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制造业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铁男  程巧莲 《学术交流》2005,(10):109-112
制造业信息化需要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的创新。应树立适应制造业信息化要求的管理思想,建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重视网络化经营管理,深化企业制度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铭 《创新》2010,4(6):115-117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创新发展应着重从信息化标准建设、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搭建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平台等多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匡家镇 《创新》2009,3(6):46-48
21世纪,企业管理的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特征日益突显,新的概念、理论层出不穷,且正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尊崇和运用。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维和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加快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科学、持续地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还存在突出的问题,应从战略管理、流程再造、自主创新、和合管理等方面着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纪楠 《学术交流》2007,(3):77-79
企业信息化在组织创新中的作用:通过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促进组织创新;通过对员工地位和作用的影响促进组织创新;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影响促进组织创新;通过对组织管理思想的影响促进组织创新;通过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影响促进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如火如荼,成果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以大连大学创新创业管理云平台的开发为例,探索性开展数字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深入探讨数字化教育管理系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我国政府最近提出的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思路。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进行了论述 ,即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实现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传统企业信息化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企业信息化界定为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对企业营运的导向、渗透、融合的总称.信息化所引致的企业营运的变动,客观上要求企业以生产为中心的内部组织活动和以销售为中心的签订与执行合同的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动.文章认为,从我国实际考察,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传统企业较快地融入新经济,如何使传统企业的短期经营和长期战略及其营运信息化;就实现营运的信息化过程和途径来说,必须对国外企业信息化的进展情况、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的影响,以及目前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化的障碍等问题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传统企业进入信息化的途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万炎  盛晓甘 《社科纵横》2006,21(3):33-34
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流程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和有效工具,随着市场环境与组织模式的变化,越发显示出其威力和效用,文章同时对企业流程再造的途径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存在困境,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学籍管理难题是大数据时代下的趋势.针对目前高职扩招生源类型多样、时空分布广、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局限等问题,结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改进的实践情况,探索建立从学生入学至毕业后的长效学籍管理模式,为高职扩招学籍管理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及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竟 《日本学刊》2007,(3):81-91
日本是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处于世界物流实践的前沿。本文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特色、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中普遍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蓬勃发展的各类网络平台已经在高校扎根发芽.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一方面体现了高校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在此环境背景下,该文将微信公众平台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实施可操作性的、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推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陈力 《学术交流》2012,(3):69-72
企业信息化生态转型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构建企业信息化生态环境系统,提升企业信息化的价值生态链,以实现企业信息化生态系统内各竞争参与者持续、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企业架构为其"合理内核"和最佳实践。企业架构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实现生态转型的理性选择,是企业信息化生态转型的理性反思,是基于信息化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的逻辑必然。企业架构的理念和技术实践表现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的文化自觉,体现企业架构与信息化主客体的协同性实现。企业架构建构生态价值链参与者群体参与、协同的信息化环境,承载信息化生态链的价值选择。企业架构体现战略、业务与信息技术有效匹配的应用综合集成,是企业信息化生态转型的工具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从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历史看,企业战略管理分别经历了以环境,产业(市场)结构,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明显。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加强知识管理,力图从知识的吸收与创新,维护与保护,传递与共享,建立知识联盟等四个方面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琦冬 《社科纵横》2003,18(6):81-81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档案工作者素质的培养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基础建设等等。探索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深入考察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之后,不难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先进文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并使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因此,用先进文化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知名度,毫无疑问,将成为新时代对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于旭  张少杰  刘畅 《学术交流》2008,(5):117-120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由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补充指标和评改指标构成,是较为完整、科学的指标体系.政府信息化指标方针的践行和企业对信息化服务需求的结合,导致了有效益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诞生.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带动企业各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突破口.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具有权威性、通用性、客观公正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多功能性等特点.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应加强企业信息化知识培训,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软硬并重",加强信息化环境的营造和信息化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大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巨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税收征管资源来更好地履行税务机关的使命,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由职能部门运用风险管理等手段对大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纳税服务,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国现行税收征管体制于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与当前社会经济和企业规模不够协调,管理手段、服务方式、人才储备以及信息化应用等方面不能有效适应大企业发展要求,需要在工作机制、信息应用、标准设定、税收风险、专业人才和管理理念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探索,进一步提高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 ,因为管理是在企业众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最能动的因素 ,企业只有牢固树立以管理为本的思想 ,才能真正做到管理中以人为本 ,才能不断推动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知识管理是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与科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对物对事的管理向现代的对人对知识的管理过渡.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其基本路径在于将知识型员工塑造成为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主体.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最终实现既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知识需求,又提高员工向企业贡献知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与工业化微观层面的融合体现为企业的全面信息化,重构企业价值链,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微观层面的融合是基于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管理流程、信息技术与企业支持管理流程、信息技术与企业核心经营流程三个维度展开的,微观层面融合的价值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企业流程中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