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迁老人是指与进城子女一起生活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群体。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闲暇时间利用、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情感和心理认同等方面描述老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发现该群体精神生活单调、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度低。要改善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必须通过社区融入的方法,组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扩大老年人社会交往的范围,帮助他们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社交网络,从而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全国11个省份1137位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从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3个维度考察了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社区治理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村老人的社区治理参与,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对农村老人社区治理参与的影响存在着性别、年龄和政治身份的群体差异,特别是村域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仅显著影响了非党员群体的社区治理参与,而对党员群体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进一步发现,村域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公平感提升和支持获得状况改善影响农村老人的社区治理参与。要发挥村域社会资本的作用,须打造社区参与平台及空间,为积累村域社会资本提供土壤;还须通过培育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促进村域社会资本的积累,延续村域社会资本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论社区自治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区自治是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城市治理变革挑战的重要举措。中国的城市管理也应主动迎接挑战 ,不断完善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 ,使分散的个人在社区层次上充分组织起来 ,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参与 ,使社区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助推社区治理,是当前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命题。依据治理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应该从提升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等三个着力点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贺芒  杨童节 《创新》2021,15(4):1-11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水平和质量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为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有必要研究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动力.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动力主要是资源获取与价值追求,文章据此将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分成四种类型:主动依附型参与、被动依附型参与、主动独立型参与、被动独立型参与.文章通过分析C市3个社区的实例,认为主动独立型参与效果最好,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并提出应以扩大居民参与的收益、降低居民参与的成本以及规范居民参与的过程等方式促进其他参与类型向主动独立型参与转变,实现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社区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平等参与.作为社区教育中重要主体和客体的社区学习团队,因其广泛性、普遍性、群众性、草根性等特点,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在开展各项活动中有机参与社区治理,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完善优化社区学习团队推进社区治理,需要从基于社区治理意义角度,培育发展社区学习团队、加强社区学习团队自身建设、完善社区学习团队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以“善治”为目标,本文结合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柔性”服务,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地位,实现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培育社区参与,重建居民的主体责任,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以专业的力量促进基层社会自助、互助与公助,努力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严振书  邵沁妍 《创新》2010,4(2):113-115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转型速度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社区发展将呈现渐次推进的梯度格局,政府将由直接参与、推动转向为引导、协助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能力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社区居民将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与服务方式将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社区服务将进入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主的内涵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主城社区老人为调查对象,从老人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心理服务支持系统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家庭、邻里同辈群体是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徐小平 《社会工作》2008,(24):33-36
以重庆市主城社区老人为调查对象,从老人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心理服务支持系统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家庭、邻里同辈群体是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9,(9):77-8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流动、迁移的浪潮越发活跃,跨省市迁移的老年人口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迁老人长期生活在农村,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村落文化,从熟人社会进入到完全陌生的生活场域,城乡间生活、文化巨大的差异,使之产生了诸多不适应问题,例如语言沟通的障碍、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交往的困境等。以甘肃省Y村的8位随迁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利用类属分析方法,划分出生理适应、心理适应、文化适应和角色适应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基于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分析阻碍老人融入城市生活的根源,依据萨姆纳"内群体、外群体"理论,探讨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随迁老人子女和社会民众的关注,给予随迁老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增进随迁老人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晚年生活的快乐度和幸福度。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自2018年开始在全区逐步建立47家社区"时间银行",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提高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推动建立居民协商共治、邻里互助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和新模式. 让社区"动"起来 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人.  相似文献   

13.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为老服务的重要主体。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社区居委会为老服务取得成效之时,也存在着户籍管理制度,老人心理、生理特性和为老服务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非在籍老人登记制度;采用社工技巧加强与社区老人的沟通;开发和整合社区居委会为老服务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建筑新旧、居住者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社区资源禀赋异质化程度不断提高,客观要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分类治理。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乐山市等地的调研,以共性综合治理、特性靶向治理为策略,发现老—老社区应整合资源,重点发展针对失能老人的“养、医、娱、终”相结合的全托型养老服务;老—新社区适宜依托已有适老设施,提供日间集中照料或上门服务;新—老社区适宜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建设小型幸福互助院;新—新社区应注重发展长期照护、权益维护、生活适应等事业,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卢露  麻雯婷 《社科纵横》2023,(5):138-144
易地搬迁社区兼具“农村”和“城镇”的特征,社区搬迁户的异质性与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社区治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社区治理研究更为迫切。以广西L县易地搬迁安置Z社区为例,以社会组织参与为切入点,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探究社会组织参与易地搬迁社区治理的现实梗阻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参与重铸了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社会资本,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供信任基础、参与平台及规范约束,有效推进了搬迁社区治理。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信任断层、网络脱嵌及制度缺失等问题,需要在搬迁社区后续治理中予以优化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参与程度常常受到非正式制度的深刻影响.立足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非正式制度嵌入性问题.结果显示:第一,"社会认同""意识形态"对社会组织参与机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文化传统"对社会组织参与机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社会认同""意识形态"对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习惯习俗"对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第三,网络—认同机制是非正式制度对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影响机制.要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就必须以非正式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升社会认同度,增强社会信任,重塑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7.
城郊失地农民社区既是城市化下的被动“变身”,也是政府主导下的正常“转型”,其生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治理的特殊性.城郊失地农民社区现行的治理组织体系杂乱、公共参与不足、自治基础薄弱,并由此导致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参与程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良善治理机制缺失、公民精神不足、自组织水平低下、社会资本匮乏.基于此,城郊失地农民社区治理的完善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重构治理机制,理顺组织体系;培育公民精神,促进公共参与;重塑社会资本,夯实自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探求》2016,(2)
目前,广东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实践形式主要包括参与吸纳型、社区服务改善型、技术创新型、主体构建型等,可谓成效显著,但同时,广东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运行也存在着社区治理主体结构不合理、整体协作能力不足,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不合理、权责不匹配,社会资本的调动和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加强社会资本的构建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特殊性社会资本的治理功能;以实体性公共空间和网络型公共空间为抓手,促进公共空间的型塑和激活;通过社区发展公司等的构建,加强社区治理主体力量的进一步培育,是促进广东城市社区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社区参与,培育社区意识,增强社区社会资本,成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着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缺乏组织性、社区活动流于形式以及社区归属感淡薄等问题。开发社区人力资源必须从增权视阈出发,发挥社区居民思维上的主体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20.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区的发展现实,需要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变。根据治理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框架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公共服务决策、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服务供给过程、公共服务的效果。但现有案例表明,社区公共服务决策、供给过程和公共服务效果评估,与公共服务的治理要素不完全符合,这成为阻碍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与政府的公共政策体制、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权力结构与职能分界、社区公共服务制度有着重要关联。因此,社区居民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决策、多元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权责分工与协同合作法治化、公共服务效果监督评估的制度化等,是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