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揅经室外集》著录书目,多可验之于《宛委别藏》丛书。故论《揅经室外集》著录书目之特色,可明《宛委别藏》丛书收书之特色,更可彰显阮氏版本目录学之学术价值。阮元为乾嘉时之大儒,亦为扬州学派之殿军。欲窥其目录学上之成就,离不开《揅经室外集》。  相似文献   

2.
唐伯元一生著述颇丰,其《醉经楼集》集中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具有较高学术价值。通过整理《醉经楼集》的基本内容,考证其明季之本、道光之本、乾隆之本、光绪之本等几个版本的编辑、刊印及流传,比较《明儒学案》、《广理学备考》和《潮州耆旧集》对《醉经楼集》摘录和选文之异同,可全面了解《醉经楼集》的版本和流传。  相似文献   

3.
《药师经》宣传东方药师如来信仰,在中土流传很广。由于其第一译来源不明,僧祐认为该经是依经抄撰的伪经。但在费长房、慧矩对勘梵本之后,尤其是后三译出现后,佛经目录学家均倾向于认为《药师经》为翻译佛经。现代的佛教研究者因该经中有一些中国文化因素而认为其是中土所撰之伪经,并认为后三译是《药师经》梵本回流中土后翻译而成的。这种说法固然很有新意,但忽视了佛教抄经与伪经的区别,也对当时的中印文化交流状况认识不足。其实,《药师经》有着一系列的佛经渊源,汉译《药师经》也有着梵本依据,其中的异常处均能得到很好地解释。因此,目前尚不能认定《药师经》为中土所撰之伪经。  相似文献   

4.
关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及时代一直存在着模糊和分歧,每一种译经在语言上都有其特点,其中虚词的使用能够显示出作者与时代的特色,从介词结构的语序和被动表达式来看,《旧杂譬喻经》应该属于汉代以后晋代以前中古时期的佛典译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文献的角度讨论了《旧杂譬喻经》的译者、版本和校勘等问题。笔者认为:(一)该经并非康僧会所译,应属于失译;(二)该经在梁代以前的版本已散佚,约在唐代形成一种带有"拾遗"性质、编辑较混乱的版本,今存本即是以唐本为"祖本"的;(三)据佛教类书校勘,今存各本《旧杂譬喻经》文字脱误情况颇为严重,应当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6.
《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述的经典,亦即所谓疑伪经.日本古写经中的《清净法行经》和《毗罗三昧经》为《大灌顶经》的证伪提供了新的证据.而兴圣寺写经《大灌顶经》卷一前之所以抄《灌顶度星招魂断绝复连经》(《度星经》),是出于与《大灌顶经》佛教仪式互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平面构成》教学中构成形式的规律和原理研究是这门课程的重点,其理论对动画设计有指导作用.为了让学生把《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和动画设计相联系,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举例分析如何使动画中的情境与构成形式相融合,从而开拓《平面构成》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论《离骚》称"经"与刘勰《辨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关于屈原评价的一场论争,其实是围绕《离骚》称“经”这个问题来展开的,本质上是在两汉经学视野中儒家功利主义诗学观的价值之争。对屈原《离骚》的公允评价以及六朝以后《楚辞》在集部以一书而独立成类,则与刘勰《辨骚》对此所作的辨析和总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结经》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经》一直被清代及近代罗教支派教团沿用,国内研究者和日本学者浅井纪认为它是明末“无极正派”教祖殷继南所作,并据以阐述殷氏的宗教思想。本文考证出《结经》本是元末民间佛教宝卷中使用的“结经发愿文”,明代一些民间教团的宝卷中早已沿用,显然与殷氏无涉。后人按明清民间宗教教义对它的解释,均系附会,不足信据  相似文献   

10.
《扬州水道记》历来在学术界评价极高,而《宝应图经》却一直默默无闻。其实,《扬州水道记》中的创见,大多来源于《宝应图经》;而刘文淇则尊重刘宝楠,并进一步扩展了刘宝楠的学术成果,他们都对扬州水道史与历史地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复沓,是典型的《国风》表现手法,160首诗绝大多数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国风》的复沓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一、只变化字词的复沓;二、变词杂以变句的复沓;三、变句为主的复沓;四、复沓的进一步发展。《国风》复沓手法的变化展示了它由简而繁的大致发展线索:从规整的一字一词的重复,到句子的变化,直至出现了双复沓和非复沓的扩充部分。至此,复沓走完了其自身发展从低到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中征引《诗经》有80余处,但文学界研究《文心雕龙》与《诗经》关系的文章很少。本文针对这个以往文论界较少关注的问题,将《文心雕龙》中征引《诗经》的部分摘出,以再现刘勰对《诗经》的高度赞颂和深入研究,并揭示刘勰大量征引《诗经》内容对纠正南朝不良文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12,32(4):39-42
《乐记》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史和文论史上,比之以前,的确有重要创新之处,有创造性开掘和拓展。其一是《乐记》最早或较早论述了"物感"说。其二是细化了"乐"的发生层次——由"声"发展到"音"再发展到"乐"。其三是论述了"乐"之"宜",即"乐"的个性特点、对象的个性特点、歌者的个性特点,既相互影响,又相互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始读《诗》、《论语》及《易》本,前人认为《易》本很可能成书于东汉时代,为一部术数家书。但经仔细辨析,上述意见其实是对原文的一种误解,《易》本即是指《易经》,并由此揭示了《易》学的衍化与社会习俗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古文尚书》百篇基本未失 ,多保存在后世的不同版本的书中。《逸周书》当属《古文尚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孝经》研究史及文献学的角度 ,对南宋前后的《孝经》研究实况作了扼要考察 ,认为朱熹《孝经刊误》的出现 ,打破了唐末至北宋《孝经》研究的沉寂状态 ,使疑经与编外传成为两大潮流 ,影响了后世近 5 0 0年。并对这种影响作了辩证分析 ,以期校正古今学术界对此书在认识上存在的“过”与“不及”两种偏见。  相似文献   

17.
《易经》为宋代理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北宋理学家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辟佛破老,创为新说。从北宋中期理学初创到南宋的一百多年里,理学家在运用《易经》的过程中,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渐趋深刻,《周易本义》是这一认识变化过程的反映。在这部著作中,朱熹恢复了《易经》的本来面貌,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为神仙的萌芽提供了诸多条件--不仅描绘了神仙所需要的理想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有关神仙的理论与技术,而且营造了神仙享乐生活的方式.因此说,<诗经>中神仙的萌芽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易经》(《周易》本文部分)哲学思想的性质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易经》的哲学思想是呈混沌状态的,其性质就是混沌性。这种混沌性表现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互相渗透。认识《易经》哲学思想的混沌性,决不是搞折中调和,这种混沌实际上代表了人类早期认识的特征,是反映论在人类认识初始阶段的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20.
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性质决定了统治阶级心态深刻地影响到历史的发展 ,而司马迁个人特殊的个性气质也促使他深入到历史人物心灵深处与之交流 ,这两个因素使司马迁特别关注历史人物的心态。文章运用心态史学方法 ,讨论了司马迁对民族文化心理、帝王心态、社会群体心态的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