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拉供应链“近岸外包”合作保持缓慢但稳定的发展节奏。拜登政府政策的“近岸外包”色彩更加明显,对拉美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墨西哥占据美拉“近岸外包”的优先位置,但拉美其他地区的重要性正逐渐显现。美拉供应链合作有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的趋势。美国是美拉供应链“近岸外包”的主要推手,拉美则是“近岸外包”的积极推动者。美拉供应链合作机遇在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大国地缘博弈的加快和全球经济绿色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挑战在于拉美尚未做好充分准备、实操层面存在现实困难以及美国存在“近岸”和“回流”两种相对声音。美拉供应链“近岸外包”发展前景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存。  相似文献   

2.
区域货币集团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地缘政治经济现象。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货币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同时也受地缘政治经济驱动的影响。区域货币集团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与货币竞争和货币发行机构有关;二是与地区货币金融稳定有关;三是与地区政治认同有关。就现有的区域货币集团而言,在国际层面,美元的扩张增强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在地区层面,欧元区、中非和西非法郎区以及东加勒比地区和东亚地区,地区货币合作不仅促进了地缘融合,同时也加强了地区系统内部的稳定。不论是国际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都在重新塑造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3.
闫伟  刘爱娇 《国外社会科学》2023,(4):188-210+246-247
中东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十分脆弱,全球气候变化作为长时段和结构性的变量,对中东国家造成“复合型”的安全挑战。沿着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国家稳定与安全的光谱,气候变化逐渐由低政治的环境安全问题转变为高政治的安全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呈现出从直接到间接的转化,形成气候—干旱—社会矛盾加剧以及国际水源争夺两种主要作用机制。中东国家普遍加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承担相应的气候责任,着力推动减排去碳,发展清洁能源,增强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但中东作为主要的化石能源产地,尚未完成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资源受限,面临着兼顾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与能源转型的两难处境。这需要平衡两者关系,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防止引发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英国在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领域具有优势,这是其在全球进行海洋能源产业布局的基础;英国海洋能源产业全球布局反过来也有助于维持英国海洋能源产业的优势。为此,英国同法国等欧洲国家及环太平洋国家开展海洋能源合作,英国同中国的海洋能源合作则是英国海洋能源产业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中英海洋能源合作不仅源于英国的主动,也源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多重诉求。今后,我国要加快制定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战略规划,重视参加多边主义框架下的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海洋能源人才储备和信息服务,提高海洋能源自主创新能力,以此增进中英海洋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安全倡导通过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四项原则的贯彻,实现以较低成本塑造安全的可持续状态,是破解“安全异化”现象的关键之道。能源可持续安全是在能源领域对可持续安全理念的再发展,通过国际合作的开展以及国内层面的部署,塑造长期稳定的能源安全状态。当前阶段,中国的能源可持续安全现状,价格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化石能源波动性影响与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并存;渠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渠道高占比与国内渠道快速发展并存;运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通道风险长期存在与国内通道不稳定性并存;使用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低能效”向“高能效”的转变提升;环境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高排放”向“零排放”的转型过渡。中国应统合自身在国内能源消费市场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以推进自身优势同能源生产主体需求对接、共同助推可再生能源的时空维度突破、深度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能源治理为着手点,为能源可持续安全的塑造打好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拜登总统的党派属性及其在数字贸易治理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本文认为拜登政府的数字贸易治理政策趋向将呈现出四点特征:第一,更注重美国高科技发展,除加大高新科技的研发投入外,还会通过"构建国家知识产权规则联盟"和"有选择松动技术出口管制"来捍卫高科技产业利益。我国在顶尖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将承受更大压力。第二,积极缔结《美英自由贸易协定》推动"美式模板"演进升级,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治理的黄金标准,其中的金融科技沙盒创新计划和新兴技术行业标准设定会给中国带来压力。第三,将借助《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之壳重返亚太数字贸易治理的引领者地位,我国在亚太的数字贸易治理影响力将受到抑制。第四,务实推进WTO数字贸易谈判,弥合与欧盟在数字服务税、跨境隐私保护等问题上的间隙,"数字贸易治理地缘政治竞争"和"数字产品及服务对华准入"会成为中美对抗焦点。据此,本文提出四点对策建议:提升我国在顶级技术上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展数字贸易治理合作和制度协调,部分理性对接"美式模板";理性深入开放国内数字服务市场;强化我国在亚太数字贸易治理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在海洋领域人类面临双重重大变革,一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能源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连结全球能源转型与海洋治理的重要纽带。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能源资源,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以海洋能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正朝着大规模和商业化方向迈进。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框架下,中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海洋能源技术强国,同时需要通过建立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海上能源丝绸之路和构建蓝色能源伙伴关系三根支柱推进海洋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此保障能源安全、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海洋治理。  相似文献   

8.
柴麒敏 《阅江学刊》2022,(4):89-93+173
碳中和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尽管全球能源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是距离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冲突和能源价格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能源普遍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通胀问题。能源技术创新是解决减排和发展矛盾的根本途径,碳中和进程下,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提高终端能源利用的电气化率并实现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能源领域已经形成国际碳中和竞争新格局,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快部署和抢占全球零碳产业和金融增长“新赛道”。复杂形势下,中国要促进能源安全与气候安全的协同,对大趋势做出战略判断:全景式地看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理性看待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退出的问题,务实地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赋能措施,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国际机制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虽然逆全球化或成为扰乱当今世界发展的一股暗流,但构建高效的国际机制仍然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化解危机、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国际机制众多,机制关系复杂,机制重叠现象突出,尤其是国际机制在行为主体、问题领域和功能治理层面的重叠,严重限制了国际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湄公河地区地缘位置独特,历来为大国地缘博弈之地,致使该地区双边与多边国际机制众多,机制重叠现象尤为突出。2016年,中方推出澜湄合作机制后,得到柬、越、泰、缅、老等五国的积极响应。但是,如何面对该地区日趋严重的机制重叠现象,成为摆在澜湄合作机制建设面前的首要任务。针对湄公河地区各类国际合作机制的重叠问题,本文认为在行为体上调整机制布局、在问题领域增进协商合作、在功能治理上创新合作途径是未来澜湄合作机制在众多国际机制中脱颖而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主办了"北极合作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与会中俄专家就中俄北极地区合作的战略背景变化、中俄北极地区合作的推进方向以及未来合作机制构建进行了积极深人的研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速,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价值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的社交媒体不仅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国际格局和秩序,也给国际政治带来了新挑战。社交媒体国际治理经历了弱监管和强监管两个历史阶段,当前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困境:无界全球传播与有界国家治理难以协调,言论自由保护与有害信息管控难以平衡,社交媒体国际垄断格局难以改变,所有权私有性与空间公共性难以调和,使用价值持续异化态势难以遏制。这几方面困境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技术赋权、治理理念变革滞后、全球传媒产业私有化和市场化转型、国际政治复杂博弈等因素的交织影响。因而,唯有通过推进社交媒体国际规则制定进程、完善国际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强化企业国际责任、提升用户媒介素养等渠道的相互配合,才能使当前社交媒体国际治理的困境得到纾解与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全球地缘政治板块中最热门的一个词无疑是“印太”。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举行了美日澳印四国首脑视频会议,并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首脑联合声明,将四国在“印太”地区的合作追溯到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印太”从概念变成了地缘政治行动,进而上升为美国这一霸权国的重要战略行动。当媒体和学术界不断追捧“印太”这一概念的时候,不禁要问,“印太”所指代的“事实”到底是什么呢?从美国在2019年6月正式出台《印太战略报告》到2021年拜登召集美日澳印四方首脑会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等优势矿产影响全球市场。三个国家间矿业彼此依赖,博弈共存。俄乌冲突冲击矿产资源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推动矿业金融治理格局演变,深刻影响国际矿业市场演化进程。俄乌冲突初期,区域矿产资源供应链中断,部分矿业开发停滞,矿业市场预期调整,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伴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与扩大化,西方与俄罗斯的制裁及反制裁持续推进国际矿业市场贸易格局和结构变化,进而引起生产格局和结构转变。美西方与俄罗斯矿业合作裂痕扩大。欧盟寻求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加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与美国能源贸易额急速扩大,石油和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下降,“双碳”目标出现逆流。俄罗斯能源出口转向亚洲。中国能源资源进口成本增加。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双碳”目标实现成本提升。应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能源资源矿产多边谈判,推进全球矿业开放和公平治理,保障矿产资源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际气候治理的重要主体,欧盟气候外交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际格局加速演进、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欧盟气候外交也出现了地缘政治转向。其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利”治理视角有所削弱,更强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竞争性,并将欧盟气候变化的相关举措视为提升大国竞争中实力与影响力的工具。此外,俄乌冲突的爆发也将进一步加大欧盟气候外交的调整。考虑到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世界经贸体系及全球秩序维护上的重要作用,欧盟气候外交的调整与变化将产生较大外溢效应,为全球气候合作带来挑战,也将为中欧气候合作制造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上台后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造成了重大打击。历史上,美国的气候政策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特朗普的上台更是扭转了奥巴马政府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政策,从废止清洁能源计划、退出《巴黎协定》和回归传统能源政策三个方面导致美国气候政策的全面倒退,再一次反映出美国气候政策的"周期性"和"易变性"。我们有必要对特朗普政府退出决定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进行系统性解读。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三个不同层面和发展趋势综合考量特朗普政府气候决策调整的动因。同时从国内气候治理、《巴黎协定》走向和全球气候格局等几个方面来理顺其政策影响的延展逻辑。本文提出在现有的美国政策环境下,中方可以加强同美在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能源市场和全球天然气市场、绿色金融、气候融资等方面的合作,维护中美气候合作,积极寻求全球气候制度性权力,维护和提升中国在气候领域的利益和诉求。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加速发展,拉开了第三次国际能源转型的大幕。第三次国际能源转型具有能源体系淘汰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以及去碳化的特点。从历史和宏观的视角看,历史上严格意义的、具有根本性和重大影响的能源转型十分罕见,往往需要复杂的技术、经济和制度条件,并且需要孕育较长的历史时期。从英美的经验看,资源、技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是能源转型发生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此外,能源转型与国家崛起之间也存在互为条件的"正向关系",近代以来两次国际能源转型成就了英国和美国两个世界霸主,这不是历史巧合。21世纪以来,以新能源发展为主线的国际能源转型已经展现出清晰的发展轨迹,正在引发国家间的新型竞争,产生新的赢家和输家,重置全球能源秩序。中国是国际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正在引领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国提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中国能源转型的步伐将加速发展,将对全球能源地缘政治和能源秩序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竞超 《日本学刊》2023,(4):130-152
在中美博弈趋于常态化、乌克兰危机延宕不休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加速推进本国“印太战略”的同时,力图融合美国的欧亚两大同盟体系,推动欧洲与“印太”两大地缘板块的联动,以在“印太”地区构建全方位遏华机制。在此背景下,日法作为美国这两大同盟体系的代表性盟国,双边关系不断强化,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日法将海洋安全合作作为协同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路径与依托,两国在海洋安全机制构建与对接、印太合作项目的制定与实施、印太海上共同训练与军演等方面的合作均取得了明显进展。日法深化合作折射了两国多重战略考量:彼此拥有的印太地缘优势是促使日法合作的现实基础;在印太各次区域安全机制方面互相“准入”、通过海洋安全合作为彼此“印太战略”提供支撑是日法合作的战略动因;应对中国海上力量崛起、维护符合西方国家利益的“自由主义”印太地区秩序则为两国合作的长远目标。尽管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日法海洋安全合作仍将对亚太乃至印太安全局势产生不可忽视的外溢影响,中国需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环境治理形势的日益严峻,绿色外交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欧盟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环境领域的全球合作,并以其有效的政策和行动在全球绿色外交舞台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欧盟积极倡导环境保护和绿色外交理念,构建绿色外交网络,参与多边环境协议和国际环保组织,推动全球环境谈判与合作。欧盟绿色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一个由超国家机构、成员国、各级地方政府、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体现了多层级网络治理的特点。欧盟的绿色外交决策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国际能源权力结构变迁的因素,也有欧盟集体行动困境和软实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页岩气革命和全球页岩气热将加快全球油气生产中心向西移动和消费中心向东移动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俄罗斯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控制力,迫使其更加关注远东市场。页岩气革命引发的国际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或将为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带来新契机,加速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重心向东转移,此外,我国页岩气发展的良好前景对中俄能源合作具有积极的影响。页岩气革命背景下,我国应摸清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战略意图,建立政治互信,多层次推动中俄能源合作;积极参与俄罗斯能源开发合作,加强能源价格方面的合作;在中俄毗邻地区设置能源合作共同开发区,积极开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社会化:国际规范与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一体化和全球治理的兴起,加强了国际体系结构及制度规范与国际行为体的互动关系。在国际行为体互动过程中,如何内化国际规则和制度、传播国际体系文化,以及实现全球治理,是国际政治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建设者,必须积极回应和创造性地介入国际政治社会化进程,从文化层面提升全球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