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弈理论为法学提供了一个实证理论基础,它描述人们在某一制度环境或博弈规则下如何做出决策.运用博弈理论这一分析工具,来研究不同主体在国家助学贷款活动中的行为,探讨通过法律规则设计,改变不同主体的行为决策的可能性,进而寻求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公众巴士服务公司7∞路管理制度创新的分析,说明了管理制度同样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而言,企业内各个利益主体响应获利机会,产生了对新制度规则的诱致性需求,开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活动--博弈.但在随后的逐利博弈中,由于利益分割的对抗性,却可能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表现为无序竞争下的激烈的利益冲突.随着冲突的加深,各个博弈主体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新管理制度--合作规则的渴望,表现为制定管理新规则的讨价还价行为,并附以实施惩罚战略的承诺,但新规则往往一再被破坏,因为此时新管理制度尚未达到纳什均衡,因而难以被遵守.于是,人们试图寻求某种强制性措施--可置信的惩罚行动,以求改变收益支付,从而改变博弈均衡,使博弈在集体理性下达到纳什均衡--即新的管理制度规则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
从博弈视角,分析旁观者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搭车心理、规则不适和道德缺失;从博弈思维,寻找旁观者现象的路径改善:博弈模型---改变博弈支付,博弈规则---策略博弈调适,博弈道德---约束博弈范式;从博弈策略,运用两两对比方式:“搭车心理”与“博弈模型”,中国“彭宇案”与比利时“抢劫案”,“谁让谁吃亏”与“自我道德约束”等对比,提出博弈模型的行为方式、博弈规则的行为调适和博弈道德的行为范式。  相似文献   

4.
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是信息保护制度的风向标,反映了制度在信息利用与保护之间的价值偏向。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衡平,本质上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问题。法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理论以及静态博弈范式有助于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法律效果作出鉴证。通过边际成本收益分析,信息处理规则中对主体、处理者以及信息的分类正视了不同情形下帕累托最优点的差异,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在静态博弈视角下,信息处理规则的确立规避了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双方消极对立的囚徒困境,促进了信息要素市场的流通。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般个人信息保护过度以及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问题,应通过动态化信息分类、督促企业数据保护合规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中的制度一词译自英文institution,比通常认为的汉语字面意思有更广泛的含义。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上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换言之,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习惯化和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 Economics)的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可见,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为人们发生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系列规则,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系列制约。人们正是根据这些规则来明确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从而形成采取怎样的行动更为合算的合理预期。因此,制度的基本作用就是诱导人们的行为决策,并通过人们的这些决策来影响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迁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随机动态博弈理论,阐明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经由有限理性个体的选择行为作用于制度变迁过程的机理,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制度环境中个体行为的规则遵循与理性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论证了转型经济中制度变迁的多向性(或多重均衡性),以及秩序对于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制度博弈是时下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其思想渊源既有现代经济学的影响,也有后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但后现代思想的政治游戏观并不能成为制度博弈之说的哲学基础,制度经济学的关怀也不同于制度博弈说的关怀。制度博弈说的错误主要在于把规定博弈的条件理解为博弈的内容,把作为博弈结果的博弈均衡混同于博弈的制度规则。如果把对抗性的博弈关系当作理想的政治关系,这是不能为我们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重新理解合作博弈概念:内涵和理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流博弈论根据是否存在强制性协议来定义一个博弈是否属于合作博弈,但这种定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反差。其实,合作博弈更应该从博弈结果来进行界定,实现最优的合作结果的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同时,基于这一定义,就需要探究人类的行为机理,基于这一行为机理将过程理性和结果理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刘迟 《兰州学刊》2009,(12):59-62
制度作为人类交往的规则,制度制约和激励着人的行为。制度研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文章通过对西方与中国制度研究溯源性分析,探讨制度在经济学与社会学视野下的定义及类型,以期厘清制度内涵,为制度研究的运用从根本上提供全面而清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一、从规则谈起规则是人们行为的标准,也可称为准则。规则的范围很宽,包括风俗。礼仪。习惯、道德。法律等等。但规则并不可能是光秃秃的抽象物,它总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念为直接的精神基础,而且有现实的保障机制。规则及其观念、现实保障机制三者的结合,就称为制度。所以,规则只有制度化才有实际意义。在各种制度中,法律制度属于国家的制度。因而是正式制度。相应地其他制度都是非正式制度。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场合之下,不同的规则与制度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总的说来,“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生活方式”。①“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