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霖 《社科纵横》2023,(6):33-38
高质量推进河西走廊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对河西走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甘肃文化旅游强省建设,乃至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和文明互鉴也意义重大。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新西部大开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带来的发展机遇为河西走廊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日俱增的民众文旅消费需求则为河西走廊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优势资源并不等于产业竞争优势,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竞争优势需要从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服务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入手,切实找准文化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着力点,深入推进河西走廊文化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让全力复苏的文旅产业,成为推动河西走廊地区乃至甘肃省经济复苏增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武侠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受众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市场的一支主力。文旅融合为武侠文学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迄今为止中国武侠文学的巅峰,金庸武侠文学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系统性的中国"武侠地理学",极具文旅开发潜力,也具有区域协同开发的优势。经典文学作品与风景名胜的构建有多种关联模式,而金庸"武侠地理学"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文旅价值,资源文旅开发存在可行策略。实现金庸武侠地理资源科学系统开发,是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可以开拓一个文旅融合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张洋 《创新》2021,15(4):46-51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提升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品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南宁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文章在调查分析南宁市乡村旅游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能力不足、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够、产品营销缺乏有效手段是制约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南宁市应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推进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40-45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遍布大江南北,它延续着华夏子孙的血脉基因,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备受瞩目并成为旅游凝视的重要景观。如何在以旅彰文、以文促旅的时代机遇下将文化遗产融入智慧旅游是实现文旅高度融合的题中之义。本文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以文化遗产大省甘肃的彩陶为具体研究个案,从文旅资源的多重凝视转向和智慧开发需求切入,探讨其活化路向和智慧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下,文旅空间具备了物质性、媒介性、社会性等特征,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正在深度作用于文旅融合的发展逻辑中。在三元空间论的框架下,数字文旅的拓扑结构可通过空间实践的感知耦合、空间表象的远方再造和表征性空间的意义融合三重属性进行解读。通过选取数字导览、文旅游戏、数字沉浸展和文旅视听作为典型的数字文旅业态进行分析,可将其文化生产机制分为空间实践和文化折叠两种拓扑类型。以拓扑逻辑审视数字文旅的空间实践,文旅项目可通过以数字化关联衔接双重坐标,以跨时空耦合重塑远方边界,以动态叙事体促进意义联动来推动数字化业态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抓住文旅融合繁荣发展这一契机,讲好太极拳故事、推动太极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研究的意义目前,太极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相对滞后,太极拳文旅产业化发展受到阻碍。基于文旅融合的发展热潮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研究太极拳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文化旅游产业(以下简称文旅产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的文旅产业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黄河流域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然,黄河流域的文化开发还能够使其中的各种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有效带动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当前智慧文旅产业的兴起,黄河流域传统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显然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  相似文献   

8.
海敬 《社科纵横》2023,(5):154-1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红色基因是红色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最鲜亮的文化底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概述甘肃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甘肃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庆阳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城市,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积淀深厚、乡土民风淳朴、名人贤达辈出,还孕育了香包、剪纸、道情、皮影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和融合发展,对于打造“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文旅品牌,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本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在创意上的融合,强调非遗的可生存性,以文创产品为载体,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多个角度寻找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使非遗“活”起来、旅游“火”起来。以山西“非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分析山西省“非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现状,结合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打造特色“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推动文旅融合走向纵深,助力山西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文旅融合的发展经历了多层次、复合化的演进。作为一项牵涉多部门、多领域,涉及多方法、多要素的系统性工作,文旅融合需坚持用系统观念探索其发展逻辑。从经济、文化、生态等角度切入,我国文旅融合主要面临融合理念落后、产业逻辑单一、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缺位等问题。本文以系统论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政府驱动、多元主体协同和文旅共振等三重机制的动态演进逻辑及综合作用效果。基于对中国经验的总结,本研究对未来发展路径展开了积极探索。具体来看,首先,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树立“大旅游”发展观念,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产业与事业、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以及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其次,应遵循“新创—修正—稳定”这一周期发展规律,着力打造“核心点—特色线—联动面”的创新演化格局;最后,应以目标为导向,促进实现供给与需求以及结构的动态平衡,从而增强文旅融合的内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个省市地区开始大力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挖掘乡村的优势资源,力求文化、人才、产业和生态等全面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应深层次地挖掘乡村非遗资源,与乡村旅游产业深度整合,推动乡村文旅产业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乡村旅游在为乡村非遗传承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部分地区乡村旅游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简单、盲目地开发利用非遗资源,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9,(10):38-45
2017年以来,随着中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入全面发展期,甘肃建设文化大省与旅游强省新征程的开启,甘肃省文旅产业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文旅产业发展逐渐呈现出新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脉络。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对甘肃省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五省、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部分省市的旅游业发展重要衡量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而后在此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当下甘肃省文旅产业发展运行状态的基本判断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可以为甘肃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高效转化、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提供现实依据与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黄河流经中国9省(区),黄河流域有极为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和完善黄河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可以推进黄河流域社会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本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黄河文化资源保护优势,并对保护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郭峦  巩丽朵  王诗琪 《创新》2022,(3):44-52
近年来,我国夜间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只有不断提升夜间旅游服务质量,才能释放夜间旅游经济的巨大潜能。文章以桂林市为研究区域,运用IPA分析法,对旅游城市夜间旅游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游客对桂林市夜间旅游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测量指标的重要性与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桂林市夜间城市卫生、夜间特色美食、夜间服务人员态度和旅游厕所等方面有待改善。建议从打造城市特色夜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丰富夜间旅游活动、健全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升夜间旅游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加强二者的融合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此,黄河流域的沿线城市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促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云浮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云浮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重视对文物古迹的活化利用、将传统文化与节庆习俗结合起来、将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等,但也存在着创新不足且模式单一、产业融合不够深入、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云浮乡村可借鉴以下几条解决路径: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运用“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全面统筹,合理规划,“政行企校”多方联动,以实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营销能有效拓展乡村旅游的客源渠道,助力贫困村增加收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单钢新2020年12月23日在京表示,丁真等网红旅游代言人在旅游开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23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情况.会上,单钢新说,直播、短视频对文旅资源的生动呈...  相似文献   

19.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粤北生态发展区文旅融合新的动力增长点,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将名人文化融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之中,对于培育新的动力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名人文化视角,在理论层次上探讨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旅游开发的重要性,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村集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文化性、民俗性、朴素性、地域差异性等特征.开发乡村集市旅游关键在于客源市场的开发.由于我国乡村集市具有举行时间周期性等特点,集市客源市场的开发难度相对较高.结合乡村集市旅游资源的特点,目前我国乡村集市旅游客源应主要定位于集市周边城市的居民、周边景区的游客、重点旅游线路过往的游客以及有特别爱好的散客.在集市旅游客源的组织过程中,当地政府应是组织主体,承担着制定客源组织方案、组织其他主体拓展客源、构建必备的支撑条件等主要工作,并借助网络和电视媒体、举办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与周边著名景区联动开发、加强与旅行社合作以及培育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形式,多渠道组织旅游客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