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村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2):177-178
文学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但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精神和物质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人类精神花园的一朵奇葩。它在进行创造的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起源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神创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 ,模仿说等。而建国后在我国文艺界则公认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本文认为 ,文学艺术的起源是复杂的、多元的。一元性观点是偏颇和不全面的。文学艺术是人类复杂的精神现象 ,它起源于复杂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论文学艺术的上层建筑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文艺和政治关系问题的学术讨论中,有些同志完全忽视了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今天似乎不再适用了。 因此,现在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第一,文艺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是否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4.
<正> 艺术风格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它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显现,又不是他的主观精神面貌特点的任意显现,要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民族的、时代的、社会的、阶级的因素,会给作家的艺术风格以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题材、体裁、读者对于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客观制约性.艺术风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是辩证的统一,如果谁不尊重这种客观规定性,他的创作就会因为陷入主观任意性而失去自己的风格.我们是在充分肯定艺术风格客观性的前提下来论述艺术风格的主观性的.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民族人们的生活活动,包括生产活动、日常活动、斗争活动和感情活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文化主要包括形象撷取、创作方式、符号表观、社会生活、审美心理几方面,具有雅俗性、超越性、形象性、审美性、民族性等特性,对民族社会和人们起着美育、感化、认识、史记、传承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文学艺术发生的原始动因龚绍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关于文学艺术的发生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首次提出“艺术摹仿自然”说,古希腊诗人品达最早提出“天才”说。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苏格拉底、柏拉图的“...  相似文献   

7.
<正> 文学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而发展.它源于社会生活,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它是一种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反过来又给予经济基础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性问题,多年来是理论战线一大“禁区”。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所谓“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被打成“文艺黑线的理论基础”,不但大批文艺作品受到横扫,就连社会主义公民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也遭致粗暴的践踏,造成了生活与艺术中的大量虚伪。 早在一九六一年,周恩来同志就曾批评理论界、文艺界“把‘人性论’、‘人类之爱’、‘人道主义’、‘功利主义’都弄乱了”。可是,由于“左”的干扰,这些被弄乱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澄清。粉碎“四人帮”后,作家艺术家勇敢地冲破“禁区”,创作了一批具有深刻无  相似文献   

9.
论汉代土地占有形态及其矛盾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 《东岳论丛》2004,25(2):103-110
汉代是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形态的重要变动时期。这一时期 ,国有土地与私有土地、大土地所有与小土地所有等种种土地占有形态都处在剧烈的矛盾消长中。汉代统治者已有了明确的对土地的所有权观念与经营意识 ,无论是公田的屯垦、草田与苑囿的管理 ,还是对山林川泽的经营 ,都与前代大不相同。与之同时 ,土地私有也迅速发展 ,渐成浪潮。在土地私有化的浪潮中 ,大土地所有、小土地所有与国有土地三者间发生了复杂的矛盾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国有土地既面临着大土地所有的侵蚀 ,又要补充小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丧失 ,处在萎缩之中 ;小土地所有者的先天不足使他们无法面对来自国家的重负与来自大土地所有者的侵逼 ,卖田室 ,鬻子孙 ,无法自保 ;唯有大土地所有者 ,冲破了汉王朝的种种限制 ,渐以坐大 ,酿就了东汉王朝分崩离析的经济温床  相似文献   

10.
文学活动是世界、作家、传播、作品、批评家、读者等"六要素"构成的场,研究文学场不应忽略传播和批评家二要素。文学活动追求的是整体性,文学场的整体质就是中国文论中的"气韵生动",它是文学场的灵魂,文学的评价标准。同时,文学场是文化场的文学场,与文化构成格局——图形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超稳定的结构,保留了较多的原始观念,为怪诞文学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和思想基础.巫的观念、民间信仰和道教、佛教等追求神异性和神秘主义,直接催生了怪诞文学艺术的产生.中国文学艺未以生命为美,促成了将不同的生命形式拼凑于一体的怪诞文学艺术.怪诞的文学艺术为生活在黑暗社会和异化世界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精神痛苦的假想性渠道.人类为表现个性、追求独创和免除审美疲劳,不断以陌生化的手法创造出怪诞的文学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2.
<正> 在阿喀琉斯同火药和弹丸无法并存的情况下,神话和文学艺术忍痛分手了.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外在的、表面的.马克思说:“决不是这样一种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排斥一切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并因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与神话无关的幻想.”艺术生长的土壤和母胎“无论如何总得是一种神话”.谢林也曾说:“神话是任何艺术所不可缺的和原初质料.”神话的精神早已深深地浸入到艺术肌体的最深处,艺术自始至终都生存在神话的影子之中.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命脉相传的对位性关联.对这种对位性关联,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摘要,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却有巨大的反作用。尽管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这种作用往往 被忽视弱化,然而在一定时期,尤其是经济危机时期,也会突发地暴露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不 存在对抗性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因而消费的反作用就更突出,为此必须更新消费观念&树立爱消费、能消 费、会消费、敢消费等积极的消费新观念,以促进社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既是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法制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和与法有关的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法制观念和法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法制观念不仅是法的制定的思想基础和保证,而且是法的实施的思想基础和保证。因为一切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要求的良好的法律,都应有科学的法制观念作指导。“徒法不能自行”,良好的法律必须要由能正确理解法的含义和精神、具备优良法律素质的人去执行,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国目前正面临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审美判断标准对艺术家“向善”的评价,即恩格斯提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运用审美判断标准对艺术家“求真”的评价,即恩格斯提出的艺术家所“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运用审美判断标准对艺术家“创美”的评价,即恩格斯提出的“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6.
论后现代文学艺术文本及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詹姆逊对后现代文学艺术文本的阐释主要集中在文学(小说)、绘画、建筑等门类上,解读詹姆逊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詹姆逊的后现代美学思想,同时,也是在验证它的正确性。后现代文学艺术文本的确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即空间化、碎片化、去中心、无深度、不确定性和内在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现代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原始神话非但没有象有些人预想的那样,消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文明发展的进程之中.恰恰相反,人们文化研究的热点却逐渐逼近了人类文明的深层结构——原始神话.这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在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成果和富裕的生活,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得以满足.但另一方面,它也潜移默化地将人类纳入了现有的一体化的社会秩序中:大工业生产把人绑缚在机器上,变成机器的零件,失去了原有的蓬勃的生命活力,生产的社会化要求人们具有同一  相似文献   

18.
德治论可定义为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的理论主张。它有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形态。两种形态的分野在于对如下两个问题的回答:当推重道德时,所强调的是哪部分社会成员的道德?同时,它所倡导的道德,就性质而言,是怎样的道德?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德治论,强调的是精英阶层的道德,提倡的主要是自我约束的道德;现代德治论强调的是民众阶层的道德,提倡的主要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道德。这种差异根源于它们所适应的不同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私法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法目的和私法自治两个核心私法观念需要更新。应该为私法目的正名,中国传统文化“任公而不任私”的古训值得批判,社会主义过去只讲“大公无私”的举措也值得反思。私法保护私利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合乎人性也合乎道德,私法保护私利但又超越私利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重评私法自治,实行私法自治是历史的必然,私法自治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民主政治的构成要素,私法自治不等于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哲学改革的讨论中,怎样看待现行教材中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内容,可说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主张独立出来的,有主张融合到其它内容中去的,有主张增加一些问题的,有主张删去某些部分的,有主张重新建构体系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议论尽管不少,教材和教学却并未作真正的改革。其实,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教材内容的改革的讨论不是近几年才提出,早在五十年代已讨论过,且不只是我国哲学界讨论这个问题,苏联及东欧各国哲学界也颇多议论。本来,对已经众说纷纭的问题,在此再添一种意见也可能无济于事。但既然改革教材的工作并未真正展开,那么多提一个方案供选择也许还有点作用。基于这个想法,本文拟就历史唯物主义教材内容的更新谈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