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远离的“过去”──“史学家论争”后的德国〔日〕佐藤健生曲翰章译序说1986年到1987年,在前西德以报刊杂志为舞台,就纳粹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的过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论争被称为“史学家论争”。这是一场不只限于史学家或学术性质而且波及整个西德社...  相似文献   

2.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 ( 1999年 ,汉堡 )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 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 (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 ,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 )的书评。文中对洪汉鼎这部合著评价较高 ,认为它超出了目前在德国出版的同类性质的著作 ,是“一部可堪称典范的导言式著作” ,它“在德文图书市场上对于那些想接触中国哲学的人目前将是最好的指南”。现将此书评译成中文刊出  相似文献   

3.
西德《明镜周刊》1978年第20期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前不久东德出版的《德国统一社会党简史》(下称《简史》)一书的书评。作者赫尔曼·韦伯(Hermann Weber)毕业于东德卡尔·马克思高级党校,自1970年起在西德曼海姆大学任政治学教授。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东西德合并十多年后的今天 ,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命运如何 ?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笔者借此机会将自己在德国一年的访学期间所了解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作一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爱莱恩·肖瓦尔特与“妇女批评”秦喜清爱莱恩·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权主义批评家。她在80年代初曾提出“妇女批评”理论,在美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受到了学院女权主义一即主要在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的女权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德国于1990年10月实现了两德的统一。由于资料所限‘我们这里称的德国,还是以原西德的资料为依据的。在德国,他们称‘”少年犯罪”,包括“少年犯罪”(14岁到18岁)与“年长少年犯罪”(18岁到21岁)两部分.他们没有我国“青少年犯罪”之称。由于少年(青少年)犯罪问题,不论在什么性质的国家,大体上都是一个具有很多相似性的问题,此外各国对待少年犯罪也无个以保护与教育为主要内容。从德国的统计资料合.“少年犯罪”约占全部犯罪的14“。““年长少年犯罪”约占全部犯罪的问\.14岁以7比盛约占7、。可见少年犯罪问题已经…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1983年庆祝了瓦尔特·海西希先生的七十寿辰,从这一点来看,对于我们年轻人说来,他已经是属于历史上的时代出生的人物了。当时德国处在威廉二世皇帝统治之下,而瓦尔特·海西希在1913年12月5日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诞生地维也纳,当时则是奥匈帝国的首都。1914年夏天,萨拉热窝的枪声成了新时代的开端,那时瓦尔特·海西希恰好半岁。自从他出生以后这一时代的最初30年里,特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984年1月10日报道,西德因儿童出生很少,将使西德未来的安全和繁荣陷于危境。自1974年以来,西德一直保持着世界最低的出生率,目前死亡率已超过出生率三分之一。目前由于劳动力大为缩减,不能创造足够的收入供养退休人员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因此国家的社会服务网也已受到严重破坏。还因西德现有450万外国人,他们的出生率较高,故在德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正日益上升,可能将更会加剧种族摩擦。如果当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本地的德国人口在50年内将会从今天的5,690万人下降为3,830万人。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11,(14):6-7
就像瓷器使人联想到中国、樱花使人想到日本、牛仔使人想到美国一样,啤酒让人想到的是德国。德国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德国人酷爱喝啤酒,因此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碑酒文化”。  相似文献   

10.
“自由”市场经济给妇女带来的“好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市场经济给妇女带来的“好处”[德]C.默勒尔《贫穷是女性的》──这是1985年出版的一本书的名字。大多数穷人是妇女这一事实,至今在德国和其他国家并无改变。一项最新(1993年)的微观财产调查表明,1993年,德国所有职业妇女中月纯收入(包括各...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yamin,1892-1940)的思想和著述中,他那为数不多的关于卡夫卡文学批评的文章,与其庞大的关于“现代性前史”研究的“巴黎拱廊计划”相比较,确实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所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然而从卡夫卡研究的发展进程看,本雅明对于卡夫卡文学批评的思想不仅精湛独到,而且极具前瞻性,他不仅敏锐地看到了“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个椭圆”[1](P29),并精巧地向我们打开了卡夫卡文学中所呈现出来“椭圆”的世界图像,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卡夫卡文学世界的这一“椭圆”性特征的文化渊源。卡夫卡文学中许多…  相似文献   

12.
德国狄茨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了题为《三个目标,一条道路》的新书,该书是由德国社民党下属的艾伯特基金会未来委员会十四位专家集体推出的一本“治国力作”。该书对二战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成就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其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此作为未...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的德国文学,相当复杂。就西德文坛来说,新一代作家一登上文坛,便显露出强烈的艺术个性,批评家们很难把他们归入某种倾向之下加以说明。早已蜚声文坛的老作家,经历了六十年代末期的社会动荡之后,也在认识现实和艺术表现方法方面,进行着多种多样的探索。因此,批评家在试图说明七十年代文学时,一下子很难归纳出标志着这个时代文学的共同特征,而“例外”反倒成了七十年代文学的规律,他们甚至认为,七十年代的西德文学有作品,而且不乏很有艺术性的新作品,但是没有文学。这样说,显然是夸大了七十年代德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14.
究竟什么时候产生并开始使用“经济法”这个概念?在我国报刊和法学教材中,都流传着:德国学者雷特(Retter)于1906年后逐年在《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经济法”(德文原词是“wirtschaftsreeht”)这个名词。但是,西德汉堡马格斯·布兰克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恩斯特——约阿希姆·梅斯特麦克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克尔希纳  相似文献   

15.
西德《明镜周刊》1979年第9期上刊载了编辑部撰写的一篇关于西德当前史学著作出版新动向的评论文章,标题是《毫不羞愧》。摘译如下:四个月前,西德联邦政府总理施密特在汉堡对前来参加历史  相似文献   

16.
德国没有单独的、明显的“现代政治学流派”。联邦制的领土分散和政治文化与知识阵营的各走极端对战后德国的政治学组织是有影响的。法西斯统治时期和战后对政治学发展的种种限制使德国政治学日益枯萎。许多著名学者,如:H.阿伦特、K.多伊奇、L.埃丁格尔、H.欧娄、G.迪策、A.海登海姆、C.J.弗里德里希、O.基希海默尔、H.基辛格、G.勒文贝格、K.勒文施泰因、P.默克  相似文献   

17.
在1970—2000年的30年中,我们所处的时代究竟应当称为“科学时代”、“技术时代”、“宇宙空间时代”,还是“计算机时代”、“教育时代”?西德学者哈根·拜因豪尔和恩斯特·施玛克认为,最适合的定义是“教育时代”,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要学习更多的东西,要掌握牢固的知识,才能对未来作出正确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夏爱华 《东西南北》2010,(12):66-66
在德国,我处处感受德国人的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德国朋友对我说:“德国的水源确实很多,那因为我每个人都省着用。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解约用水。”对此,我没有太往心里去。然而,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先前的“散漫”,对德国人的节水意识也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四年春,苏联在西伯利亚的荒山野岭、原始密林和沼泽地带,开始修建一条大铁路,这就是贝阿铁路。在苏联,贝阿铁路被称为“世纪的干线”,“全苏最大的建设工程”,是苏联“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的重点工程。在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苏联领导人的讲话中,常常提到贝阿铁路。苏联的电视广播开设了专题,报纸杂志辟以专栏,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专著,介绍这条铁路。几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是美、日、西德等国的专家和记者,不断从贝阿铁路的施工现场向全世界发出有关这条铁路的报道和述评。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联邦德国考察社会保障事业,发现德国居民几乎个个都在社会保障网络之内,保障项目之多之全可谓世界之最,可以说“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保。笔者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自然也是关心的项目之一。概括地说,西德老人的社会保障和生活状况是处于:设备齐全,物质丰富,但又处干;精神空虚,缺乏家庭中天伦之乐和家庭保障良好的条件。首先,“代际协定”执行情况可谓每况愈下,不尽人意。所谓“代际协定”,即青年人通过社会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