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讲两个问题:第一,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哪里。“腐败”一词与学术联系起来是今年的事情。过去没有讲过学术有腐败的。现在的“学术腐败”讲得太宽泛了,抄袭、空话连篇等等应该属于传统上讲的“缺德”的范畴。学术腐败要反,但是要反在点子上,移花接木、弄虚作假等等有的属于腐败问题,比如说利用权力,但有的完全是个人学术道德问题。学术道德不能与学术腐败划等号。第二,学术腐败的症结在哪里。学术腐败只是以学术形式反映了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所以学术腐败应该与利用权力、滥用学术资源、浪费国家之财、败坏学术道德联系起来;这些应该是学术腐败的几个要素。现在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冒名顶替、拼凑起来的学术垃圾,而是我们国家本来就穷,用在科研上的经费本来就不多,但是这些来自民脂民膏,人民血汗的经费却轻而易举地与权力结合起来,并且经过一定形式漂白后,成为某些人的财产。四百多万可以枪毙一个胡长清,但是科研经费动辄几百万。当然,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属于学术道德应该谴责的范畴,它们败坏了学风,影响了学术水平,所以应该予以打击,但是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对国家、人民的遗害上。  相似文献   

2.
朱供罗 《云梦学刊》2006,27(3):9-10
学术腐败正愈演愈烈,如不及时制止、有效改正,必将是学术界的灾难。更可怕的是许多人对此漠然视之、泰然处之,明知别人作假文,不揭发不制止,而习以为常听之任之。俗话说:“让坏人猖獗的惟一法子就是好人什么也不做”。所以要反对学术腐败,第一要务就是唤醒人们的反对学术腐败之意识。惟有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反对学术腐败才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才能让学术腐败无缝可钻,才能让学术腐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反学术腐败的斗争中。《云梦学刊》无疑给学术界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社科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每年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学术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各种级别的评奖组织也评出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奖励,为我国学术繁荣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功利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学风在学术界逐渐蔓延,学术道德沦丧,学术风气败坏,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纯洁与发展,影响了学术工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被称为"学术腐败"或"败学症".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一,对学术界出现的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联系到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了商业腐败、官场腐败,并在此摆正学术腐败的位置。并谈到,舆论之所以关注学术界的情况,是因为广大老百姓对学术界作为一块净土有比较高的要求。第二,区别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道德,认为不要把学术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学术腐败。第三,追究了学术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整体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学术体制、学术管理等等原因,也有认为我们正处于知识转型的时期,关。第四,追究了学术规范问题,学术界出现的情况与这一背景有认为如果规范不明确,学术评价数量化的话,就会导致学术腐败。最后,大家讨论了学术的道德操守问题,认为学者要坚守学术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5.
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学术生态,将有利:于二抵制学术腐败。如果学术生态内部有问题,那么学术腐败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与其呼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制度,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学术生态建构做起,从我们的个人操守做起,去抵制学术腐败。第一,要慎用“腐败”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是从官场、市场上引进来的。说到“学术腐败”,就要严格区分究竟是学术经济腐败,学术政治腐败,还是其它腐败。社会上的腐败与学术界的腐败是对立的,社会上的腐败是很严重的现象;说学术腐败和社会上的腐败是同一性质的,就混同了学术界和官场,浑浊了学人和官员的区别。第二,对学术界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客观评价。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是个别的,学术界的整体风气还是不错的。第三,要反对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就要突出重点。学术界不正之风大概出现在课题申报、评奖、论文发表这几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在学术反腐中的责任与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腐败是当今学术界一热门话题,作为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学术期刊自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术繁荣表象的背后,学术期刊对于学术腐败的存在与蔓延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同时在学术反腐中应有怎样的作为,是笔者深入阐释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陈明芳 《云梦学刊》2003,24(6):13-16
笔者的科研成果《中国悬棺葬》屡遭抄袭、剽窃,这是当今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流行的抄袭、剽窃之风较为严重的典型例证。为维护学术尊严和中国学术界的良好形象,我们呼吁全社会和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学术评审制度,从根本上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剑雄 《学术界》2002,(1):19-22
近年来 ,学术界的不良现象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注意 ,但无需讳言 ,某些不正之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学术腐败并未得到遏制。出现这些问题 ,当然与学术队伍本身的素质有关 ,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清除学术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根源 ,只靠揭露、批评、打假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学者的自我约束固然重要 ,外部条件也非改善不可。我认为 ,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学术界的现状 ,客观估价总体实力和水准 ,实事求是地制定发展规划。文革结束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痛感十年浩劫造成的惨重损失和我国科研学术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 ,急于恢…  相似文献   

9.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学术界的不良现象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注意;无需讳言,某些不正之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术腐败并未得到遏制。 出现这些问题,当然与学术队伍本身的素质有关,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清除学术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根源,只靠揭露、批评、打假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学者的自我约束固然重要,外部条件也非改善不可。 我认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学术界的现状,客观估价总体实力和水准,实事求是地制定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痛感十年浩劫造成的惨重损失和我国科研学术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为急于恢复和发展而制订…  相似文献   

10.
董驹翔 《云梦学刊》2005,26(3):26-28
学术界对学术腐败现象的揭发和批判至今没有使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我们仍然有必要关注学术规范和学术腐败问题。陈明芳研究员的10年心血著作《中国悬棺葬》被剽窃,在之后的几年中剽窃者仍未彻底承认错误,也少有其他一些学术腐败者反省和自我批评。这些情况反映出学术规范问题的严重性。批判学术腐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有保障教育健康发展和纯洁教育者灵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养老”·“教养”·儒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而考察了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对"教养"内涵的改造,从而找出了"教养"之所以后来与人的人格修养关联在一起的人文逻辑线索。通过对"教养"原意的追溯,论文揭示了先秦儒家教化的独特品格与其对于人的生命成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周世中 《文史哲》2003,(4):97-98
我国法理学直接来源于苏联的法理学 ,间接秉承着欧陆法理学传统。该传统在以往的特点是特别关注法律的“宏大”问题。 2 0世纪以来 ,欧陆法理学明显出现的对司法中微观问题的系统论述 ,并未在我们这里得到回应。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司法在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日显 ,我们才开始关注司法并同时关注欧陆和英美关于司法的理论。尽管如此 ,我们对于司法中法理学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 ,还没有引起法理学界的共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法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到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之“微观论证”上来。本组笔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朱奇志 《江汉论坛》2004,4(5):87-90
龚自珍和鲁迅一生都与"梦"结下不解之缘.龚自珍的"梦"是忧患的宣泄,理想的升腾,往事的感怀,做的大凡是美梦、好梦、奇梦,体现出绚丽浪漫的色彩;鲁迅的"梦"则远远溢出"梦"之常态,成为内心黑暗影子的暗示和强化,做的大凡是苦梦、噩梦、毒梦,播撒出阴森愁惨的"鬼气".这种明显的差异,表现出两位先觉者各自不同的心理个性和时代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