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进 《咨询与决策》2011,(11):27-29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处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立足市情,抢抓机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走出了一条符合鄂州实际的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先后荣获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范例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2.
数字     
《经营管理者》2008,(11):8-9
近悉,到2020年,武汉市将在主城区周边布局6个城市组群,新建的6个城市组群,由主城区向外沿常福、汉江、盘龙、阳逻、豹潞、纸坊方向布局。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两期消费决策模型,利用CFPS家庭数据构建具有组群结构的面板结构模型,基于C-lasso方法根据数据自身特征,引入信息准则验证组群结构的存在,并确定组群数量和调整参数,从而实现对异质性消费者的自动识别。与传统方法和机器学习中的聚类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的信息准则值较小,说明对异质性消费者的识别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可以划分为两个组群,而不同组群消费者的暂时性收入变化和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家庭资产、受教育水平和城乡类别在不同组群消费者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这也验证了上述识别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此外,研究发现,家庭资产不同的流动性配置是导致消费者异质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盖庆恩  赵文铖  王美知  胡雯 《管理世界》2024,(4):138-157+214+158-169
职业是影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核心因素,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效融入城市需要理解农民工与城镇本地职工职业差异的基本事实和影响机制。本文在描述农民工和城镇职工职业差异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分解为同化效应、组群效应和经验积累效应3类影响机制,并评估了相应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首先,2005~2015年职业隔离指数从0.369下降至0.325,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存在职业趋同;其次,同化效应和组群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职业趋同,且组群效应贡献度更高,但经验积累效应会显著抑制职业趋同;最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上技能互补,农民工进城就业比例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正相关。本研究可以为高质量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包括以上海为龙头的16个城市,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多万,到2004年该地区GDP增加值超过3亿,服务业占比39.7%,是我国服务经济发展最快、层次较高的城市组群。“长三角”服务经济一体化,主要指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各种生产要素能够无障碍流动,构筑服务市场相互开放,行业结构层次互补,空间布局合理,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技术、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协调发展的共同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提高区域内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邹燕 《管理评论》2012,(6):50-57
创新型城市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利用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十分关键。本文将分类测评和结构分析相结合,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为基础构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23个重点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分类测评,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解析比较这些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构,根据不同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构类型对其未来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概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接着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资金缺口,最后研究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结构,这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分析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官方微博     
正保定发布:【河北建设海绵城市破解内涝】河北省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专业规划以及后续的建设程序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下凹式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不低于20%,透水便道长度不低于城市道路总长度的20%。(2014年12月9日14:35)  相似文献   

9.
康晨 《决策》2014,(7):52-53
立体城市的开发模式创新,是以产业先行,通过大疏大密的城市竖向发展理念,改变城市原来的生理结构,将原有的“摊大饼”式平面布局转变为“三维立体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从学习型城市理论提出后,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都提出要将自己的城市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建立学习型城市有其内在的逻辑动因,它是当前城市进行超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构建学习型城市,应在理念层面、主体层面、环境层面和制度层面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1.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失衡。总量、结构和开发强度是城市土地利用三个重要的指标,在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中发现,中心城区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较小的背景下,表现为居住、商业用地比重过高,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道路广场用地比重偏低。在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比重失衡,其中工业用地面积比重偏大是主要原因,这是工业郊区化和工业用地的粗放式使用造成的。另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重偏低也是普遍现象,表现为市域范围内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文书是伴随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发布实施应运而生的一个文书组群。《行政诉讼法》施行20年来,与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的形势相适应,这类文书组群已广为使用,并且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固定的写作模式。然而,应当看到,现阶段这类文书仍然显得"年轻”,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1,(18):22-22
河北发文避免村庄建设“排排房” 河北省住建厅近日下发《关于切实解决村庄规划建设中“排排房”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在村庄规划建设中避免出现“排排房”问题的技术要点.并对全省村庄规划建设相关工作提出严格要求。《通知》要求,各户住宅要采用个性化、差异化设计方案.使住宅组群形成高低、前后错落有致的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城市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民的“市民化”打破了传统城市居民的组成结构。传统文化的失落,城乡一体后的新型城市文化的多样需求,给大城市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内涵,建设健康文明的城市民俗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城市进程后,城市居民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新型文化生态的诉求出发,论证了新型民俗文化生态建设在当今大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新型民俗文化生态的模式和操作要领、价值追求。旨在为当下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省1 3个城市的生态水平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生态经济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2018—2022年江苏省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并采用障碍诊断模型,对制约城市生态改善的主要障碍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从时间看,2018—2022年间各城市生态水平总体呈现波动式发展趋势;从空间看,城市生态水平整体呈现“南高北低”格局;在职员工人均工资等四项指标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生态经济成为制约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围绕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多层次均衡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传统的单位体制逐渐解体,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机制——社区制正在我国各城市推行,社区已经成为整合和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体联系与沟通的中介,社区建设因而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换代,在生产方式进行改变的同时,为我们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城市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态急需得到关注,以往通过查暂住证和危急式应急管理的方式需要改变,城市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通过明确城市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主体,创新工作方式,从而实现高效、公平正义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综合研究、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和发展形态制定,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工程设施,保证城市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结构的科学性,城市总体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对于城市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总  相似文献   

19.
<正>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出现引起社会结构发生急剧的转型,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和社会发展的必须规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城市勾画出了美好蓝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过去城市建设的基础较差,历史欠帐较多,加快城镇化的过程并从根本上改变城市面貌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作为资本,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经营,不失为一个加速城市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于1995年和2002年实施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并从组群的视角重新考察了1990~2002年间城镇收入水平差距的演进情况。本文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收入差距,同一年龄组群内部的收入差距在中国的收入差距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同时,分析也显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0~2002年城镇居民个人组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而组内收入差距则迅速扩大。随后本文对城镇居民个人组内收入差距变动进行时间效应、组群效应和年龄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组内收入差距除随时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外,较晚出生年龄组的收入差距较较早出生年龄组的收入差距要大。最有趣的是本文发现收入差距随年龄总体呈倒U型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这期间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大约为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