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网络文化空间出现的“政治萌化”景观,体现了主流话语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互构关系。在新媒介语境下,亚文化群体秉持“万物皆可萌”的理念,将政治议题纳入“萌文化”体系之中。官方政治主体则将“萌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与传播策略,将其运用于主流话语的内容生产与形式制作之中。政治的“萌化”潜藏着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只有立足建构多元协商共治的政治文化生态、强化主流话语的价值引领功能,推进主流话语的创新性表达,才能在新媒介语境下有效实现主流话语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期,“躺平”一词经媒介舆论场创造,以亚文化现象的新形式发酵传播,呈现出青年消极厌世的群体画像及社会心态,实现了从符号到现象的样态转变、从现实到虚拟空间的场域转变,表现出独特的反商业收编特征。“躺平青年”通过自我表达和群体归属的双重认同,实现“躺平族”身份建构,其消极态度尽显现代犬儒主义情结,使“躺平”亚文化在抵抗主流文化的尝试中显得相对温和。透视“躺平”亚文化,其导致当代“躺平青年”劳动价值观偏离、自我身份建构出现偏差,虽个体及社会焦虑借助“躺平”现象得到了抒发,但其消极避世的错误价值观同样是主流意识形态收编的对象。因此,主流文化应积极实现对“躺平”亚文化的收编,并致力于培育新时代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青年,促进青年与“躺平”的和解。  相似文献   

3.
青年亚文化是相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导文化而言的次文化,常常以一种先锋、独特的风格回应主导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青年亚文化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对于主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发展现状以及对主流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两者互通互融的作用,提醒在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实现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共存。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体造星运动的风起云涌,“粉丝”文化也在不经意间成为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从社会与传播的层面来看,“粉丝”团队承担了特定的社会功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全新的身份认同。与之相伴的是,在追星的过程中,基于“自我”与“他者”的冲突随处可见,不过从本质上说,这些冲突仍然是建立在“粉丝”与明星符号互动基础上的一种集体幻象。  相似文献   

5.
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亚文化实践可以脱离物理空间,转向赛博空间。但互联网在消解物理空间对亚文化实践必要性的同时,也抹除了其身体印记,使网络亚文化的风格必须借由传播的文本来传达。对于UGC影视短视频而言,其风格体现为对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和传播。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于原作具有颠覆性或依附性的文本样态,是其异质性的体现。对影视作品的拼贴和剪辑,并非只是亚文化群体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符号游戏。借用影像和互联网,UGC影视短视频实现了亚文化群体的情感和欲望书写,以一种代偿性的方式弥合了实际现实中的不完满,建构出了偏离中心的异质性话语空间。在坚持必要的价值底线的同时,应该对亚文化进行合理引导,使它能够在一定的文化秩序和规范中发展,通过与主流文化的互动共生,为主流文化带来活力。或许这才是UGC影视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文化样态价值的终极体现。  相似文献   

6.
美国小说家切斯纳特的短篇小说《结发之妻》通过讲述一个混血儿脱离自己的族群后,试图走进白人文化而面临的种种困惑,展示了美国文化中处于白人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亚文化体系之外的一个“灰色地带”。文章通过对该小说的细读式的分析研究,试图对小说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以揭示这个“灰色地带”存在的意义和实质,以便于更深刻地了解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亚文化之间的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7.
恶搞所使用的“拼贴、复制、戏仿”手段,使文本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它将主流大众文化作为其符号资源背景。割裂文化符号与意义中心的联系,并在漂浮能指之间任意嫁接,构成一个符号游戏的场域。恶搞文本的这个特点,满足了现代青年表达自我,构筑亚文化风格,实现身份认同的要求,成为被青年亚文化群体利用网络新媒体广泛创造的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疫情慢直播通过虚拟的身体在场,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及受众共同的情绪、情感基础,建构起互动仪式.受众在这种互动仪式中,形成对"云监工"等群体身份的认同,创造和共享符号资本,并获得抗疫信心等情感能量回报.新媒体疫情慢直播活动中,形成的情感传播模式及其收编兼纳青年亚文化的行为对主流媒体的融合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仪式”是一种文化的共享过程,政府主导的庆典活动具有文化共享与社会维系的重要意义。湘西苗族鼓文化节是政府打造的规范化、程序化、规模化的展演活动,通过设计与鼓舞相关的一系列符号展演体系、营造鼓舞文化互动情境、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意空间来完成鼓舞文化展演实践,进而构建一个新的“认同空间”。在这一空间里,文化符号的重塑推动了我国非遗的传承,在离散、碎片化的大众记忆中唤醒社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府与大众通过各类互动凝聚起了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官方仪式化的展演在传承我国非遗的同时,使得参与者在文化共享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得了充分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手机媒体提供给大学生即时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同时也促使大学生网络依存度的加深,日渐促成这个群体独特的网络亚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在表达方式上表现为"圈子文化"、网络游戏、网络恶搞、网络艺术作品、"围观文化",认识并反思这种亚文化,需要我们从社会背景、文化发展动力、大学生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来剖析其生成原因,并分析这种亚文化的影响.而在对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回应层面具体为心态方面,包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寻求共鸣与教化的统一;在主体方面,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寻求诉求与境况的统一;在教育途径方面,凸显主流文化的"线上"比较优势,寻求内容与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模式,也构建了新的文化空间秩序。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正在经历着从"问题解决"文化向"流行时尚"文化、从"叛逆"文化向"身份认同"文化、从与主流文化界限分明的"疏离文化"向反哺主流文化的"创新文化"的转型,包容性共生应该成为主流文化对当代青年亚文化引领的新立场。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艺术的价值总是被一再强调,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几乎成为对艺术表演及艺术品的保护,许多文化遗产被当做“艺术表演”和“艺术品”被关注、交易、肢解.不可只从艺术形式和表面状况关注文化遗产对象,必须重视其背后内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艺术表演”与“艺术品”原本是属于某一社会或族群的“技术产品”和“文化符号”,具有特殊“族群—地缘—时间—知识—技术—符号—权力”系统的专属性.从贵州长角苗艺术的案例中,可以认识到其艺术与其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发展呈现新的样态,既有的亚文化的认知模式、生产-消费、抵抗-收编等二元框架难以解释粉丝文化的话语辐射与图景。论文基于近十年来的研究分析发现,学术界聚焦于粉丝文本、版权、性别偏移、跨文化传播、平台机制等研究更新了研究议题,进一步开拓了粉丝文化的研究格局。未来研究需对粉丝文化进行祛魅,将其视为一种日常生活实践机制,并转换研究视域,进一步推进粉丝文化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亚文化凭借其旺盛的创造力,在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中,彰显着与主流文化相异的特点。从表面上来看,青年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但其实质正是对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顽固坚守,是青年群体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寻找自身价值的迫切心理反映。  相似文献   

15.
[提要]马克思主义空间话语将空间、主体与社会三者密切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人化空间”的现代空间样态,从而开启空间转向的理论浪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的符号属性、文化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通过“第三空间”“另类空间”等概念一方面建构出空间符号的审美意义,另一方面则发掘符号形式内蕴的身份、阶级、文化等深层话语价值。与此同时,文学理论知识需要采取“建构论”的生产模式和“价值论”的意义生成途径。马克思主义空间话语给文学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与理论资源。首先,空间生产论与文学活动论能够相互契合,并在“美的规律”本质论、精神实践创作论等方面提供崭新视角;其二,空间符号论与文学文本论不仅建构出文学的空间审美形式,更是在文学形象、文学意象、审美意识形态方面实现文本“深层结构”的意义释放;其三,空间批判论与后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大生产”景观相互渗透,并通过另类空间文化反思、流动空间的审美自由以及公共空间的符号共鸣等发掘文学理论的介入性、实践性与人文性价值。马克思主义空间话语给当代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学资源与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民族舞蹈的“流域人类学”研究是民族舞蹈学与流域人类学的结合,它将长江流域视作一个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以长江流域各民族的舞蹈文化为关注对象,阐释舞蹈文化如何借助区际文化互动完成长江流域文化空间的建构。在流域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下,历史上长江流域文化空间青藏、滇黔、巴蜀、荆楚、吴越五大亚文化区之间民族舞蹈通过“廊·道”发生着多元的区际互动。长江流域民族舞蹈在持续、渐进、双向、再造、一体的“区际文化互动”过程中,文化共性逐步增加,差异性日益缩小,最终形成长江流域一体化舞蹈“文化空间”。“区际文化互动”是在“统一时空观”下展开的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有助于以更加平等包容的视角来看待长江流域各民族舞蹈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为长江流域文化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亚文化探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企图解决他们所共同面临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矛盾而采取的文化方案。它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是从属、次要与支流的文化。在阶级对立明显的社会,青年亚文化具有阶级性,而在阶级斗争意识淡漠的社会,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属性是青春性。其主要特征是边缘与颠覆,主要表现形式为奇异的服饰、震撼的音乐、随意的性表达、吸食迷幻剂以及反主流的写作,姿态表现为反叛与冷漠。任何青年亚文化都因为其不能现实地解决矛盾,而成为短暂的和没有前途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亚文化通过一系列符号系统表达自身独特的风格化追求,这种风格化在现代社会与新媒体结缘,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表达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后现代性和社会观中对话语权的争夺,具体表现在个性追求和娱乐精神方面的“新风格化”。在文化意义上,这种“新风格化”与主流文化既存在着矛盾与抵抗,也存在着联系,同时,“新风格化”也在引领着新的主流文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语言(语音)符号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源起的关键因素和共生现象,它有着远比文字符号更久远的历史信息.客家话在文化精神方面包含着厚重的中国社会以祖先崇拜血缘纽带关系为核心的民间宗教因素.客家移民能够世世代代异地繁衍发展,其与客家语言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因素直接相关.客家话在社群迁徙与聚居区域变迁进程中的历史流动中无疑隐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客家话亚文化圈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时代变迁主流文化迁移为亚文化的自然历史过程.20世纪华语华文的"巨大变化",在于思想统一与观念普及致使差异消弥带来的语言特色、语种生命和方言类别的弱化.语言的历史传承与流动变迁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汉语言亚文化语音类别的四川客家话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应有相当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亚文化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以往学界着重以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对比、分析对象的主流文化研究显露弊端,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同时关注亚文化的研究,这已成为必然趋势.亚文化研究必须是动态、多元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深入认识亚文化有利于减少文化定势的消极作用,有利于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开展异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