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职业》2011,(7):11-11
据第六届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发布的“2010年城市女性服装消费调查报告”,城市女性消费以“服装服饰”为最大开支,网购日渐成为女性重要的购物方式之一。本次调查表明,以服装服饰、化妆品、美容美发等为代表的美丽消费,已经成为城市女性个人消费的重头戏,呈现出消费普及化、  相似文献   

2.
赖穗怡 《城市观察》2021,73(3):49-59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激活和拉动消费需求可以发挥重要引擎功能.探索广州加速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向与可行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面对挑战与机遇,广州应对标借鉴国内外成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先进经验,明晰优势与不足,聚焦消费升级,确立科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强化政策引导,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深挖消费潜力,延展流通产业链,构建多元高效产业体系,促进消费产业创新升级,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速增效.  相似文献   

3.
梁爽 《城市》2021,(2):12-22
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现代化城市形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具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亟须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为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在家庭和整个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今天的中国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在消费领域掌握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权,与传统女性相比,中国女性的消费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陈滢 《城市》2023,(1):47-54
世界上发展较好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备思想交流活跃、创新能力强、经济实力雄厚、国际知名度高、交通便利、引领全球时尚及汇聚全球消费资源等共性,又具有不同的特色与类型。笔者分析国内外消费中心城市特点,借鉴其相关发展经验,提出天津应着力构建以品质消费为核心的现代化大都市消费服务体系,构筑联结京津冀、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化消费市场,构建本土性与世界性融合、传统性与现代性融合的特色消费体系,充实文商旅融合的沉浸式旅游消费市场,建设多档次、多层次发展的规模化核心商圈,并以现代科技赋能覆盖城市全域的数字消费网络。  相似文献   

6.
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名为“美钻、时尚、永恒”的世界流行钻饰晚会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培育成熟的中国钻石市场和消费群体还任重道远。但是近年来钻石饰品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消费选择。  相似文献   

7.
范式与特点:全球知识城市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知识经济发展起来的知识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作为西方后城市化时代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新认识,知识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城市、文化城市、技术城市及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高度统一。要使知识城市上升为一种理念和模式来指导今天的城市建设,就必须在全面了解知识城市的构成要素和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一般特性的指导原则和共同特征。本文分析了知识城市理念演绎城市空间结构的新变化,归纳出衡量知识城市的标准,总结了全球知名知识城市的典型范式及其特点,可供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借鉴这一全新的理念,拓宽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卢溪 《科学发展》2022,(2):23-30
实体商圈遇冷多年后,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商圈重塑增长的共识逐渐形成.未来,上海需要加快布局数字新基建,引导企业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化转型相关专业服务和指导,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育,完善商圈场景下的数据交易规则,深入推进商圈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世界顶级商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9.
祝少琪 《现代妇女》2014,(11):52-53
当今众多网络女性红人纷纷靠"露肉"出位,引起舆论一片哗然。那么女权主义阵营内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如今泛滥的"女性身体消费"现象的呢?我们听到的是这样两种互相对立的声音。批判者的观点可以理解为:女性身体被对象化、客体化,被规训的身体是男性的欲望对象,是消费社会的牺牲品,女性因此而丧失了主体性;支持者的观点可以理解为:女性身体是快乐和表现自我的载体,女性消费是一种解构策略,女性的主体性可以在消费文化中得以更好的确认。而笔者认为女性在表达自己身体自由主张时,务必要警惕掉入被父权制下的消费世界的"被身体消费"的陷阱。  相似文献   

10.
李胜毅  牛桂敏 《城市》2014,(1):46-49
正标志性产业是指特色突出、规模显著、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经济贡献大,能够代表一座城市或区域形象的产业的总称。电子商务业作为21世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当前中心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已经成为中心城市增加内需、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中央及天津市各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以及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对天津的定位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即:天津是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市。这一定位必将成为天津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契机,为天津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必然受到城市定位的极强影响,亦或说,城市定位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决定性影响。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尚  相似文献   

12.
动态     
《职业》2004,(7)
■头条162城市推行工资指导价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有124个城市发布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并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工资指导线制度,18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将在实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的162个城市中,全面推行工资指导价位制,并将它逐步扩大到具备条件的其他中心城市。农民工也要参加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在整个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经济市场中消费的主力军。在一个家庭里,女性经常掌握着家庭成员购买产品的权力。社会赋予了女性更多的角色:女儿、妻子、母亲等,她们除了购买自己需要的消费品,也对整个家庭的消费负有主要责任。因此企业想要在现代经济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得了解影响女性的消费心理,创作出吸引她们眼球,激发她们消费潜能的广告。  相似文献   

14.
王晓玲  车立强 《城市》2023,(1):3-15
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进行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发挥着区域节点的功能。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常住人口规模较大、社会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投资、对外贸易及消费方面存在短板,应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东北地区总部经济、实施灵活有效的人口政策并推动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和科技中心建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上海发展免税购物,应根据当前发展状况明确发展定位,找准政策的目标消费者群体,并在后续政策制定、实施、追踪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中始终聚焦既定目标。从短期看,上海免税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吸引国外旅客消费难度相对较大,将引导海外消费回流作为主要目标较为合适。从长期看,上海要跻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列,应当考虑吸引国外旅客消费,这就需要有强力的消费品牌、强大的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和纽约这两座大都会在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了推动作用。同时,这两大都市中心的中国居民和犹太居民也改变了包括信仰、戏剧、文学、消费、社会和金融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7.
袁俊 《城市》2007,(1):76-77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北京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新规划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将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包括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等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  相似文献   

18.
赵继敏 《城市观察》2011,(5):118-123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城市的概念和评价标准有所变化。早期世界城市是指世界的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和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确立,世界城市是指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地和全球金融中心。21世纪之后,随着文化经济的崛起和人们对消费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性的再认识,世界城市有了新的内涵,正在从单纯的经济中心,转变为集聚科技、文化、娱乐、教育和医疗等多种高端才人的中心。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仅仅是发展金融业和总部经济,而是要从多方面入手,建设富有活力、利于创新、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相似文献   

19.
任举刚 《城市》2009,(11):47-52
一、规划背景 随着《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的逐步实施.天津市将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现代物流业正逐步成为天津市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必将为实现城市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8,(2):57-57
“她经济”,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由于女性对消费的推崇,推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所以称之为“她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