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翟志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3):303-307
托马斯.阿奎那秉承中世纪经院哲学传统,在全面整合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奥古斯丁神学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一个系统化的理性神学体系。他认为,哲学和神学具有相当密切的内在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自然和理性的方式,对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本质与属性、上帝与世界万物以及人类的关系等神学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说明。阿奎那对理性神学的内容、特征和方法的全面探究,在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方关于情绪的本性的讨论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把情绪把握为一种与人的意识、生存谋划不相关的对于世界的因果性的反应,另一种则试图在人的具体的生存谋划中把握情绪的本性。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关于激情的论述属于后一种倾向,他系统地运用经院哲学中对象区分行动的原则,对欲求能力和各种激情类型加以限定,从而提供了一种较实证主义倾向更能贴近我们的实际经验的情绪理论。但由于其理性主义立场,这种理论本身依然有无法摆脱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申建林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3):395-400
若没有阿奎那的思想调整和理论转向,基督教自然法理论(强调自然义务)向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主张自然权利)的跨越是不可能的。阿奎那在基督教的范围内,将早期基督教的神启自然法改造成理性自然法,促使自然法与神法分立,并以法律理性论取代法律意志论,其宗教自然法观念已经孕育了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中的某些自由和权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阿奎那宗教自然法的理论转向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建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3):395-400
若没有阿奎那的思想调整和理论转向,基督教自然法理论(强调自然义务)向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主张自然权利)的跨越是不可能的。阿奎那在基督教的范围内,将早期基督教的神启自然法改造成理性自然法,促使自然法与神法分立,并以法律理性论取代法律意志论,其宗教自然法观念已经孕育了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中的某些自由和权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徐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742-745
基督教哲学家在解释上帝的全在性时,曾经提出过许多迥然不同的观点。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将他们的解释归纳为两种基本倾向:一种是从上帝的知识入手来解释他的全在性,另一种则是从上帝的能力入手来解释他的全在性。在我们看来,这两种不同倾向主要是源于两位最重要的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和阿奎那的思想分际。 相似文献
6.
汪伟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对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整一"原则在结构上的体现、"和谐"原则在文本中的体现、"明晰"原则在主题上的体现三个方面,阐述了阿奎那美学思想在《死者》中的体现,为研究乔伊斯的作品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黄忠晶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7-29
作为神权政治的代言人,托马斯·阿奎那从行使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权力的政 体等方面探讨了仁政和暴政问题。他的相关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基督教国家的稳定,巩固和加强 教会的神权统治。 相似文献
8.
圣托马斯·阿奎那创造性地总结了西方古代美学 ,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审美理论。其美学思想既具有经院美学独有的系统性、理性、缜密具体性以及操作应用性的特色 ,又具有了近代美学的诸多因素 ,因此 ,他既是中世纪美学的集大成者 ,又是近代美学的开创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翟志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736-741
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秉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路线,建构起了一个融汇哲学与神学的基督教哲学体系。在这一哲学体系中,阿奎那通过由果溯因的后天演绎论证、否定方法和类比推论等理性方法,为人们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提供了认识宗教问题的方式。这些方法及其认识论意义,虽然使得阿奎那在基督教哲学史上因其具有不同于奥古斯丁的理论旨趣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它们本身所内含的理论缺陷及其与神学思想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引起了不同学者的批判,也为人们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黄忠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140-142
作为神学家和西方教会的代言人,阿奎那深入讨论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包括如何协调教权与王权的关系、如何对待异教徒、如何对待叛教者等。针对不同情况,他的政策也不相同,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在保持基督教国家内部稳定的前提下,打击异教力量和异端分子,维护和加强教会的势力。 相似文献
11.
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是心灵哲学中的前沿和焦点问题,主要有两种回答,一是意向性怀疑论或取消论,二是意向实在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种理论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而一种新的、既融合了已有理论的合理因素又有诸多超越的折中理论脱颖而出。它尚在发展之中,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折中理论有多种形式,其共同点在于,在“实在”“存在”等本体论概念上大做文章,纷纷提出关于存在的新理论,然后据以说明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这些新的理论既提出了解决心灵哲学问题的新方案,又对相关本体论问题作了不无创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并赋予其相应的地位。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要真正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高等学校必须更新办学理念,增强两种意识,实现三个转变,从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等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逻辑实证主义的本体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其洪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4):75-79
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内在论的立场,以命题意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为方法,力图在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严格划界,以此拒斥形而上学,把哲学变成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这种立场、方法和哲学观是以怎样的本体论作为其基础的呢?逻辑实证主义坚持的是一种经验的实在论,或者叫素朴实在论,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在者的承诺的本体论,而不是关于在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表现在它的名词化的语言观中。 相似文献
14.
张继云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3):56-59
浪漫反讽理论来源于哲学,起源于本体论,其主旨是要解决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分裂的人与自然重新统一。其理论的出发点是以一个全一的本体、一个普遍的一为终极根据的。反讽是浪漫主义者一种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其试图把经验的世界转变为具有主体性意义世界的媒介,是消除主客体间矛盾的诗意化手段。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法原理的二元民事主体结构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承认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将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依照法律、章程或者约定而成立,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有一定的财产和组织机构界定为非法人团体。将我国民事主体重构成为三元的,开放性的结构,即在自然人和法人之外,确立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6.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10
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美学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它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虚指名词是否能以及如何能作句子的主语这个难题,一直是逻辑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对此,蒯因提出过本体论承诺的观点。事实上,在作出本体论承诺之前,必须约定一个本体世界,即对象的存在与否只能在本体世界中进行讨论。这一点是整个问题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身体研究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论题.女性主义者纷纷从身体角度出发,对人类的历史文化进行重读,其中《圣经》是其重要解读对象之一.《马可福音》中对女性身体的刻画,反映出一种新的对女性地位的看法,女性不再受到隔绝和限制,而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尊重.从这些改变可以看到,形构时期的基督教,对犹太文化中的身体观进行了很多变革,挑战了女性的身体界限,为当时的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9.
尚文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51-57
正是对于先验统觉的追问,康德不仅完成了其认识论方面的奠基,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追问。从海德格尔存在论雏度解释康德的判断理论,即海德格尔发现康德在两种追问“思一在”共属一体意义差异的关联点上。康德先验逻辑对于形式逻辑的代替,使其判断理论关联主体与客体,分析判断以同一律或者矛盾律说明主词或客体自身, 相似文献
20.
林世芳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2-75
虚拟空间是被技术实现了的人的想象空间,虚拟生活是主体想象创造并控制的生活。虚拟生活也激发主体的想象。在虚拟空间中,开放、多元、自由、宽容、共享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开放与共享,意味着主体可以相互启迪着想象;多元与宽容,意味着主体可以启动创造的意念,自由地想象。虚拟空间排除了现代科学理性和市场逻辑对自由想象的挤压,有效地抵制想象的齐一化、单向化。虚拟空间想象的发展还有利于反抗现代文明对主体创造生活的压抑。由此,虚拟生活中主体想象的发展又有了本体论与人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