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加强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督制约,首先要利用教育这只"无形的手",使企业领导人员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把拒腐防变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为自觉行动。其次要利用制度这张"有形的网",规范约束领导人员的从业行为。腐败是公有权力缺乏必要监督制约,运行失控、失衡所致。因此,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保障。本文就加强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廉政建设关键点分析与预控是一个闭环动态的管理流程,不断循环,从而推动廉政建设预防体系完善和发展,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安全及企业领导人员行为安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规范运做。  相似文献   

3.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员不再确定行政级别”,2000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取消国有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的行政级别,研究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享受有关待遇的相关办法”。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如何管理呢?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笔者认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实行有别于党政机关干部管理模式的分类分级分层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4.
张伟涛 《经营管理者》2013,(17):322-322
党中央早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三重一大)必须经过集体决策,避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近几年来,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三重一大"方面的规章制度,尤其近两年加大了工作力度。那么,怎样才能监督各部门执行好企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如何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用权行为、减少经营决策失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现象的发生,笔者从监督情况现状分析、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监督的具体做法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走出国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已势在必行,为此,必须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智慧,不断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一下建议:一、国有企业能否有效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班子和企业领导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如何提高领导于班子的整体功能,进一步调动企业领导人员的积  相似文献   

6.
<正>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中坚力量,开展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论述开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策略。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国有企业发展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将有助于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的薪酬,各方议论可谓"人声鼎沸",其争论的焦点是国企领导人员的薪酬与员工、公务员收入的差距。笔者赞同一些较为客观理性的观点,即国企领导人员的薪酬水平高低并非问题要害,究其实质,是国企领导人员激励机制建设的滞后。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地对激励机制进行规范和完善,简单地看薪酬绝对值或差异倍数,往往会陷入徒劳的争议,难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鉴于此,本文做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08,(8):14-14
中央纪委召开十七届二次全会,将"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今年的七项主要任务之一,并专门针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了七个"不准"。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主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反腐倡廉规章制度、决策制度、企业内控制度,是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合法、规范、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强化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也是保证惩防体系向更深层次推进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天府网页     
<正> 国企告别行政级别 经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在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通知中强调,在深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取消国有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的行政级别,并作出相应的规定。 ——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包括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企业、企业集团、资产经营公司、控股公司)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锐意改革,积极开拓,大胆探索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在选人用人的方式上不拘于形式,以搞活企业为目的,因企制宜选任好国企领导人员。具体采用了五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重大职责,也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现的重要体现。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制以后,党组织仍然要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但这种参与不是也不能直接代替董事会和行政经营班子去决策,而必须遵循现代企业运作规范。笔者从我省部分企业改革和党的建设实践中体会到.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职责,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创造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条件第一,要解决党委成员如何进入决策层的问题,特别是要保证党委书记担任董事会的主要负责人。国有企业改造为父司制以…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凸显出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近年我省进行的一些对国有企业班子建设的考核、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管理体制不顺。1998年2月,全省工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全省大中型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调研,全省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营管理者是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和兴衰成败的关键。探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机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顺。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模式,政企职责不分,…  相似文献   

15.
等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2008年党风建设和反腐败的重点之一。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干部管理体制,进一步抓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及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利于优化国企资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增加息税前盈余,降低财务风险,规范企业的行为,从而有助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已经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及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鹏 《科学咨询》2007,(13):38-38
避免和降低风险的关键就是如何规范国有企业资金出借及对外担保行为,严格控制资金拆借及对外担保风险。通过制订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相关权责,并对出借资金和对外担保进行事前充分和科学的调查论证、事中严格决策和密切监控,以及事后的分析总结和责任追究,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主要防范措施包括: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责任的审计主要是根据的国家所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及其方法,对企业的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所收支的金额,负债、权益和损益的具体情况,在被审计的领导人员的任职期间所作出的决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细化了“三重一大”事项,规范了议事决策程序。这对加强国有企业民主集中制管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减少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一些企业仍存在“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为强化制度落实,确保取得实效,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在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企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功能还没有得到较好发挥,有些企业主要领导的权力仍然未得到有效制约,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国企领导人员权力运行监督机制,需要从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