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上古洪水原于农业对生态的破坏 几乎所有民族其文明曙光初露的时代都流传着一串洪水故事.中国的洪水故事若从伏羲、女娲(现已发现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而伏羲女娲是农业发明前的首领)算起至大禹平治水土,至少经历了6000年之久.或日这洪水原于第四季冰川,而第四季冰川距今在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似不能造成6000年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上古洪水原于农业对生态的破坏 几乎所有民族其文明曙光初露的时代都流传着一串洪水故事。中国的洪水故事若从伏羲、女娲(现已发现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而伏羲女娲是农业发明前的首领)算起至大禹平治水土,至少经历了6000年之久。或曰这洪水原于第四季冰川,而第四季冰川距今在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似不能造成6000年的危害。而且究竟有不有第四季冰川,也在争论中。我想即使有,经过一个夏天,”冰川也就溶化了,一个夏天溶不了的第二年也难溶化,何来六千年的大水?古之天如今之天,从日月之食来分析,古今相同,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3.
洪水神话具有世界性,把中国洪水神话置于世界框架中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比较探寻世界洪水神话的异同、寻找洪水神话的历史渊源、研究洪水神话的文化内涵.中国华夏族的洪水神话在叙述洪水发生的原因和面对灾难的态度时呈现出和世界神话中普遍流行的"苏美尔模式"的不同,究其根本在于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价值现以及文化心理和其他民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希腊洪水神话与《圣经》洪水神话其基本结构和故事情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两则洪水神话都具有原始的宗教意味,希腊洪水神话偏重于强调“人本主义”,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而《圣经》洪水神话突出的是“神本主义”。从神话的交流和传承中可以窥见洪水遗民神话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5.
吕昭义 《学术探索》2009,(3):93-101
流传于云南的洪水葫芦神话包含三个内核:洪水、兄妹成婚、葫芦生人,是各民族文化交汇的产物。最初是由杜字族人带来的蜀国反映人与自然斗争的洪水神话;其次为朱提的洪水一兄妹成婚神话,反映了败亡南逃的杜宇族人对“直眼人”时代的反思和开辟新时代的愿望;在古代哀牢地区产生并传至云南各民族的洪水一兄妹成婚一葫芦神话,主题为各民族皆兄弟。印缅那加族的洪水葫芦神话表明,他们的先民大约在7世纪时从云南迁出,迁移途中经过了佤族居住地区。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明的起源都与洪水神话相关,而造成中西神话系统巨大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的文明土壤所滋养的不同的文化心理.西方神话着重强调神性的强大,中国神话则看重人性的伟大.通过对中西洪水神话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根本而言,西方神话是神本位的而中国神话是人本位的.  相似文献   

7.
窦贤 《西部观察》2003,(11):38-41
第四纪的多次冰川活动,在我国西部就形成了大量的现代冰川--一种具备特殊形态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的地质遗迹资源,它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也是登山运动爱好者的向往之地,这为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冰雪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冰川地区一项十分诱人的旅游项目.据悉,我国境内国有冰川46298条,冰川总面积5940615平方公里,冰川面积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位居世界第四位.我国的冰川主要发育在青藏高原及西北荒漠四周著名的山脉上.52%的冰川分布在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和新疆,雪山冰川与沙漠戈壁、绿茵草原并称西北三大景观.  相似文献   

8.
<正>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与洪水相关的临床身心疾病也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广泛关注。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约占全球自然灾害的40%,与之相伴的是诸如地质灾害之类的环境问题和生物健康问题。洪水会对人类、动物及其他生物造成直接损害,包括水污染、食物化学污染、眼部疾病、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洪水还会造成水媒疾病的传播,损害公共卫生安全系统;一些人在遭受洪灾后会患上应激障碍性心理疾病。洪水肆虐,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先是安徽遭洪水洗劫,接着是南宁柳州被淹,今年先是两湖告急,后是河北告急。北濒洞庭的湖南更为不幸,连续三年遇“百年不遇”。不幸中万幸的是,控制湘南、湘东水系的湘江今年显得格外温柔,否则,整个湘中、湘北,乃至湖北武汉的灾情是难以想象的。这些年来,人与水的搏斗证明人是被动的、乏力的。因此,在生产自救、修堤筑坝、捐款赈灾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深层次地剖析中国东部的洪患现实,进而科学地构建千年大计的防汛抗洪体系呢?(一)宏观把握洪水态势中国是一个水患堪忧的国度,据水利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共…  相似文献   

10.
洪水过后可造成多种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常见的有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各种皮肤病等,其中皮肤病约占各种疾病的50%以上.较常见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认为洪水对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和乡村聚落有很大影响,许多古代遗址的废弃,可能与洪水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预计70年的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3年至1957年,这是中国工业化的开始阶段.第二阶段自1958年至1975年,这一阶段的建设受到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第三阶段自1976年至2003年前后约28年时间.这一阶段主要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化的成效十分显著.第四阶段自2004年至2020年,是实现工业化的最后阶段,也是国民经济高增长的工业化腾飞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的价格上涨,主要来自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明确,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是有差别的.在工业化腾飞阶段,中国存在着需要理性承受的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并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通货膨胀.而应对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中国需要以提升工薪阶层的低收入为主.在这一普遍的价格不得不进行调整时期,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存在货币幻觉,相伴随的必将是实际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论禹治洪水真象兼论夏史研究诸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先秦史学界及考古学界对夏文化的讨论很热烈,但有一个问题让人不得其解,就是对于大禹治水的事不怎么涉及。我们过去讲夏史,总是从大禹治水开始的,少了它,就很难把夏史讲清楚。现在讨论夏文化,避而不谈这个问题,我以为也同样难于把夏文化弄清楚。大禹治水故事不仅牵涉到古代洪水事实的有无,而且牵涉到夏后氏渊源和夏文化分布、夏代物质文明和国家产生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不可不花气力弄清楚。故不惮其繁,作如下考辨,以就教于研究夏代历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14.
泥土造人和洪水再造神话具有世界性和原始思维的特征,是用来解释人类自身起源现象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民族生活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如何科学地反思1998年特大洪水的经验教训,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国内理论界一般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探讨这一问题,力图科学地揭示长江上游植被的破坏和中下游围湖造田与这场特大洪水的关系,以防患于未然,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张兴照 《东岳论丛》2023,(9):86-93+192
传说及文献所载上古时期的洪水是真实存在的,这可以得到古地理学及考古材料的证明。洪水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洪涝灾害,其发生的地域相当广泛。大禹治水是中国文明初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可谓传统水利的肇始,其内容包括防洪治河、农田水利及水运利用。大禹治水确立了水利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水利与国家、民生息息相关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深刻认知。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业的后劲,促使农业持续发展是当今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台湾农业走过的成功之路值得海南学习和借鉴.一、台湾农业的成就二战后台湾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内向型农业向外向型农业转变.在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从中获得了发展.60年代以前,台湾农业增长很快,1953年至1962年,年均增长率为4.8%,1963年至1972为4%,70年代以来虽然受自由贸易和国际竞争影响,农业生产受到冲击,但1973年至1982年的年均增长率仍为2%.1952年至1991年,台湾农业增长了3.5倍,农产品产值年均增长7.7%,每户农户农业净收入从1966年的21314元增长到1991年的181196元,增长8.5倍.台湾农业的成就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前的金银滩草原,风华正茂的王洛宾,清纯如梦的萨耶卓玛演绎出传奇故事.六十年后,听听老房东之子卓玛的弟弟首次讲述六十年间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马兴 《东岳论丛》2012,(3):25-31
尧舜时代的洪水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产生了积极影响。洪水促使不同族邦迁徙于黄河中游地区,从而形成了社会高级政治组织;高级政治组织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广泛设立;治水导致社会财富集中,并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分层,催生出特权阶层。禹治水成功,中国早期国家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20.
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明起源不是一次完成的历史事件,而是长达5000年的世界历史过程,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历史时代。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从距今一万年前开始,"农业———新石器———陶器",构成相互联系的三大技术创新;第二阶段是距今七八千年前,"铜器———城市———文字"三大文明要素生成期;第三阶段是距今五千年上下,原始国家的起源成了文明形成的总体标志。湖南玉蟾岩、江西仙人洞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文明起源不同于环地中海地带的西方文明起源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农业、新石器、陶器这三大技术创新源头,有可能进一步上溯到近一万五千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