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工培训如何更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培训意味着员工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意味着员工对企业经济价值的贡献增加。如果企业不能提供大量的培训机会,同样也意味着减少了一种吸引优秀人才的因素。员工的潜在能力比经验更重要,企业如果总是期盼从外部寻找业务能力,将永远不会有高于竞争对手的业务能力,忽略了为已有员工蓄积宝贵潜在能力的企业,将为此支付更大的人力成本。出于长远考虑,员工培训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投资价值。1.从系统思考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培训。造成培训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培训部,原因深深地根植于整个企业系统之中,如高层管理者、各部门经理…  相似文献   

2.
高速成长往往是企业经营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因为企业的成长不仅意味着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利润的增长,而且也体现了管理者的卓越才华,往往是其实现个人抱负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齐鲁石化公司中层管理者介于经理层和普通职工之间,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战略决策的执行者,又是战术决策的制订者;拥有权利,也肩负责任。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具有鲜明的特征:在经济上,他们比一般职工工资奖金高;在知识层次上,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从职业生涯看,许多人是基层工作的佼佼者;从行为目标看,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跟许多国有企业一样,齐鲁石化在对中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方面,忽视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企业制度结构的误导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失当,已…  相似文献   

4.
席酉民 《经理人》2023,(1):36-37
<正>商学教育直面企业管理者,要帮助他们应对数字化对企业在战略、空间、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如果商学教育依然基于过去的认知,商学教育和企业管理者都无法走到未来。有两件事情变得非常重要,第一,需要更新和迭代整个知识系统;第二,需要弄清楚MBA教学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经理人》2008,(12):138-138
每一人都不喜欢别人批评自己的专业判断,企业家尤其如此。为什么?因为他们投入企业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他们的心血和灵魂。如果他们的公司失败了,那就意味着他们个人也失败了,如果有人质疑他们的企业管理能力,对他们来说,就是对他们个人的侮辱。  相似文献   

6.
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企业资源的配置权力,是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者、工作的指导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和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和能力,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生虎经营陷入了困境。在谈论如何摆脱困境时,主要的途径之一经常是企业的激励机制。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国有企业缺乏激励机制或激励强度不够是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越来越被高层管理者重视。企业中层的作用,是使高层领导布置的任务和作出的决定得以执行,但在实际决策或执行的过程中,大部分中层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降低执行标准,到最后与原意相去甚远。就企业日常运行而言,中层管理者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若发挥得好,则是领导联系职工的一座桥梁;若发挥得不好,则是横在领导与职工之间的一堵墙。企业领导认可的方案,往往需要中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才能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9.
执行力是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因素,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团队的中坚力量,是企业承上启下的桥梁,是决策决议的推手,是企业成败的基石。企业执行力强弱的有四大原因,提高执行力的有五种方法,管理者推动执行力还必须注意三个问题。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绩效,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就是空谈。因此,要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就必须把执行力作为考核中层管理者是否合格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0.
黎平 《经理人》2014,(4):100-103
正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领导没安排的事,哪怕再重要也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令很多管理者头痛,甚至不少拿着高薪的管理者,也算不上敬业。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敬业度?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是每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员工和管理者的职业成就,更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但是,在相当多的企业,员工敬业度不高是不争的事实。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领导没安排的事,哪怕再重要也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令很多管理者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无论是企业的产品设计还是产品制造,市场销售还是售后服务,环境问题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企业界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怎样把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从企业环境管理者肩上分担到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环境问题一旦被转为商业的国际语言———金钱,就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管理会计学院在1996年的一份对管理会计所作的调查中指出:传统的会计制度并未很好地为管理者提供有关他们决策所包含的环境成本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非常明显的环境成本都被合并到…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个市场竞争的社会,作为社会经济实体的企业,其竞争的本源已归结到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人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对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增加企业利润水平,进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丈以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绩效考评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当前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的现状,探寻其绩效考评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同时,结合目前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中层管理者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3.
管理者寻求稳定,领导者控讨革新管理者循规蹈矩,领导者独辟蹊径。管理者维持原状,领导者提高发展。管理者注重企业结构,领导者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者依赖控制,领导者激发信任。管理者目光短浅,领导者目光远大。管理者重视原因和方式,领导者重视事情和原因。管理者盯着结果,领导者看到希望。失败的企业之所以屡战屡败,原因很明显:管  相似文献   

14.
正对下属,他们是管理者;对上级,他们是被管理者;对同级,他们是竞争者与合作者。如何调整角色偏差?如何分担上级压力?如何管理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与同级人员进行合作与竞争?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规模处在不断扩张变化之中,组织结构也愈加呈现扁平化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层管理者作为联结决策层和基层的纽带,在倍受重视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高额持有现金的现象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的研究基本都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         在此背景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特征的情景效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现金持有价值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关系。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管理者是否主动增持股票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运用Stata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前提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二者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的检验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持有超额现金主要用于后续的研发投入。此外,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向上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向下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         结合行为金融与传统公司财务,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交融,丰富和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经济后果和现金持有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还有利于管理者进一步理解其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对他们在实际中如何制定企业现金持有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建设几十年,到20世纪80年代时,管理一词才因逐渐取代行政命令而频繁出现在传媒和经济建设实践中,众多的企业管理者也才开始明白,原来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讲,比早几年单纯的行政命令会更有生命力。也正因为我国的经济学家(其实,他们早就知道管理的重要和在经济建设中的不可或缺,只是他们不会主动提及)和大批的企业家(称他们为企业家的原因是缘于政府对他们的放权)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加之改革开放宽松的经济环境,一时间,引进和推介海外管理经验竟成了一种社会时尚,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总之,能搜罗到的“洋经验”、“洋办…  相似文献   

17.
梁煦 《经理人》2007,(2):50-50
准是企业领导者?很少有人问这样一个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一次企业内部讨论,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人脱口而出:老板。其依据是虽然企业中有不少冠以总监、经理等各种头衔的人,但他们都应算是被管理者,或执行者。只有最高领导—老板,其工作就是一件事——发号施令,所以只有他才是真正的指令者——“管理者”。  相似文献   

18.
赵曙明  杜娟 《管理评论》2007,19(6):25-30,42
本文基于“胜任力”的相关理论,构建了11个管理者任职资格测评指标,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了化工业企业管理者在不同层级、管理领域、企业规模和形式、地区等维度上的任职资格差异,建立了管理者任职资格模型。该研究对建立和完善制造业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企业战略和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因此,结合企业实际特点,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管理和培养,对提升企业软实力而言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一个具体企业叙述了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但企业雇员主动离职率却不断攀升,对雇员离职意向或行为逆行模型研究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者分析和诊断其所在企业的雇员离职问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