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49年。无论对中国历史还是对每一个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同小可的转折之年。但大多数读者并不知道在开国大典的盛大阅兵之前北京市的前身北平就曾经举行过两次颇具规模的阅兵式。一次是1949年2月3日北平举行了盛大的人民解放军入城式、中共北平市委第-书记彭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授衔的四位元师—华北军区司令员兼平津卫戍司令员聂荣臻、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和政治委员罗荣桓,以及华北、东北的其他高级将领们。在巍峨高耸的前门箭楼上检阅了入城部队。据当时任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二师副师长的原军委炮…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0年,拯救儿童国际组织指派史坦宁到越南成立办公室,希望他在六个月内,协助解决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航天是轰轰烈烈的事业,又是默默无闻的事业。也许,从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国防部五院的那一天起,他选择的便是一条寂寞的路,一条默默无闻的路。二十几个寒暑春秋如流水般过去,1980年5月28日,屠守锷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作为中国第一枚洲际火箭的总设计师,他在“可以发射”的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字的时候,他看上去非常平静,就像是任何一次普普通通的签名一样。然而,当火箭准确命中万里之外目标的消息传来,原本内向的屠总却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双手捂着眼睛…  相似文献   

4.
聂力中将     
一见到聂力,你就会想起聂荣臻元帅,这不仅仅是因为女儿长得像父亲。当你熟悉、了解聂力后,你会发现聂力那不为世俗所左右的独立思考,那对事业的执著,那般工作中的拼命精神,那对同志的真诚厚道,对党的热爱,直到女儿踏着父亲的足迹走在国防科技道路上,你就会觉得父女俩有那么多的相似点,甚至是惊人的相像!然而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这要感谢聂荣臻元帅,他让不爱宣传自己的女儿开了口,我们大家才能有机会了解女中将聂力。1992年4月,老帅自感病情沉重,将不久于人世。4月12日留下临别遗言。“五一”过后的…  相似文献   

5.
孙家栋,中国探月卫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把中国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送上了月球。当年孙家栋搞卫星,就是钱学森点将,聂荣臻亲自批准的。孙家栋认为,对恩师最好的回报就是让中国的卫星飞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6.
一百二十年前,在我国留学生史上,曾有过一次专门选派少年出国留学的历史,这就是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由上海出发赴美国的一百二十名平均年龄为十二岁的少年留学生,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仅十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六岁.客闳一八四七年赴美留学,是我国第一位留美学生。一八六七年回国后,在三十多年里,他多次向政府积极提出组织汽轮公司、选派留学生、开矿山、设国家银行等建议。选派少年赴美就是他倡议实行的.当时清政府决定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德福城成立了以陈兰彬、容闳为正副主委的“中国幼童出洋肄业局”,同时在上海成立“幼童出…  相似文献   

7.
今年7 月下旬,小野寺健又一次仆仆风尘地来到山东省曲阜师范 大学外国语学院参加由他组织和举办的“日本语优秀毕业论文比赛” 进行评审工作。颁奖活动将于今年10 月举行。这已经是他继在河北 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举办的第四届活动 了。“设立日本语优秀毕业论文比赛奖的目的,是想通过大家的参与, 来促进中国院校对日本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来加深日中两国人民之间 的友好。”  相似文献   

8.
二弹一星的授勋会上,人才济济,这最好表明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之盛,从未曾有。历史上有人说过,吾国无以为宝,惟以人为宝。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产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亡秦,不是说人是天底下最有用的财富。 但是,有人才是一方面,识人才、用人才又是一方面,有的地方虽有人才,但你不认识他,不用他,不是等于没有人才一样么?京戏里边有一出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这个韩信有大将之才,但是项羽识不得他,只把他用为执戟郎官,比一般编禅之将还不如,于是韩信投到刘邦的帐下去…  相似文献   

9.
徐匡迪进入上海市政府之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学者,当过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主任、副校长,是教授、傅士生导师。而导致徐匡迪走上从政之路的,完全是他的一次特殊经历。 1983年3月,在中国冶金界有相当知名度的徐匡迪,被世界著名的兰赛尔公司邀请到瑞典,出任该公司的总工程师。到任三个月后,又被该公司任命为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该公司在一项国际竞争投标中击败了德国、日本的对手,赢得了北海油田的管道合同,令该公司所在城市感动万分,授予他“荣誉市民”。 此时,徐匡迪的合约届满,为留住徐匡迪这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秘书长地址:4AlbertEmbankment,LondonSE17SR,UKT(4471)7357611.Fax5873210.C.INTERMAR-LondonSE1.Tx23588成立日期与经过,根据1948年通过,1958年3月17日生效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1959年1月13日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政府间的海事协商组织,并召开了第一届大会。自1982年5月22日起改名为国际海事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即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处理海运技术问题的一个专门机构。宗旨:促进各国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  相似文献   

11.
各地传真     
河南省人事厅举办全省 人事仲裁业务培训班 5月23日至25日;河南省人事厅在登封举办了一期全省人事仲裁业务培训班,全省各市县(区)从事人事仲裁工作的有关人员近200人参加了培训。 会上,河南省人事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连超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各地人事部门要加快步伐,因地制宜,推进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开展。今年要力争将相当一部分争议化解在当地,防止越级上访,确保社会稳定。同时强调继续抓好机构和队伍建设。没有成立仲裁机构的市县要结合这次市县机构改革,组建仲裁机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生活着许多外国人。其中有些被中国政府授予“外国老专家”称号,获此殊荣的标准之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奉献于或服务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并做出过一定的贡献。而像素察·蒲密波里叻先生这样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虽然没有能够享受到“外国老专家”的称号,但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他为“准外国老专家”吧。由于他德高望重,和蔼可亲,乐行善施,我还是一直称他“素公”。  相似文献   

13.
声声慨叹见民心孙信成孔繁森的事迹经新闻媒介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在争相传诵他的一桩桩感人事迹的同时,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概叹:“象孔繁森这样的干部太可贵了!”、“现在不少了!”、“早该宣传了!”他生在山东,家在山东,本有一个安逸舒适的...  相似文献   

14.
卓超同志走了。他走得那样匆忙。9月24日,我到华东医院去看他。在病床上他还惦记着《人才开发》杂志社的工作,还为局里进行局史、局情教育的事因自己住院而延搁抱憾不已。我宽慰他说:一切放心,全力配合医生战胜病魔,等您痊瘉康复,我们再来请您。不想,9月25日下午,却传来噩耗。言犹在耳,人已离去,大家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卓超同志走了。但他那瘦小而高大、慈祥而坚毅的形象却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一 “组织人事工作的专家”。这是同志们对卓超同志的尊称。其实,早在市委组织部工作时,大家就称卓超同志为“组织干…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10月,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将满一年之际,该院院长李开复博士飞抵赫赫有名的“比尔湖”,向IT产业巨子比尔·盖茨汇报工作。他讲述了自己的“人才策略”当介绍到招至麾下的优秀人才李劲时,他向盖茨出示了15年前,少年李劲和邓小平在一起的照片──小平同志摸着李劲的头,讲了那名著名的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遥想少年时代的那次特殊经历,李劲说,那还是第一代苹果电脑“杀”进上海的年代。 1982年,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共挑选了8名小学生和8名中学生,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机培训。三个月后,上海…  相似文献   

16.
叶尚志同志的又一本新著《人才问题新探》就要问世了。做为共同投身新时期人才研究的同事和亲密朋友,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事。正是由于这个问题如此重要,所以许许多多党的组织工作者、人事干部在人才学刚刚诞生之际就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关心和投入人才研究,叶尚志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他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任常务副部长,他从延安抗大起就从事组织工作,并从事党政、党校、高校领导工作,长年积累经验丰富,且敏于思考,擅长文笔。在他的影响和领导下,上海较早地成立了人才研究会,他担任会长。同时他又是中国人才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常伏案于灯光之下振笔疾书,奔赴于大江南北演讲鼓动.他出版过多种著作,这厚厚的一叠文稿便是他多年潜心研究刻苦探索的结晶之一。从书稿的目录读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也许很少有人像道格拉斯人斯哥特先生那样幸运,他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就开始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到过许多亚洲国家工作,而且是为同一个机构工作。要说道格拉斯·斯哥特先生与亚洲有许多不解之缘,此话一点也不过分。从1969年起,他就致力于亚洲的工作,他先后去过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眼下,他是IMF驻华的首席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一个全球性经济组织成立于战后,目的是重建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及稳定的汇车。国际货…  相似文献   

18.
阿伟比我大五岁,在我们公司工作已有八年,是老总名副其实的得力助手。我最羡慕的是,他享有特权——不用打卡,不用坐班。即便这样,他月收入也会在两万元左右。而且在不少场合老总都说过,只要他的公司还在,阿伟就永远是公司的员工!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一在大西北山区,有一个贫穷的老山农。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了一个金矿,这个金矿作为国家开采价值不大,但他个人却发了大财。为厂表明自己有钱,老山农买了一部汽车.每到节假日他就将车开到附近的城镇,看到左边有熟人,就将车开到左边与熟人打招呼,看到右边有熟人,又将车开到右边与熟人打招呼。他的车忽左忽右。但却从没撞到一个人。为什么呢2原来他在车的前面套了一匹马。他不知道只要将钥匙拧动,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可以顶上几十匹马的力量,但他偏要用一匹蹩脚的马去拉车。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也正是如此,明…  相似文献   

20.
洪帆 《人才瞭望》2010,(8):77-77
一个男人在一个公司工作了25年。25年里,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愤愤不平的男人决定要求老板给他加薪及晋升。在和老板谈话时.他向老板概述了他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的理由。“毕竟.”他总结道.“我已经有了1/4世纪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