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蕊 《劳动世界》2020,(8):75-75,78
为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新格局,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并结合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课程思政的“工具论”,尝试借助课程思政内容化解教学困境,并实践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工作分析》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工会作为高校党委领导下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仅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融入到工会建设中,而且要强化高校工会的特殊作用优势,提升工会对教职工思想的引导力,深化工会对基层一线的感知力,优化工会对教职工群众的保障力,强化工会对高校改革的推动力,发挥新时代高校工会“引路人”“晴雨表”“暖心石”“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形成工会融入高校立德树人体系的有效机制,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激发广大教职工的育人主动性,促进高校育人成效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党支部承担着发展学生党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而立德树人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立德树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党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即教育事业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学生干部作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由于这两项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就必须对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二者协同育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够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技工学校德育管理是技工学校班主任日常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点。德育先行可以推动技工学校学生综合发展,可以让学生在德育教育的氛围下健康成长、努力学习。近年来,“立德树人”“育人先行”“因材施教”“德智并行”“五育并举”等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技工学校德育管理一直是技工学校班主任日常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邹成斌 《劳动世界》2013,(11):219-219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校甚至是我国教育比较看重的,因为它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由此看出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与价值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好的教育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有正确的看法,帮助他们看待事物也能有正确的标准。本文主要是分析思政管理与价值观之间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便于更加重视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蕴藏着丰富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面临新媒体的挑战和机遇,结合高职生的思想状况和心智特点,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采用灵活高效的形式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吴清 《劳动世界》2014,(2):60-60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为当今社会和现代化的建设培养和提供了大批的高素质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我国的高等职业学院是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当作目标。目前在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中,也在逐步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高校的辅导员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管理,还要承担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学生们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促进与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东  俞吉东 《山东工会论坛》2020,26(3):47-51,59
高校工会组织的教育职能,要求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应互相补充、相互促进。高校工会的参与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坚持共享互补、分担互赢的原则,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通过注重顶层设计、提升工作服务、提高思想认识、理顺工作关系、加强文化建设,把对“教师的思想工作”传导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既完成高校“三全育人”的闭环,又切实提升育人效果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校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主要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高校应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价值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加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价值观进行引领。思政教育有着很强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一些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时,教学模式不够创新,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只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并未重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不够充分。一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这样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但是如果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将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引入思政教育中,可以使思政教育有多元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其中,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应在“家校社协同”视域中进一步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家庭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阵地,家庭劳动教育既可以强化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又能够整合各方劳动教育资源。目前,家庭对劳动教育的基本认知、权责边界和联动机制等方面的理解仍存在一定问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观;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优化家庭劳动教育的力量支撑;构建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家校社”共育合力,从而切实推动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系统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来看,高职院校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不足、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不深、思政融入生硬等问题,“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高。本文以构建“树立理念、转变观念一成为示范课程负责人——成为示范团队负责人——成为教研中心骨干”的教师成长路线为思路,探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培养路径,促进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陈大 《劳动世界》2016,(3):26-26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90后生人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主体。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当前高等院校应结合立德树人理念,以当代大学生特征为基础,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以此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阐述了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经济学中兴起的一种新理论。根据长尾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多"长尾"现象,影响了教育的实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长尾"资源,构建高校"微思政"模式,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发挥"头部"聚合作用、坚持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转变观念,践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发"微产品",为学生提供海量的"长尾"资源;提高"微思政"参与者的新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储备,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大思政理念”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积极作用,研究其作用机理。要充分发挥“大思政理念”在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的独特育人功能,让学生从中能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科学素养、塑造工匠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进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在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备受关注。大思政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路径探索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构建在线课程资源平台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规划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党组织在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提升争优创先活动、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明确"两学一做"目标、坚持党建带动团建等自身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尚未完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当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形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创新学生党组织发展的路径和过程,提高基层党建水平,筑牢高校党建根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供给侧改革"引发各界关注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大热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语境出发,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对策是:教师需要认识、适应和引导"需求侧",既回应大学生关切,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和学习习惯。同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应当着力构建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课程资源体系;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选择和调整科研方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创业基础课程是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一门通识必修课。近年来,浙江科技学院“创业基础”课程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课内+课外”“专业+思政”的“四维融合”教与学体系,努力打造一流本科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