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工业国家的暴力革命理论,被开创性地应用于中国革命,在中国农业社会“落地生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今改革开放,则同样需要理论上有创造性突破,又能在中国“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践行科学发展观,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初革命先驱孙中山试制第一件“中山装”开始,每个时期的“国服”都随着党政领袖要表达的“革命”诉求而相应作出改变。可以说,来自社会底层的高级服装技师们用刀剪针线,在一代代国家领导人的衣服上“记载”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意识形态的流变。  相似文献   

3.
近日,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在腾讯微博就中国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发表评论,认为中国的麻烦不在“眼高”,而在“手低”。华生指出,经济改革谁都想调整别人的利益,不准碰自己的“奶酪”,而政治改革又必须依靠体制内外的互动。华生说:“好容易体制内发点声音,立即被嘲笑、挖苦、猜疑、攻讦淹没。革命?那是要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回硕这三个历史过程,对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分别发生“玫瑰革命”、“橙色革命”后,美国务院也公开承认自己在这些“政权更选”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以长期确保无人能够动摇其单极世界的霸权格局。美国的这一根本战略在布什第二个任期内推进到新的阶段,“颜色革命”的触角正一步伸向更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领导工作研究》2001,(7):25-25
①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②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④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⑤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7.
建党前夕.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人们要实行“主义的结合”。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有所指望,回答向何处去;知所趋赴,回答走什么路。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之前,许多仁人志士寻觅和立起过多种旗子,都没有能够指引人们找到救中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8.
滚滚长江水,冀巍大别山,哺一代英才,育虎胆将军。“黄麻起义”、“殷区起义”,数万农民揭竿而起,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部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威震敌胆的红军英雄。他们后来成为新中国的一代名将。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广泛流传在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定,我国史学界通常是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时代”标准和“领导权”标准为共识的。即从“时代”标准看,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之内的。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转轨之路的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89年以后,中国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89年的事件,不仅对民间社会,而且对执政党都是一次“意识形态祛魅”进程,甚至可以说它对执政党的自我祛魅作用大于对除异见人士以外的一般民众。随着“革命党意识”由于自身受到(或自认为受到)革命的威胁而被解构,执政党的利益自觉空前凸显。正如1905年革命后帝制俄国传统原教旨保守派哥列梅金只得势了很短时间,很快就被“警察改革派”斯托雷平所取代一样,从1992年“南巡讲话”起,中国出现了政治铁腕统治与经济自由开放并行的“中国版斯托雷平改…  相似文献   

11.
政治     
《领导文萃》2010,(18):7-7
中国领导人“集体学习” 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传统由来已久。革命时期在延安就进行了“统一全党思想学习”,文革时还推进了“毛泽东语录学习”。集体学习主题也很丰富,从“医药卫生改革”到“适应经济转型期”等,主要问题都被搬到学习桌上。其中最多的就是“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决策》2011,(10):14-14
辛亥革命,正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这场伟大革命。为老大帝国如何“变”才能救亡图存.探索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怎样“变”才能跟上世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口“重评”历史,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甚至抹杀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造成人民的思想混乱。它违背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颠倒历史的主流与支流,片面摘取现象否定本质;滥用史料分析方法,把“文献中的历史”等同于“现实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是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实用主义。它的“历史选择论”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非科学的。为对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准确把握我国近现代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在中国传播,中国革命从此开辟了新纪元。然而可惜的是,这本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献,其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此事,他曾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终于有一天,这样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革命文物在山东省广饶县发现了……  相似文献   

15.
“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常常面临的警告,而中国当下又面临一个来自理论界的“民主陷阱”的警告——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入民主制度后。却陷于经济停滞、社会动乱、革命、  相似文献   

16.
“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周恩来  相似文献   

17.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在许多论述改革的讲话中,他都把我国当前的改革同革命联系起来。邓小平同志是在什么意义上把改革看作革命呢?第一,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看。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革命是指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变革.它是通过一个班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剧烈斗争形式实现的。如果只困于这种认识,那么,我国的改革就不能隶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早在改革之初,我们党就明确规定了改革的性质,即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8.
宋茜  张昕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288-289
我国社会处在剧烈的转变时期,即由革命时代向和平建设时代、由阶级社会向公民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也暴露了很大不足。  相似文献   

19.
王季平 《领导文萃》2007,(1):99-104
“新军事革命”一词,是相对于二战时军事革命这一概念派生而来的。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大规模机械化战争成为战场的主角。对此的经典论述是:德国人在二战之初,实现了“军事革命”的突破,即“闪击战”,使静态防御的方法走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20.
宋庆龄的政治生涯是从她作为孙中山的助手和妻子开始的。如果说1913年8月底满怀理想与憧憬的宋庆龄在学成归国途中与家人在日本相聚,成为她接近中国革命的领导中枢继而投身革命的契机,那么1915年10月25日她与孙中山结婚,则成为她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事件。她集孙中山的妻子、学生、助手等角色于一身,是孙中山晚年革命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当孙中山逝世以后她又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坚持和捍卫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政治象征。不过宋庆龄从“孙中山的妻子”到“孙中山思想与事业的继承人”这一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