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教师特定知识领域中学科内容、教育心理学、课程学和情境知识等的特殊整合。研究者针对目前四川地区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实际状况,对该教师群体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剖析,并对学科教学知识与其专业发展的联系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学知识(PCK)和标志性教学法是舒尔曼提出的两个核心概念。学科教学知识注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而标志性教学法则注重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和优秀教师经验的传承。高校新任教师在入职后通常直接进入课堂实施教学,缺乏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技能的机会。标志性教学法可以帮助高校新任教师深化对专业知识结构的认识,丰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弥补高校新任教师在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上的短板。在此理论框架下,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地与食品系统学院的助教专业发展项目为例,通过明确和"外化"可持续发展食品系统专业的标志性教学法,从设计、实施和评估等方面探寻促进助教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以标志性教学法的使用和反思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发展项目,强调标志性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能够以教学实践为中心,赋能助教,在不过多占用课外时间的情况下增进助教对学生学习困难的了解,提高其教学技能,增强助教与任课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科专业知识与标志性教学方法的结合,最终达到丰富和完善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通过建立和加强学科教学知识与标志性教学法的联系,为高校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作为适合学生的课程与教学,就要致力于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移,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向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要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对于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而言,要实现从传统的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换,通过培训与专业发展,打破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和垄断者的角色,从单一"学科教师"变为综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4.
学科教学知识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必然以教师知识的习得与拓展为前提.学科教学知识(PCK)作为教师教学的知识基础,具有专业性、个体性、实践生成性、整合性和缄默性等特征,它在教师知识中居于统领性的核心地位.为了改变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我们应当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出发,构建实践型的师范教育,并通过职后培训的积极引导,帮助教师在反思建构中不断生成学科教学知识,获得专业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评价观的意涵在于强调以教师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并以学生学习来帮助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是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实运用知识的学习表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可以透过教学加以培养、透过学习而获得,同时透过评价加以推测的。核心素养具有可测量性,可加以评价。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是经过推测而得知的,呈一个连续体的状态,代表核心素养相关构成要素之高低水平。论述核心素养的评价,重在阐述"核心素养"的学习表现本位评价,透过真实情境进行"实作评价"及"真实评价",强调"实作评价"与"真实评价"之重要性。"实作评价"与"真实评价"可以作为核心素养评价之参考,更可作为建构核心素养评价理论之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方案,特别强调要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真实情境教学源于真实情境课程,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即创设一种真实情境并以此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产生关联。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伪情境或虚假实施的情境教学,具有真实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情境教学,具有统整学习过程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壁垒分明的分科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静听式教学,具有活动性特点。教师在开展真实情境教学时要掌握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等。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回归生活世界,选取真实情境素材进行整合和加工,创设出真实情境;其次,教师要根据情境素材类型分类开展教学,形成学习成果和教学案例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实现真实情境教学;最后,教师要从生活有效性、主体有效性、学科有效性三个方面,建构三位一体的真实情境教学评价体系,对真实情境教学进行反思性实践。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真实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范式由“学什么”向“怎样学”转换,从而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7.
1986年,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概念,随后这一概念逐渐成为教学和教师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术语。2000年以来,学科教学知识研究有了明显进展,逐渐摆脱了对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某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案例进行探究的质性研究取向,开始推崇大范围的数据分析和深度的个案研究。新的研究尝试将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一个经验模型,通过测量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真实表现来探讨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实现揭示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影响因素等目标。这对我国学科教学知识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方法论视角看:学科教学知识研究坚持证据本位的研究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科教学知识的实证研究水平;运用混合化研究方法,有利于揭示学科教学知识在课堂情境中的作用机制。从政策研究视角看,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立足于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测量和现状分析,有利于研制精准的教师教育政策。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看,学科教学知识研究探讨不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水平和特征,有利于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以及构建支持学科教学知识增长的教师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自弹自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专业技能之一,而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普遍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建构主义的视野,从教师是知识建构帮助者、学生是具有独特性个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同学间交流协作、学习者主观自我反省、创设开放情境以及意义建构诸角度,依据教学过程的准备、实施、评价诸环节,探讨了音乐教育专业弹唱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学习评价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儿童学习评价手段之一——“学习故事”为例,研究1名新手教师和1名成熟型教师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发展的轨迹。研究发现,在信息收集方面,新手教师的计划性提高迅速,而成熟教师的目的性强和信息收集的广度优于新手教师;在信息分析方面,新手教师逐渐由主观分析转向客观分析,但仍具有不稳定性,而成熟教师能采用更为客观、综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在信息应用方面,新手教师倾向于把评价作为提高自身专业程度的途径,而非调整课程的工具,成熟教师将评价结果应用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更强。教师的学习观和教育观、掌握观察技术的熟练程度是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发展前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到了后期,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和课程意识对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教师实践智慧的个体差异也产生影响。因此,在对教师进行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培训时,要对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始终关注培养教师将评价应用于改善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对教师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编制各学科的教师专业知识测查工具,调查和了解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现状。分析发现:教师的专业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其中学科教学知识亟待完善,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存在明显差异,各类院校师范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差别,实践与反思被视为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最有用的来源,学科教学知识呈现明显的特征。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注重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调整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完善教师专业知识测量工具,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和发展教师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比较不同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MPCK)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行为上的差异。对不同MPCK水平教师观察评价的目的性、细致性、准确性、方法的多样性及评价信息的运用与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高的教师观察评价水平优于学科知识水平一般和较低的教师。受学科知识影响,幼教师观察评价目的性强弱程度不同;受学科知识和儿童发展知识影响,教师观察评价的细致性与准确性程度不一;学科教学知识三个方面内容共同影响教师观察评价行为,对教师专业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由教师培训到教师学习,教师“影子培训”也应走向“影子学习”。教师学习旨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自主性、经验性、情境性和持续性。教师“影子学习”的价值定位是为儿童而研修、为成长而研修,它以建构知识(问题解决、实践改善)为目标,以真实情境中经验生成的、整合的知识为内容,依托主体多元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互动参与式和反思探究式的、长期持续的自我指导学习;在组织上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形成将“影子”学校、“导师”团队和学员整合在一起的组织结构;在实施上建立教师“影子学习”机制,完善“影子校长”与“影子教师”,优化“师徒制”教师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即TPACK已成为职前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内容。它是学科内容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三者之间动态整合的产物,其表征是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实践所需掌握的知识,具有综合性、动态性、情境性、个体性、缄默性、实践性等特征。为了使职前教师具备TPACK,需要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法课程,以突出TPACK的学习要求;运用TPACK框架设计教案,进行示范教学;加强职前教师教学实践和反思,促进其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搭建职前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TPACK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对初中物理这一启蒙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下面就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谈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教师设计出教学情境,学生的知识在实施项目的探索活动中获得,学习成果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高等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证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内化、积累、反思、提高的过程,长期性和阶段性是基本特征。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初始阶段的高等师范教育,主要也是基本的职责应是通过对学科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使高师大学生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对教育专业理论及教师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基础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教师应对教育情境所凭借和运用最多的是个人实践知识,研究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最大的差异在于是否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以及能否有效运用此类知识回应和应对教育教学情境。研究型教师通过理性地、个性化地、创造性地应对教育情境而彰显出个人实践知识的魅力,而反思是充盈丰实研究型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知识的建构者和研究者。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教师本身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觉醒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积极的专业进修才能真正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思维的活动,是科学创造的核心,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在学校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指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因此,对于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利用物理学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具体到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兴趣激发。兴趣是思维的向导,是成才的起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无形的氛围来…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从传播知识转向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和评价上来,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能动地学习和发展.学生和教师一起通过自己的知识构建活动使自己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