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涛作为清初四大高僧,是清代山水画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他所著的<画语录>,全篇充满了自我的宣言.石涛<画语录>中自我情感产生的渊源主要包括心学和禅家,加之当时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使石涛的<画语录>中自我情感的突出成为必然,石源画语录的主要思想乃是强调自我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3.
赵福浩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4):9-18
《共产党宣言》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想包括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所有制理论、主体理论、道路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包括历史使命理论、斗争性理论、先进性纯洁性理论、人民立场理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引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保证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两者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共同统一于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相似文献
4.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之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人的经典文献,探讨了《宣言》的理论价值:系统论证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全面论述了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问题;完整论述了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所作序言的研究共分三个部分:一、《序言》的写作缘起、经过与发表,较全面地探索了《序言》的写作背景:二、《序言》与马克思的俄国文献研究,把《序言》与《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和《致查苏利奇信》及其草稿联系起来研究;三、《序言》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根本标志,为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奠定了应有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至尊宝典。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正磅礴发展的今天,重读这部伟大著作对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增强党的政治支柱作用、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定力和党的执政能力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
160年后,在新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语境中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应当高度关注其本真意义对当代实践的五大启示:(1)<共产党宣言>与时俱进的出场学视域的当代启示;(2)对资本全球化历史命运辩证分析范式的当代意义;(3)科学阐释无产阶级历史地位与使命的当代启示;(4)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当代启示;(5)关于本土化出场的差异路径与差异形态的阐释对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秦文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4)
马克思恩格斯在 150多年前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不仅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战斗檄文 ,同时也是取得政权的各国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犹如一座跨越世纪的路标 ,把人类社会引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境地。 相似文献
9.
10.
任海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41-43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中尽管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但实际上对很早以前已经开始并在20世纪后半叶迅速兴起的全球化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观点仍然是我们今天解读全球化的指南,在今天对于我们处理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明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32-36
标点符号作为文体中表达意图的手段能展示作者的声音和态度。《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主义的出生证”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之一,马克思在这篇充满哲思与科学论证的文本中,综合使用不同的标点,传递文本内容、情感、语气、态度倾向,缜密的理性思维与丰富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基于标点符号分类,语句归纳,统计分析和文本内容的细读、阐释,表明《共产党宣言》在情感传递、动机表达和对象指引中有包括批判讽刺、动员鼓舞和思考引导在内的三种指向。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宣言>中包涵着极其丰富的全球化思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重要思想,对于科学认识当今全球化思潮、有效应对全球挑战以及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评《甲申文化宣言》的学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乃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6,43(1)
《甲申文化宣言》的发表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件事,但《宣言》的学理基础中值得商榷的问题甚多。文化中的不同因素分离论和文化多元论是最值得商榷的两个问题。前者是“中体西用”论的翻版,与文化必须作为受统一的内在精神支配的整体存在的本性相悖。后者则是对自尼采以来流行至今的多元论的附会;其产生的学理上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文化形态学的观念,同时也是由于对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汉斯.布利克斯博士2002年5月22日在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与政策中心和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律系联合举办的《斯德哥尔摩宣言》与海洋环境法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演。讲演回顾了宣言出台的背景和一些谈判细节,并就《宣言》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中包涵着极其丰富的全球化思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重要思想,对于科学认识当今全球化思潮、有效应对全球挑战以及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生活异化状况的考察,从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属性、保障人类社会属性的健康发展、建立在生存且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人联合体三重维度出发,建构起美好生活的内涵。区别于纯粹的理论建构,《共产党宣言》同时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实践路径,即消灭私有制,挖掉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根基;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现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无产阶级主体力量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作用。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保护自然生产力并举、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积极践行与发展《共产党宣言》中美好生活观。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共产党宣言》的"真正创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一是"马恩合作"说;二是"马克思独创"论;三是"恩格斯主导"说。其实《共产党宣言》同其"前身"《共产主义原理》最根本的差别是前者娴熟应用和阐述了唯物史观,据此唯物史观的创立者便是《共产党宣言》的真正作者,即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可以通过解析首次公开论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来回答《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中的"创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从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一般方法分析和解读《宣言》,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新形势下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程权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33-37+44
《共产党宣言》作为蕴含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的“藏宝库”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力量源”,不仅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来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破”与“立”中唤醒无产阶级意识,形成“批判的武器”,而且理性认识阶级利益不相容性、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武器的批判”。面对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复杂形势,“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将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远航。 相似文献