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平阳高速某黄土公路隧道,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隧道洞口段不同施工工法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各工法下施工阶段最不利状态:台阶法为上台阶施工,CRD法为先行洞上导坑施工,双侧壁导坑法为中上导坑施工,当进行到上述工序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2)黄土隧道洞口段优先采用双侧壁导坑工法以防止围岩产生过大变形。  相似文献   

2.
东秦岭特长隧道平行导坑出口段作为正洞的辅助坑道,在施工中科学组织管理.优化工序组合,实现快速掘进,指导正洞施工。平行导坑最高月进尺406.8m,连续4个月进尺突破400m,月平均进尺为292.5m,创造了小断面人工钻爆平均月进尺全国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3.
青兰高速(邯郸至涉县段)鼓山隧道属于三车道大跨度扁平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期紧。通过超前大管棚进洞和建议性双侧壁导坑法、建议性单侧壁导坑法以及传统的台阶法等不同开挖方法,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做保证,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后岭下隧道内引出联络线段设计跨度大、变截面横向扩挖尺寸长、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对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上台阶采用支立门架法和类正洞台阶法横向过渡扩挖的2种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即在10 m过渡段内上台阶分部开挖:纵向先、后行导坑开挖并架设竖向支撑,支点上部纵向加设连接梁或用槽钢将环向拱架纵连。然后拆除扩挖侧中间竖撑,形成横向扩挖门洞,扩挖施工中采取支立门架法防护或类正洞台阶法扩挖,并最终扩挖至拱脚,最后接长正洞环向拱架,完成过渡段上台阶施工。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安全可行,结合现场围岩实际情况,本工程采取了支立门架方案成功完成了扩挖,洞周土体变形的监测值和模拟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体位移与应力变化均小于模拟值,且在允许范围内。本案的成功实施为类似大跨度变截面隧道横向扩挖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跨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问题,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和微台阶留核心土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控制围岩变形及地面沉降方面优于三台阶法,且产生的围岩塑性区较小,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在施工进度、资源利用、造价、工序转化及施工难度方面具有优势。结合工程实例,证实仅在围岩具有自稳能力并且可以机械开挖时,可以优先采用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其它条件下宜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宜万铁路某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安全、工期、效益、环境水保等因素,介绍中导洞施工、中隔墙衬砌、左右洞施工、大跨三线隧道施工和燕尾式隧道施工技术,形成一套快速、安全、高质量变断面隧道综合施工技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隧道围岩地质条件,介绍了大断面市政隧道在复杂环境下,因地制宜采取三台阶法和导洞先行、后续扩挖法;结合动态监测手段,既可有效控制地表构筑物变形,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快速顺利地通过浅埋段。  相似文献   

8.
兰新复线兰武段鸟鞘岭隧道F7断层,为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达1m以上,初期支护出现多处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时优化、更改预设计,在左线迂回导坑做试验段,进行了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初支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性参数的跟踪量测,利用量测结果指导正洞设计施工及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下铁道某地下区间设计有一段大断面三联拱隧道,由于受开挖工作面的限制,采取从区间隧道扩挖的施工方案。拟定了双侧壁导坑法结合CRD工法施工的方案;采用FLAC模拟该断面施工顺序,确定每步开挖工序产生的沉降值,制定了施工控制标准;介绍了该断面初期支护参数、由区间标准断面转换到三连拱隧道的工法及工程效果。建立的分步控制沉降的施工控制模式,有利于控制每一步序沉降值;三联拱隧道段沉降、变形稳定,满足施工控制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簸箕岭隧道施工为背景,着重阐述了采用浅埋地表注浆加固处理、超前管棚支护、单侧壁导坑开挖等施工技术进行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控制浅埋偏压隧道洞口地表及拱顶下沉、山体偏压对隧道造成的偏移等效果十分显著,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家沟隧道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差,进口120m为砂粘土和新黄土,出口300m为大断层,洞身为泥岩。本文以实例说明在地下水丰富的软弱围岩施工中,如何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隧道F4断层带涌水涌砂的隧道施工难题,主要运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断层带的隧道力学参数,结合现场设计方案建立以岩鹰鞍正洞、排水支洞以及迂回导洞在内的三维计算模型,确立了只进行正洞开挖与先修建排水支洞和迂回导洞再进行正洞开挖两种不同的计算工况。无排水支洞与有排水支洞两种工况计算的结果表明,先开挖排水支洞和迂回导洞再进行正洞开挖有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完成泄水分压,迂回绕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贤文路框构中桥顶进施工组织和线路加固的检算。首先进行社会效益的分析,然后进行顶进施工方案的探讨;接下来对线路防护、加固进行检算,阐明线路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隧道围岩矿物成分对围岩稳定性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在隧道现场采取岩石试样,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检测岩石中所含元素及矿物成分。结果表明,隧道岩石元素主要是由Si、Al、Fe、Ca、Mg、K、Na等组成;而岩石矿物成分既有石英、长石等硬度高的矿物,也有斜绿泥石、伊利石等硬度低的矿物。当隧道正洞围岩中硬度高的矿物含量较高时,隧道围岩的变形就小些;而在斜井和平行导洞中,斜绿泥石和伊利石等硬度低的矿物含量相对高一些,导致斜井和平行导洞处围岩变形较大。  相似文献   

15.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多变,线路展线困难,洞口浅埋偏压、冲沟、降水等不利因素制约着高速公路隧道进洞施工。隧道进洞施工安全和洞口稳定是隧道安全施工的有利保障。结合株岭隧道右线进口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研究制定了明挖暗进和盖挖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确保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6.
首都国际机场区域内,毗邻机场主跑道、快滑道,进行箱涵断面尺寸为23.2 m×8.55m,单端顶进长达232 m的箱涵顶进施工,设计要求隧道箱涵顶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值控制在25 mm以内,跑道终期沉降小于40 mm,鉴于本工程的特点,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的先导成为本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既有线顶进框架桥,当桥上影响范围内有道岔时,通常采用纵挑横抬梁法防护线路。以焦作市文昌路既有7+16+7 m框架桥两侧各增加1 7 m框架为例进行分析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加固体系中的纵梁、横梁,确定纵梁、横梁的型号,明确了在影响加固道岔区的诸多控制因素中,道岔区轨道竖向位移为主要控制因素。另外,简单介绍了该工程线路防护及顶进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18.
斜井冻结技术尚处于摸索研究阶段,国内无统一的施工规范。在李家坝煤矿斜井冻结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应用性研究,详细阐述了斜井局部冻结的设计原则、施工关键技术,尤其是快速造孔施工及冻结管保温层施工工艺,提出了冻结管保温接头处理方式,成功应用了斜井冻结步进式投入法,解决了斜井局部冻结关键技术,为类似局部冻结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隧道车行横洞施工对主洞结构产生影响,以运城 灵宝高速公路中条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试验和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车行横洞施工阶段主洞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车行横洞施工对主洞的影响,在时间上主要表现在交叉口初支拆除和横洞的第1个开挖步,随着横洞开挖深度的增加,主洞结构的变形逐步趋于稳定;车行横洞施工对隧道主洞围岩变形影响主要表现为主洞拱顶下沉量增加和开挖侧拱脚水平位移减小,主洞未开挖侧拱脚水平位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是新建隧道施工工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长距离地震波法超前探测技术数据采集方式单一,工程适应性差,工作效率较低,预报效果差。在地震波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隧道施工空间情况,提出了三维地质预报技术,建立了隧道三维预报观测系统,选取锤击法作为激振方式,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应用。为隧道、地铁等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