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情感消费视角下对时下流行的“相亲剧本杀”活动进行考察发现,该消费实践呈现出“自目的性”的特征,身份虚拟的游戏形式和沉浸体验使青年暂时性地从现实情境中抽离,相似的择偶困境激发参与者彼此的情感共振,为参与者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然而,由于青年人“兴趣投”与“经济婚”并存的择偶需求,以及“加速识”与“安全爱”拉扯的择偶焦虑,导致活动中的短暂欢愉和浅层情感联结难以发展为长远稳定的亲密关系,活动的相亲成功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文化的符号,流行歌曲根植于所处时代的现实土壤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以一种鲜明的风格记录时代声音,为我们透视青年亚文化流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摇滚”歌曲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青年释放自我与现实抗争的文化情结;“怀旧”音乐是青年人在“前面无路想回头”境况下的一种心理调节;以“自我”为主题的歌曲是青年主体意识增强的现实回应;“佛系”歌曲映射了青年人自由空间被挤占后的一种养心策略。  相似文献   

3.
审美体验是现代美学范畴,是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辩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艺术的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又是艺术欣赏、批评和传达的枢纽.同时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一种超越的融入状态。而无限意味则源自于这种融八状态.以至于在审美主体体内生成一种“回味无穷”的情感。本文将着重以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谈一谈审美体验时主体形成的这种无限意味。  相似文献   

4.
第四类情感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我以为它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这是成年人的一种情感,幼儿和少年没有这种情感;第二,这是人际吸引的一种形式。狭义地说,指的是异性之间吸引。人际吸引按其强度可分为亲和——喜欢——爱情。第四类情感介乎喜欢与爱情之间;第三,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状态的情感;第四,这种情感不是柏拉图式的“纯粹精神之恋”,而具有一定的情爱成分。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  相似文献   

5.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发挥情感在“教”与“学”之间潜在的“中介”作用.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兴趣、激情和毅力,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农民“讨”会成新平近日下乡,一老农拦住我说:“城里人一年四季忙开会,可我们10多年没开个会了,多想听听上头的声音……”衣民“讨”会,事出有因。据调查,目前农村部分村组一年到头没开一次会,有的甚至10多年不召集农民开会。如此这般,上头的政策、法律和农业...  相似文献   

7.
采用语义网络分析方式,对微博平台“恐婚”情绪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从议题指向看,“恐婚”情绪在宏观政策层面,表现为对婚姻相关法律法规的隐忧与误读;在中观社会层面,表现为对现存职场压力和婚姻成本的焦虑、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担忧;在微观个人层面,是对既往经历的投射和逃避,由过高期待演变而成的失落情绪,以及对两性平等关系的期待。从话语实践和现实根源看,“恐婚”情绪是青年人对“低度弥散”性别不平等现状的“隐秘质询”,以及在传统婚姻脚本与自主意识之间的“摇摆诉求”。虚拟空间的“恐婚”情绪与现实之间存在鸿沟,也存在形成“潜在共识”的可能,有赖于政策完善、公共协商,以及青年个体对现实婚姻关系的能动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人们总喜欢用“情非得已”来慨叹情感的失落,凄美某种神秘,故事感仿佛已呼之欲出。我不会讲故事,只是想陈述身边“情非得已”的另一种现实——因爱而弃!樟树市的严雪荣、孙艳清邂逅在打工的福建,七年长恋后赴乡完婚,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受益于福州大学一名教授关于新型涂料的迷津指点……夫妻俩当下凑钱就地租房办厂,恪守诚信薄利经营,小企业呈  相似文献   

9.
鼻子的轶事     
冯骥才 《中外书摘》2006,(12):76-77
我一直认为人类的艺术创造有个重大疏漏,就是没有一种满足鼻子的艺术。在艺术中,有满足眼睛的,比如美术、雕塑和摄影;有满足耳朵的,比如音乐和歌唱;影视和戏曲是综合艺术,它们能同时满足眼睛和耳朵,却惟独把鼻子排斥在“艺术爱好者”之外了。嘴呢?对了,你会问。不要说也没有专供嘴巴来享受的艺术吧,千变万化的烹调艺术足能使嘴巴受用不尽了,聪明万能的人类为什么偏偏冷淡了、小瞧了、甚至荒废了鼻子?这个住居脸的中心的高贵的鼻子难道是个“艺盲”?难道它迟钝、麻木、低层次、无感受、缺乏情感细胞?难道它只能分辨香臭、只是用来呼吸的吗?是啊,是啊,你想想看,流泪是一种感情的表露.那么流鼻涕呢?那不是伤心而是伤风。  相似文献   

10.
赵鼎新 《职业时空》2009,5(3):59-59
在学校教育由制度管理发展到心理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对高职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单纯依靠“灌输”,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制度,还必须配合施行“情感体验”方法。“情感体验”有亲为性、自主性、生成性和直觉性特点。要尽可能创设特定环境,去触动学生心灵,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和亲历的活动中,去体验、辨别、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完善自我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1.
个案管理是一种利用多种方法和资源进行服务的“综融性社会工作”。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个案管理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演讲,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演讲者情感的能动作用。其对演讲实践的反作用表现在情感活动过程中,一般可以分为情感选择、情感评价和情感表达这样三个基本环节。情感选择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情感倾向获取或舍弃客观对象的某些属性,这就是情感选择...  相似文献   

13.
《职业》1994,(5)
情感教育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桂晓英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伴随着人们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对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由于技校学生处于向成人过渡的时...  相似文献   

14.
韦妃妃 《职业》2013,(17):54-55
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为一线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引领教学向教育的本位“回归”,但盘点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就会发现,由于旧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依旧,加上原课程教学行为模式的惯性,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要求,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难以实现。本文围绕这一现实问题,就情感陶冶缺乏的成因、情感陶冶的重要性、情感陶冶的可行性进行论述,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5.
历奇为本辅导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及“历新、体验、成长”的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也受到了少年儿童的欢迎,同时也为少先队在新形势下开展创新活动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如何策划、组织、带领历奇为本辅导训练已成为基层辅导员十分关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深刻地认识到高素质的历奇,不是上过一次历奇训练班或是看过几本历奇辅导书就能做到,而是要在实践不断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砸迪乐     
砸迪乐熊勋华“砸迪”是北京青年人的叫法.现借用于此.老年人跳起迪斯科来,虽然不如青年人那样狂热和火爆,但同样能“显示出一股不可抵挡的青春活力”。老年迪斯科健美操(舞),以健身为目的,以艺术为手段,将体操、舞蹈、音乐融为一体。老人们全身的各个部位在较强...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而不是做传声筒,同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表现和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阐述。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而要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将网络"丧"文化的创造、传播和解读放置于青年话语形成的整体脉络中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梳理和民族志访谈的方式来收集和提炼素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文本建构上,不同形态的"丧"文化表达均运用了与主流叙事相分化的逻辑和修辞,语言上呈现出反讽和自贬的意味;在认知结构上,"丧"不等同于青年的真实状态,"丧"文化的情绪表达与实际操作之间形成了不协调、不一致的反差;在心理动机上,"丧"文化反鸡汤的自我嘲弄实际上更偏向一种网络叙事,是青年群体为逃避或减轻现实压力所创设的一处临时场所;在情感认同上,"丧"式表达在互联网空间里的流动使得面临困境的青年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一种认同塑造与解构的方式;在影响机制上,"丧"具有反向赋能的积极意义,能让青年人认清处境、感受危机、重新崛起,甚至激励成功。  相似文献   

20.
交往的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对对方的认识判项中,都可能只根据对方的风度、仪表、姿态、表情等将对方归类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并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交际学所讲的“认识偏差”。应用“心理名片”去转化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偏差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作用经常发生,它对个人或团体、组织既可带来益处,也可造成危害.“趋利避害”的办法很多,视情应用“心理名片”就是颇为有效的一看。林肯曾经说过;“不论人们如何仇视我,只要他们能给我一个说几句话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说服.”请看他在竞选总统论辩中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