族与汉族、回族共占90%,操维语的民族与操汉语的民族人数各半。此外,操突厥语、蒙古语、锡伯语、俄罗斯语等的哈萨  相似文献   

8.
<正> 川东南綦江县的苗族约两千多人,仅占全县总人数千分之二,分布于赶水、石(石豪)两区,其地为海拔一千四百米左右的高寒山区,紧邻地广人稀的贵州山地.据家谱记载,綦江苗族祖籍原为云南昭通和贵州南龙,明末清初时因逃荒避难,遂挽弓执矛、沿途狩猾,辗转入綦依山而居、种植而食,迄今已传十五代,有数百年历史了.苗族的居住主要是杂居型态,因而他们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但他们的民歌却没有什么外来因素,至今仍保持着纯正的本族风味.綦江苗歌一方面具有苗族民歌的一些基本特征,与汉族民歌迥然相异;另一方面也带有一些地方性特色,与其他区域的苗歌也不尽然相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说:“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我国轻纺工业同农业一样,主要是为城乡人民  相似文献   

10.
<正>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两个环节,生产是基础,是全部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它决定消费,为消费提供对象和方式。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消费并不是完全被动、消极地由生产决定,消费对生产也有积极的反作用。消费的增长和发展为生产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消费为生产提供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从联邦制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转变过程。作者指出,造成民族政策转变的原因在1983年李维汉同志给中央领导人和邓小平同志的信中有说明,一是由于我国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杂居和交错而居,二是我国是在党领导下各民族平等联合建立的共和国,没有经历民族分离。此外,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建国前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也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析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及消费的影响机理,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利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IVQR)进行实证检验,同时采用match估计平均处理效应的方法测算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虽然非正规金融借款主要用于生活消费,但其仍通过减少家庭消费资金对生产投资资金的挤占间接增加了家庭的生产投资支出,进而对家庭的收入和消费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由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所有样本家庭平均增加的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为507.17元/人和661.37元/人,占其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值的比重分别为2.68%和4.68%;对于向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的家庭,其所增加的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为528.33元/人和712.54元/人,占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值的比重分别为2.79%和5.04%。  相似文献   

13.
在《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的基础上参考菲尼的多族群认同问卷,抽取若干项目组成量表,对广西汉、壮族大学生共583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壮族大学生相较于汉族对本族群的文化,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趋同更高,即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较高;来自山区的大学生相较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维度有较高的得分,并达到...  相似文献   

14.
曲靖地区的彝族近年约有二十余万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4%,占云南省彝族人口的6%;曲靖地区的八县一市均有分布,多数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同汉族杂处。主要支系有白彝、黑彝、干彝、阿乌和撒尼数种,以白彝人数居多;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的东部和东南方言。不少地区彝语业已消失,绝大多数通用汉语汉文。 曲靖地区彝族自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以来,同汉族的融合更为普遍、迅速,其文化习俗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变迁,吸收了许多汉文化的内容,同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及其支系的文化特点。50年代以来,学界缺乏对这一地区彝族的民族志调查,唯此,笔者近年做的田野工作试图略加弥补。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汉族和已确认的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经济文化也比较发达。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居住地域辽阔,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因此,正确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安定团结、边防巩固和四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本文试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问题作一探讨。一、国家结构上的特色,就在于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形式,而没有照搬苏联的联邦制。  相似文献   

16.
长时期以来,我们未能辩证地处理好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片面强调生产决定消费,强调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忽略甚至忘却了消费促进生产,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在近几年出现的消费膨胀中,又把消费促进生产片面地理解为消费越多,生产越快,从而导致我国消费领域严重的结构偏离。今天,党的十三大已把人均国  相似文献   

17.
汉族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113738.61万人,2000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96%。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的先民,是中国古代的华夏族。称谓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汉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同其他民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一个有十个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有苗、布依、侗、彝、回、仡佬、壮、水、瑶九个少数民族。据1980年统计,全省总人口二千七百七十六万六千七百一十八人,其中少数民族有六百六十九万四千九百四十九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1%,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还多。全省九个地、州、市,除铜仁、遵义两地区少数民族分别占该区总人口的4.63%和0.66%外,其余的都在10%以上。因此,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不只对贵州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整个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要产生相  相似文献   

19.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聪明的民族。早在殷商时期即载入历史典籍之中。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县及绵阳专区的北川县。羌族多数居住在山区,从物质、生活条件看,不同程度地低于汉族地区的发展水平。由于生产发展比较缓慢,自然也就影响羌族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婚姻及其观念形态的发展。在婚姻形态上,羌族有他自己的特点。研究羌族婚姻历史的发展,对于羌族史的研究不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虽然1928年台共纲领中出现了台湾汉人已经形成“台湾民族”的提法,但是这一说法不能成立。因为大陆汉人在移居台湾的时候,他们将原有的语言、生产方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带到了台湾,并世代相传;大陆移民不仅去台的时候是汉族,而且在台湾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也同样是汉族,从来就没有变异成为所谓的“台湾民族”。实际上,1928年台共纲领中的“台湾民族论”是日共照搬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